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閃電新聞客戶端
2025-06-10 21:30:06
原標題:生態保護與新質產業“雙向奔赴” 專家聚智賦能黃河流域山東段高質量發展
來源:山東經濟廣播
原標題:生態保護與新質產業“雙向奔赴” 專家聚智賦能黃河流域山東段高質量發展
來源:山東經濟廣播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10日訊 6月3日至4日,由山東省企業管理研究會、東營職業學院、東營市科學技術協會舉辦的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新質產業大會在東營市順利召開。本次大會聚焦新質產業發展前沿,作為省科協高端學術交流項目,吸引了多位國內行業權威專家齊聚一堂,共同探索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的創新路徑。
會議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秘書長許世衛,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格魯吉亞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宋元達等7位行業知名專家發表主題演講,分享了在黃河流域科技創新和產業鏈協同方面的探索與思考,為新質產業助力黃河流域山東段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以《新質生產力賦能智慧農業發展》為題,分析了新質生產力在智慧農業領域的應用場景、機遇和挑戰。他指出,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與農業生產的融合,能推動農業生產方式變革。同時強調要加快黃河流域農業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助力智慧農業發展。
許世衛圍繞《農業數字化轉型與生態協調發展》展開深入分析,從黃河流域農業產業現存問題切入,闡述數字化對農業轉型的促進作用,指出未來應推進黃河流域數字化技術突破,強化產業服務,實現農業與生態共贏。
宋元達以《農業新質生產力:從功能性農業到功能性食品的技術革命》為題,剖析了功能性農業與食品領域的技術創新趨勢。他認為應依托前沿技術推動黃河流域農業向功能性、健康化升級,加強產學研合作,助力生態與產業協同創新。
省農業科學院二級研究員萬魯長在《新質生產力推動食用菌全產業鏈發展》的分享中,探討了新質生產力在食用菌全產業鏈的應用潛力,指出通過技術創新、數字化管理及三產融合,可提升黃河流域食用菌產業附加值與資源利用率,強調產學研協同和完善產業鏈標準體系的重要性。
青島大學教授牛玉生分析了鹽堿地改良難題,提出綜合運用多種技術,交叉融合、協同創新,實現鹽堿地長效改良。
山東農業大學教授柳平增針對設施蔬菜智慧農場的技術瓶頸等問題,提出構建全鏈條數字化體系,強化產學研用協同,推動產業提質增效。
青島農業大學教授田雪梅則針對山東食藥用菌資源利用問題,指出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與良種選育,通過產學研合作完善產業鏈條。
活動中,省企業管理研究會與東營市3家農業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舉行山東省企業管理研究會產教融合基地揭牌儀式。會議還設置現場對接環節,5家與會企業技術負責人與專家面對面交流,得到企業的高度認可。本次大會還設立蒙陰分會場。
會議結束后,與會院士專家深入墾利區河海農業旅游開發集團和東營市一邦農業科技公司等企業進行實地調研指導,詳細了解部分企業在農業數字化領域的創新實踐。
來自生態農業、循環經濟、鹽堿地治理等領域的專家學者、東營市和蒙陰縣涉農企業代表、種植戶及研究會會員代表等約230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來源:山東經濟廣播編輯:史靜責編:丁瑜主編:高煒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