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微企業流程設計的思考
原創作者:蒲海麗
導讀:歲末年初,又到很多單位調整組織架構和流程的繁忙時候了,結合自己多年服務眾多小微企業的經驗(小微企業更需要簡單易行、見效快),希望能夠給各位小微企業的老板高管們帶來一絲絲幫助,自己也算做一個總結吧,同時歡迎來自各界的專家們拍磚。
流程的定義是指一個或一系列有規律的行動,再確定的方式下執行,以獲得特定的結果。從定義中可以看到,流程設計和調整,其依附于流程目標,而流程目標本身承載著組織目標(在此我們不做討論),那么流程設計的出發點理應是“為了促進流程目標的實現”,而企業的相關流程很多(比如銷售流程、采購流程、生產流程、計劃流程等等),而這些流程本身又可以進一步細分(比如銷售流程又由訂貨流程、配送流程、出庫流程及收款等子流程組成),那么我們在設計調整流程的時候,如何使其始終保持著對流程目標的支撐?
首先,流程清單歸檔。我們需要把公司涉及的全部相關流程都整理出來,包括主流程和子流程,這樣我們就有了流程分類分析的基礎原材料了。但過往11年服務超過500家企業的經驗來看,主流程一般小微企業都有,可相關子流程基本上就沒有了,比如有采購整體流程,但是卻沒有采購申請流程、訂單執行跟蹤流程或訂單驗貨流程等;不過有多少算多少就行了,至少我們知道自己沒有。
其次,審視現有流程的輸出結果。我們開始對現有流程的輸出結果進行評估,看看是流程缺失?是否規范執行?或者是缺乏考核?以及執行效果不佳的原因在哪里。然后完善整理出詳細的流程清單,這樣就可以為下一步的流程設計提供基礎了。
第三,對流程進行分類與分析。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思考,公司這么多流程,到底有什么用,哪里有用或哪里沒用。假設我們流程設計與調整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相關組織的績效,那么我們就可以根據目標的不同可大致分為兩類:一)、通過規范及標準化,提高效率;二)、通過其流程點的控制,提高管理的有效性。說白了,流程設計和調整的目的大致分為:提高效率和加強管控,但是很難出現兩個極端,大部分流程應該是兼而有之,只是以哪個更為關鍵,整體原則是:對外(客戶和供應商)以效率為主關鍵點管控為輔,對內(行政、后勤等)管控為主效率為輔,立足于開源節流。
主流程名稱 | 主流程目標 | 子流程名稱 | 子流程目標 | 流程管控點 |
采購流程 | 降低采購成本 | 采購申請 | 加強申請數量的控制 | 1、申請如何科學發起 |
2、審批如何有效管控 | ||||
3、考核方式如何促進 |
最后,新流程設計。通過流程的分類分析,我們已經知道每個流程具體有什么用了,是提高效率是核心,還是提高管控降低成本更關鍵了。那么我們就對具體的流程進行設計了,由主流程開始,逐步分解到相應子流程,把每一個流程所涉及的崗位角色納入節點,審視并設計對應的崗位,主要考慮崗位的工作內容、協同事項以及考核指標,有這些內容,流程設計的最后一項工作就是:形成流程職能關系圖,并對職能關系圖進行說明,這樣我們就完成了對單一流程的設計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