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報新聞
2025-06-10 15:40:06
原標題:山東青年藝術人才如何煉成
來源:齊魯晚報
原標題:山東青年藝術人才如何煉成
來源:齊魯晚報
尹春媛獲得第32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記者 張宇寧 濟南報道
讓青年演員唱主角兒
本屆中國戲劇梅花獎評選,山東省柳子戲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山東省柳子劇團)“90后”優秀青年演員尹春媛攜《玩會跳船》《老青天》《巾幗雄風》三出劇目的精彩選場亮相,以折子戲專場表演成功奪“梅”。
山東省柳子戲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山東省柳子劇團)黨委書記、主任、團長李長海在座談會上表示,尹春媛奪“梅”,是山東省柳子戲發展取得的階段性突破,展現了柳子戲在當下戲曲生態中的傳承。山東省柳子劇團將積極推進山東省戲曲名家工作室、山東省舞臺藝術青年人才創作扶持項目,推動青年藝術人才快速成長,培養更多優秀的山東戲曲人才。
同為梅花獎獲得者,山東省文聯副主席、山東省戲劇家協會主席、山東省京劇院院長劉建杰認為,藝術的繁榮發展,核心在人才,關鍵在培養。
如何培養青年人才?各大院團均表示,要讓精品劇目成為人才的“蓄水池”和“孵化器”,持續發揚老中青傳幫帶,讓青年演員唱主角兒。
山東省話劇院大型原創話劇《買河村的七月》用7位已經退休的一級演員托舉男一號、女一號兩位青年演員,實現了老中青三代的有效結合。山東歌舞劇院民族歌劇《沂蒙山》大膽起用本院青年演員,下一步還將圍繞這一看家戲打造不同版本、不同陣容,構建代際傳承體系;而正在打造的民族舞劇《大染坊》,則提前配足青年演員,并為青年演員提供了向全國一流主創學習的機會。
山東歌舞劇院還與中國音樂學院等高校建立戰略合作,邀請國內頂尖的專家前來開設大師課。山東省呂劇院建立幼兒園牽頭、市縣聯合,依托文化院校等聯合辦學的人才培養模式,促進呂劇生源的選拔和培養,從源頭上“養苗子”。
各文藝院團還充分發揮自身特色,運用直播等多種形式為青年演員創造宣推機會。此外,各文藝院團還表示,要充分運用好山東省戲曲名家工作室的資源,帶動優秀青年藝術人才加速成長,培養領軍人才。
多策破除人才少、難招引問題
相比省直文藝院團,山東省市級院團普遍面臨戲曲人才少、難招引的問題。近年來,各市級院團也立足自身實際,走出了各自的發展之路和人才培養模式。
臨沂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岳偉介紹,臨沂市一直推動戲曲人才的“招才引智”工作,聯合人社局,為緊缺人才開辟綠色通道。對于臨沂豐富的小戲小劇資源,臨沂市15個縣區成立了創業工作室。成立民辦非企院團,為廣大“民間高手”搭建平臺。
聊城市政府則印發《關于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的實施方案》,為戲曲人才提供保障。通過一系列改革及招錄創新,破解了聊城市各大院團的老齡化問題。2021年以來,聊城市市級院團共招錄專業人才49人,演職人員的平均年齡由50歲以上降至40歲以下,平均學歷也由高中以下提升至大專以上。此外,還組織長期培訓,著力培養本土創演隊伍;與山東省文化藝術學校合作成立市京劇院青年隊,讓青年演員“挑大梁”。
煙臺市搭建起專業化的人才引入渠道,與中央戲劇學院、上海戲劇學院等專業院校共建實踐專業基地,今年已引進11名優秀畢業生實習,5人已成功入職。此外,煙臺市今年還收獲了山東唯一一個地級市的戲曲名家工作室,煙臺將定制人才培養策略,通過名家傳幫帶和兩出大戲的打造,推動青年演員快速成長為煙臺戲曲藝術傳承和發展的中堅力量。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今年山東將圍繞“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結合、抓作品和抓環境相貫通”推動全省藝術工作。抓好藝術創作生產,推動全省藝術精品蓬勃涌現,組織開展山東省新創戲劇劇本征集活動,狠抓劇本質量提升。抓好重點劇目創作生產,推動文藝精品創作。全力備戰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辦好各類展演展示,叫響“好戲山東”藝術品牌。加強文藝團體建設和人才培養,進一步完善文藝院團建設發展機制,激發國有文藝院團生機活力。辦好第三屆山東省戲曲名家工作室、山東省舞臺藝術青年人才創作扶持項目,推動文藝事業健康繁榮發展。
近日,山東省藝術人才培養工作結出碩果,山東省柳子戲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山東省柳子劇團)“90后”優秀青年演員尹春媛獲得第32屆中國戲劇梅花獎。6月5日,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召開全省藝術人才培養專題座談會——暨第32屆梅花獎得主尹春媛奪“梅”總結研討會,大家齊聚一堂,圍繞戲曲創作表演、人才培養等議題展開深度研討。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