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島網
2025-06-26 18:57:06
原標題:愛心接力!青島一周內完成三例造血干細胞捐獻
來源:大眾報業·半島網
原標題:愛心接力!青島一周內完成三例造血干細胞捐獻
來源:大眾報業·半島網
半島網6月26日訊 (記者 紀豪杰)每一例造血干細胞成功移植都被視為“生命奇跡”。短短一周內,三位青年在康復大學青島中心醫院接續完成了非血緣關系的造血干細胞捐獻,為遠在他鄉的陌生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生命的希望,分別成為青島市第240例、第241例和第242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第240例捐獻者王觀筠
王觀筠是首都醫科大學的一名醫學博士,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接觸到血液病患者,看到他們所遭受的痛苦,內心深受觸動。2018年在青島參加無償獻血的時候,留下了自己的血樣,成為了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希望有一天能為患者帶來生的希望。
今年5月份,王觀筠接到紅十字會的電話,得知自己與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相合,他沒有絲毫猶豫,當即表示同意捐獻。回憶起那一刻,他說:“能夠和患者配型成功,是一種難得的緣分,我很榮幸有機會幫助他。”家人一開始是有顧慮的,王觀筠查閱了很多資料,耐心地向家人解釋造血干細胞捐獻的原理和過程,站在醫學角度證明捐獻無損自身健康。經過一番努力,家人們被他的堅持和愛心所打動,全力支持他的善舉。
為了更好地完成捐獻,王觀筠調整了生活方式,堅持清淡飲食,規律作息,加強鍛煉,補充營養,只為給患者提供最優質的“生命種子”。他還主動向有過捐獻經歷的志愿者請教經驗,提前做好心理建設,以最好的狀態迎接捐獻。
最終經歷了4個多小時的采集,王觀筠成功完成了造血干細胞的捐獻。采集結束后,王觀筠欣慰地說:“能夠用這種方式幫助患者,是我作為醫生的榮幸,也是我人生中最有意義的事。希望我的造血干細胞能在患者體內生根發芽,幫助他早日康復,回歸正常生活。”
第241例捐獻者賈景文
賈景文是長春市道合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西海岸分公司員工,靈山衛街道居民。他在2024年3月份獻血時得知造血干細胞捐獻能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賈景文當時毫不猶豫留下血樣加入了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當通過紅十字會得知與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后,感覺不可置信,賈景文說到:“聽說配型成功率很低,沒想到“幸運”來的這么早,我才留樣1年多就配型成功了。生命無比珍貴,當我有能力去挽救生命時,就絕不退縮。”
接下來,賈景文順利通過了高分辨和捐獻前體檢,經歷了2個月的等待,最終成功完成了捐獻。看著從自己血液中采集出的“生命的種子”由專業運輸人員第一時間運送到患者所在的醫院,賈景文眼神中透出了溫暖和欣慰。完成捐獻后,賈景文表示采集過程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復雜,跟捐獻血小板差不多,就是時間稍長點,同時希望患者能夠早日康復,也希望能夠有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到造血干細胞捐獻隊伍中來。”
第242例捐獻者沈鄭生威
沈鄭生威,1998年出生,多年來一直堅持參與無償獻血,共獻血23次,累計獻血量9200ml,用涓涓熱血詮釋著無聲大愛。2022年6月8日,在他生日當天的獻血過程中,了解到造血干細胞捐獻的有關知識,知道了造血干細胞對于重癥血液病患者的重要性,當場留下了寶貴的血樣,加入了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正式成為一名光榮的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
經過了將近兩年的等待,在今年四月份,十萬分之一的奇跡降臨,沈鄭生威與一名患者配型成功!當接到紅十字會的電話告知他這個消息時,他沒有絲毫猶豫,第一時間表達了堅定的捐獻意愿:“生命至上,作為一名黨員,在他人生命危急時伸出援手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我隨時準備配合。”最終,經過高分辨、體檢等步驟,最終于今年6月份完成了捐獻。
“捐獻過程很順利,身體也沒有什么不適。想到自己的付出能讓一個生命重獲新生,感覺一切都很值得。”捐獻完成后,沈鄭生威微笑著說。
青島市造血干細胞捐獻留樣入庫活動常年舉辦,期盼更多心懷大愛、身體健康、年齡18至45周歲的愛心市民到獻血屋,填寫入庫表格,并留存8-10毫升血樣,一旦檢測合格,就能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給更多患者和家庭帶去新生的希望,共同創造更多的生命奇跡。青島市造血干細胞捐獻咨詢電話:80790667。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