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草在线社区www韩国,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您好!歡迎來到廣西南寧新啟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網站!
咨詢熱線:18076340850
名稱描述內容
突發!新《會計法》最可怕的一條被忽視了!附新舊《會計法》最全對比
來源: | 作者:新啟亞 | 發布時間: 209天前 | 1634 次瀏覽 | 分享到:

近期“開票要掃臉、報稅要發誓”的金句在財務圈廣為流傳,雖為調侃,但也證實了監管部門對財務工作的監管更加嚴格了!


而新《會計法》也加大了對財務人員違法犯罪行為的處罰力度,這個大家都知道,但是卻忽視了另外一條修訂:

第三十二條(舊法第三十三條)增加了 “ 財政部門應當推動建立部門間會計數據共享機制。”


簡短的一句話,明確了會計數據各部門共享不再是無人出面協調的狀態,而是指定財政部牽頭做起來!


這也就意味著從今年開始,金稅四期聯合稽查和大數據分析將會無比精準!





1

各地區開展部門聯動

聯合治理涉稅違法行為



一、白銀市:部門聯動齊抓共管


稅務部門市場監管、工信、行政審批中心等部門定期召開聯席會議,針對信息共享、辦稅服務、未辦稅戶管理方面開展溝通交流,集中協調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措施建議,積極釋放部門聯動協作“新動能”。重點企業貼心服務。


深入落實全省強工業行動的工作部署,與市工信局緊密合作,積極落實《白銀市包抓聯工業企業工作方案》,在全市范圍內排查尚未進行稅務登記的重點企業,充分運用“隴稅幫辦”服務機制,采取“電話連線+上門輔導”的方式貼心開展宣傳輔導服務,引導其主動辦理稅務信息補錄。基礎信息合作共享。


加強與電力、供水、燃氣等單位的聯系,定期獲取未辦稅戶用水、用電、用氣等基礎信息,及時比對分析。對政務大廳現有綜合登記窗口進行優化,實施稅務登記窗口市場監管部門窗口聯合辦公,實現市場監管部門與稅務部門數據的互通共享。


二、多省八部門聯手打擊涉稅違法犯罪


1、山西省八部門聯手打擊涉稅違法犯罪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山西省稅務局、省公安廳、省高級人民法院、省人民檢察院、中國人民銀行山西省分行、太原海關、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國家外匯管理局山西省分局在太原召開山西省8部門聯合打擊涉稅違法犯罪工作推進會議。


會議總結了2023年以來我省聯合打擊涉稅違法犯罪工作成效,研究部署下階段重點任務。


會議指出,2023年以來,我省8部門以強烈的使命擔當、零容忍的態度決心,聚力同心、盡銳出戰,深化聯動集成,強化信息戰法,持續突出辦案威懾,始終保持對涉稅違法犯罪的嚴查狠打高壓態勢,全省共查處虛開騙稅企業1346戶,涉案金額20余億元移送公安機關449戶,查補稅費5.17億元,為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轉型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稅收營商環境。


2、四川省八部門聯合打擊涉稅違法犯罪工作推進會議召開


4月3日,記者獲悉,近日,國家稅務總局駐重慶特派辦、省稅務局、省公安廳、省法院、省檢察院、人行四川省分行、成都海關、省市場監管局、省外匯管理局共同召開四川省八部門聯合打擊涉稅違法犯罪工作推進會議。


會議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八部門聯合打擊涉稅違法犯罪工作推進會精神,總結2023年四川省打擊涉稅違法犯罪工作成效,研究部署下階段重點任務。


會議指出,2023年四川省常態化打擊涉稅違法犯罪工作機制持續完善,打擊合力持續增強,治理效能持續凸顯,形成了從行政執法到刑事司法全鏈條、一體化打擊涉稅違法犯罪工作新格局。


一年來,八部門充分發揮聯合打擊涉稅違法犯罪工作機制作用,對虛開騙稅等涉稅違法犯罪發起凌厲攻勢,取得了明顯成效,有力震懾了犯罪分子,有效維護了經濟運行秩序和國家稅收安全。2023年全省累計檢查涉嫌虛開騙稅企業1819戶,挽回稅款損失超4億元。


3、黑龍江省公安廳聯合召開打擊涉稅違法犯罪工作推進會


近日,省公安廳、國家稅務總局黑龍江省稅務局、省高級人民法院、省人民檢察院、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哈爾濱海關、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國家外匯管理局黑龍江省分局聯合組織召開全省八部門聯合打擊涉稅違法犯罪工作推進會。


會議指出,2023年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省聯合打擊涉稅違法犯罪工作領導小組的組織指揮下,在各部門的通力配合下,全省公安機關持續不斷向涉稅犯罪發起凌厲攻勢,破獲了齊齊哈爾“8.03”、大慶“1.05”等一批特大虛開騙稅案件,對犯罪分子形成了有效震懾。


4、廣州八部門召開聯合打擊涉稅違法犯罪工作推進會議


3月28日,國家稅務總局廣州市稅務局、廣州市公安局、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廣州市人民檢察院、廣東省人民檢察院廣州鐵路運輸分院、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營業管理部、廣州海關緝私局、黃埔海關緝私局、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在市稅務局召開全市八部門聯合打擊涉稅違法犯罪工作推進會議。


廣州各部門合作提級擴圍,稅收共治機制不斷完善,在精誠共治理念下,資源共享、聯手共建、握指成拳、盡銳出擊,三年來共檢查涉嫌虛開騙稅企業8755戶,特別是針對團伙式違法犯罪,跨部門聯合鏟除犯罪團伙160余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200余名,打出了令不法分子膽寒的雷霆之聲。





