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教育報
2025-05-26 10:32:05
原標題:青島:構建多層次開放型的市域現代職教體系
來源:山東教育報
原標題:青島:構建多層次開放型的市域現代職教體系
來源:山東教育報
2025年山東省職業教育活動周期間,青島多所職業學校開設的新專業引發廣泛關注。面對“上普高還是上職校”的抉擇,青島的“職普融通”模式為學生提供了更多可能。
在數字化轉型與產業升級的雙重驅動下,青島著力構建多層次、開放型市域現代職教體系,實現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雙提升”。2016年,青島開始探索“職普融通”試點,現已形成“職普融通、綜合高中、新型職普融通”3種模式。2022年試點的“新型職普融通班”學生注冊職高學籍,但在普通高中上課,其間有3次學籍互轉的機會。
據青島華夏職業學校副校長高萍萍介紹,學校與普通高中組建聯合教研團隊,文化課由普高教師授課,專業課由職校教師負責,并實行“雙班主任制”。青島市教育局職教處負責人表示,這一模式緩解了“一考定終身”的壓力,學生可在高中階段根據自身特點理性調整方向。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省級綜合高中試點校3所、市級綜合高中試點校16所,23所中職學校開設“職普融通班”,7所中職學校與8所普高合作開設“新型職普融通班”,在校生總計超2萬人。
此外,青島積極推進中高職“3+2”、中職與本科“3+4”貫通培養,新型五年制高職試點2025年計劃招生1萬人。“現代學徒制”、“3+1+2”校企共育等創新模式同步落地,6000萬元專項資金惠及1.2萬名學生,海爾集團等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
“學校今年新增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五年制高職專業。”青島華夏職業學校教務處主任田甜說,學校瞄準行業緊缺崗位,設置設備運維、數據標注等方向,并與企業聯合開發課程,聘請行業專家授課。
青島堅持“專業跟著產業走”,緊密對接“10+1”創新型產業和“4+4+2”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動態調整專業布局。全市中職、高職院校共開設300余個專業,覆蓋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車等優勢領域。同時,堅持“園區跟著產業走”,聚焦服務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車等區域優勢產業,在產業集聚區重點打造產教融合職教園區項目。重點加快青島職教園規劃建設,職教園一期項目、青島衛生健康職業學院項目主體已完工,職教園二期已立項。
為深化產教協同,青島創新構建“雙元三地”培養模式,即校企雙主體聯合辦學,利用學校、跨企業培訓中心和企業三方資源,推動教育與產業無縫銜接。目前,全市已培育2個國家級、55個省級產教融合型企業,6個市域產教聯合體入選省級示范聯合體,并加入國家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
近年來,青島累計投入1.2億元支持“雙高計劃”院校建設,培育10所省高水平中職學校和20個特色專業。2024年,全市共獲得11枚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金牌、24枚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金牌,金牌數居全省第一位。
國際化是青島職教的另一張名片。依托“職業教育(青島)國際客廳”、中德職業教育研究中心等平臺,青島與德國、新西蘭等國深化合作。西海岸中德應用技術學校與新西蘭共建“培黎墨子工匠學院”,青島電子學校在尼泊爾開辦全國首所中外合作中職學校,推動職教標準“走出去”。
青島通過13項政策文件搭建起現代職教體系的“四梁八柱”,印發《職業教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中職提質擴優”“高職規模擴增”等六大工程。近5年,新增4所高職院校,將職教園區建設納入城市重點規劃。
資金保障方面,青島建立“政府主導+多渠道投入”機制,近3年,為產教融合型企業減免稅費超8000萬元,累計投入106億元新建職業院校。在政策的激勵下,企業參與職教建設的積極性顯著提升,形成“政校企”協同發展的良性循環,為產業升級注入人才動能,為學生成長拓寬通道。未來,青島將繼續深化職教改革,打造全國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青島樣板”。
青島西海岸新區職業中專理實一體化教學現場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