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新華社授權發布《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
其中延遲退休的話題瞬間沖上熱搜,除此之外,還有房地產行業改革、稅制改革等被大家忽視的重磅信息,到底說了些啥?我們一起來看看!
關于延遲退休
最晚2029年全面落實
一、“彈性、自愿”原則延遲退休:
原文: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發展銀發經濟,創造適合老年人的多樣化、個性化就業崗位。按照自愿、彈性原則,穩妥有序推進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優化基本養老服務供給,培育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健全公辦養老機構運營機制,鼓勵和引導企業等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推進互助性養老服務,促進醫養結合。加快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改善對孤寡、殘障失能等特殊困難老年人的服務,加快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解釋:
“彈性”是意料之中的,因為以前部分省區就曾明確“小步慢走、彈性實施、強化激勵”的思路,“自愿”算是一大突破了,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民眾的焦慮、抵抗情緒。推測大概意思是,員工根據自身條件,想早退休,每月退休金會有一定的打折,晚退休每月可以拿到更多的退休金。
個人可以結合自身的身體狀況、家庭狀況和工作崗位狀況作出是否延遲退休的選擇。這不僅更能體現公平性,也利于最大程度凝聚社會認同,為延遲退休政策的實施創造更好的落地條件。
延遲退休必然不能采用簡單粗暴的方式,需要綜合考慮性別、行業、職業的差別,還有一些其他衍生問題,比如如何解決就業市場上的年齡歧視:“30歲找工作嫌老,60歲退休嫌早”;比如老人不退年輕人沒有工作機會;比如沒有人帶孩子年輕人無法上班等一系列問題,綜合考慮以上問題制定科學嚴謹的退休政策。
二、90后統一65歲退休?謠言!
這兩天網傳最猛烈的“90后統一到65歲退休”、“退休年齡測算表“”,造成了一大波恐慌,小編也被嚇了一跳。
“人間噩夢:自己失業了 退休金沒接上 孩子還沒找到工作 房貸還在還”
“延遲退休只是說大家65歲才能領退休金,沒有保證大家一直到65歲還能有工作。”
“請假會比較麻煩,拿著放大鏡,哆嗦著手,忙活一個小時,整不出一張合格的請假條。”
'努力活到退休那天!'
網友們也是相當有腦洞了,不過目前來看,這些都不是官方信息,大家不必過于擔心!
三、我國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齡
我國普通職工法定退休年齡為男職工60周歲,女職工管理崗55周歲,普通崗50周歲,實際上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退休人員平均退休年齡不到55歲,國際上來看,是目前世界上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