2

做好稅務合規

必須了解涉稅監管的趨勢和動向




官方各年披露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聯合打擊涉稅違法犯罪成果具體如下:

通過上列數據可見,部門聯合打擊涉稅違法犯罪工作的效果顯著,且存在如下特征:


第一,持續維持高壓監管。2018—2021年期間總共查處44萬戶企業,平均每年查處11萬戶企業。2022年查處的企業戶數翻倍,有20萬戶之多。2023年也查處約17萬戶,表明部門聯動提高了檢查效率,擴展為八部門之后,勢必會進一步提高監管能力和檢查效率。


第二,涉案金額巨大。根據挽回的各類稅款損失粗略計算,2018—2021年期間,平均每戶企業承擔稅款損失20.43萬元;2022年平均每戶企業承擔97.75萬元;2023年平均每戶企業承擔104萬元。約100萬元的稅款已經超出許多納稅人的承擔能力,再加上稅款滯納金、行政處罰,被查企業的經濟負擔大幅增加。


第三,刑事風險巨大。就披露的數據來看,2018—2021年期間平均每查處10戶企業,就有1人涉刑事責任;2023年平均每查處5戶企業,就有1人涉刑事責任。


在如此嚴厲的稅收監管環境下,企業更要警惕涉稅違法風險,強化稅務合規,明確稅務監管將長期趨嚴的大趨勢,摒棄僥幸心態。


2024年要做好稅務合規,必須要了解涉稅監管的趨勢和動向。



3

2024年這七個領域需提起重視!


  1. 虛開發


虛開發票和虛抵發票是違法企業常常采取的違法方式。青海稅務局稽查局通過精準分析線索,發現青海某企業管理咨詢服務中心存在涉嫌虛開發票。


經查,該公司本來是一家稅務代理公司,卻將自己包裝成平臺型企業,在沒有發生實際經營業務的情況下,以被代理企業的名義對外虛開增值稅發票將近1200份,價稅合計超1億元。


目前,該案已由公安機關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法院已開庭審理,擬擇期宣判。


該案例不是來自知情人舉報,不是因為企業走逃或失聯,也不是來自相關案例的延伸稽查,而是來自稅務部門的“精準分析”!


這充分說明,“以數治稅”已經成為獲取案源的一項重要手段,或者說,已經成為稅務部門對企業日常監管的“常規手段”!


2.虛列人員


勞務派遣、人力資源公司將面臨涉稅風險評估,特別是虛列人員問題。


勞務派遣是常見的用工方式,可以降低企業的用工成本和風險,然而這方面的涉稅風險較多,在利益的誘惑下,只收稅點賣勞務發票的違法行為,需要警惕。



3.自然人代開發票


許多勞務合作,需要自然人代開發票,這里面就會出現發票內容與實際經營不符的情況。以下兩點內容需注意: 


1. 不要變名代開,否則屬于虛開。

2. 自然人代開發票是否由支付方履行扣繳個稅的義務。


4.公轉私


個人賬戶隱匿收入行為、大額公轉私的涉稅評估。


有些人想當然將收款放入自己口袋,這屬于隱匿財產。根據稅法,偽造、變造、隱匿賬簿的行為,會被列為偷稅。



《關于辦理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非法買賣外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嚴懲虛構支付結算,公轉私、套取現金,支票套現。


5.個稅“籌劃”


近年來,平臺經濟迅速發展,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依托互聯網平臺就業的多點職業醫生、營銷推廣人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簡稱靈活用工)數量大幅增加。


為了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切實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2021年7月16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八部門聯合發布《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


借助政策的支持,靈活用工平臺公司取得了長足發展。


由于個人從靈活用工平臺公司取得的收入屬于“經營所得”,不是“綜合所得”,不需要和自己的工資收入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且平臺公司向個人支付該所得時,均按一個非常低的核定率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這給一些希望做個人所得稅“籌劃”的公司帶來了可乘之機。


將高收入員工的工資進行拆分,就是常見的“籌劃”方法。殊不知,這種方法其實就是“玩火”!一旦東窗事發,絕不是簡單的補稅、繳納滯納金及罰款的事情,情節嚴重的,還會涉及刑事處罰。


2024年,稅務部門關注的不僅僅是納稅人2023年的納稅申報事項,還會關注之前年度的納稅申報情況。


針對網絡主播等特定群體,稅務部門在日常管理中會重點關注。除此之外,高凈值、高收入群體以及股權轉讓的股東也在稅務部門重點關注之列。


6.騙取稅費優惠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的稅收優惠,讓很多企業享受到政策的紅利。但另一方面,也讓個別企業看到了鉆空子的可能,通過各種手段騙取稅收優惠。


陜西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取得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以殘次商品低值高報等手段騙取出口退稅。


最終,該公司被追繳騙取出口退稅款1700余萬元。主犯鄭某某、黃某某因犯騙取出口退稅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和13年,團伙成員徐某某被判刑5年,三人共處罰金合計3461萬元。


7.社保繳納問題


多地相繼實施“社保入稅”。在各部門的大數據聯網的情況下,企業的一舉一動都被納入監管系統。很多企業員工的工資都保持在5000元以下并且長期不變,隨著“金稅四期”的上線,不論是稅務還是工商、社保等非稅業務都在聯網系統中,數據統一,試用期不入社保、社保掛靠或代繳社保等行為都是行不通的。




4

新《會計法》修正草案及新舊對比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