我國的財務軟件起步較晚,從20世紀七十年代開始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期,從一種簡單替代手工核算的軟件發展成為以“財稅一體化”為主要理念,強調企業財務、業務、稅務三者的整合,從而最終達到企業高效管理,提升競爭力的效果的多功能財務軟件。在這幾十年的發展中,中小企業因受到人才、資金等因素的困擾,財務軟件應用低,財務信息化發展遲緩。這種財務信息化的落后必然影響企業的競爭能力。因此,想要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抓住機遇,必須大力發展中小企業財務信息化,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
一、中小企業財務信息化現狀
企業財務管理作為管理工作的核心,其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將直接影響企業的經營決策,也決定了企業是否能夠適應日益復雜的市場環境,但目前中小企業中財務軟件的應用情況不容樂觀。
1、對財務信息化的認識錯誤。在中小企業的高速成長期,管理水平難以跟上企業規模發展的要求。有很多中小企業的領導和職工認為,購買了計算機和相應的財務軟件,然后通過這些財務軟件把傳統的手工核算過程通過計算機和財務軟件來實現,這就是財務管理的信息化了。這是把會計核算的電算化簡單等同于財務信息化的錯誤認識;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業手工記賬模式下存在一些不規范的業務流程和核算流程,往往會導致這些企業在財務信息化中的前期初始化工作量繁重。有些財務人員認為財務信息化工作量大,并沒有想像中的方便快捷,因此對財務信息化產生了錯誤的認識。
2、專業人才缺乏。中小企業很難找到一批既精通計算機知識,又精通財務管理理論知識的復合型財務管理高級人才。企業缺乏高素質的財務人才,即使實施了財務信息化,員工也因為自身的局限性不懂得使用新技術和設備,難以適應新的操作方式,這就直接影響著中小企業財務信息化的進程。同時,中小企業中高層次的財務專業人才偏少,不利于企業財務信息化的實施,人才已經成為制約企業財務信息化發展的主要因素。由于專業人員的缺乏,對產品實施和應用的認識都十分有限,想當然地認為財務信息化應用簡單,沒有建立科學的財務信息化評估標準,忽略了企業財務信息化面臨的風險控制,最終導致財務信息化達不到預期的目標。
3、人為思想阻力。中小企業財務信息化存在人為思想阻力。有很多中小企業的會計人員不愿意接受工作模式的改變,不愿意打破原有的工作習慣,也有的會計人員由于知識結構老化不能適應新工作模式的需要。在新的財務管理模式下,這些會計人員自身素質的不足更充分顯現出來,有些職工對于新技術帶來的新操作方式不適應而遭到淘汰,因而對財務信息化產生畏懼心理。另外,財務信息化為企業打造一個全新的財務管理體制,重建企業的財務組織結構時,財務信息化帶來的嚴格管理制度會讓一些企業中層財務人員面臨位子不保、利益受損。因此,他們就對財務信息化進行百般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