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商報
2025-05-17 13:40:05
原標題:為健康“減負”!濟南已設“減重門診”99個
來源:山東商報
原標題:為健康“減負”!濟南已設“減重門診”99個
來源:山東商報
5月16日上午,濟南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濟南市“健康體重管理年”的有關情況。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從會上獲悉,濟南市制定《濟南市“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2024—2026年)》,實施重點人群體重達標行動方面,其中,針對“小胖墩”問題,濟南市兒童醫院等設立兒童減重門診5個,濟南市婦幼保健院針對圍孕期女性開設營養與體重管理門診,為母嬰健康提供專業體重管理指導。
◎本組撰文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王頌博 張柯
濟南近四成成年居民體重超重
發布會上,濟南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濟南市疾控局副局長王東表示,濟南市深入落實國家和山東省“健康體重管理年”工作要求,結合濟南實際和前期工作基礎,制定《濟南市“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2024—2026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逐漸形成全民參與、人人受益的健康體重管理良好局面。
“以BMI體重指數計算,人群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濟南市18歲及以上居民超重率為39.85%,肥胖率為22.70%。”針對當前濟南市居民超重和肥胖的總體趨勢,濟南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張軍介紹。
探索將運動干預納入社區健康管理
王東表示,《實施方案》包含“三大行動”,13條針對性措施。
實施科學普及行動方面,強調做好健康體重管理權威信息普及。指導公眾正確認識健康體重、科學動態管理體重,提高科學健康知識的傳播力和可及性;創新健康體重管理科普形式,逐步擴大健康體重管理知識普及的覆蓋范圍,科學有效應對“小胖墩”“節日胖”“假期肥”等體重問題;提升健康體重管理科普能力,壯大科普隊伍,推廣健康體重管理或肥胖防控方面的典型做法和特色實踐案例。
濟南市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巖介紹,濟南探索將運動干預納入社區健康管理,與社區醫療機構聯合,為超重、肥胖人群提供“運動+醫療”綜合服務。組織專業教練員錄制《科學健身動起來》系列視頻152期、減脂視頻20期,策劃推出泉城體育相關健身欄目,每期收聽收看超百萬人次。
實施重點人群體重達標行動方面,針對性加以指導。針對孕產婦,加強孕前、孕期、產后體重管理、營養評價和身體活動指導;針對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強化體格生長監測、營養與喂養指導、運動(活動)指導;針對學生,家校合力開展合理膳食、主動運動和心理干預等工作;針對職業人群,加強職工健康教育,培養健康工作方式;針對老年人,開展老年人選擇適口餐食、堅持適當運動、維持適宜體重等健康體重管理綜合干預指導。
據悉,針對“小胖墩”問題,濟南市兒童醫院等設立兒童減重門診5個,濟南市婦幼保健院針對圍孕期女性開設營養與體重管理門診,為母嬰健康提供專業體重管理指導。
已開設99個體重管理相關門診
實施健康體重管理支持性環境建設行動方面,突出營造社會支持性環境。從家庭、學校、社區、餐廳、健身場所、醫療衛生機構、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各個維度,強化支持性環境建設,鼓勵應用信息化手段,促進體重管理日常化、便利化、規范化;強化家庭健康體重管理的重要作用,將健康體重管理納入健康家庭建設內容,把健康體重作為家庭生活新理念;發揮醫療機構專業技術優勢,整合營養、內分泌、外科、運動康復、中醫、心理等相關專業資源,提升體重管理技能和肥胖癥治療服務水平;強化中醫藥對體重管理的技術支撐作用,為各類人群提供體重綜合評估、體格檢查、中醫體質辨識、辨證施治、中醫非藥物療法、中藥膳食、中醫運動處方等在內的中醫藥服務;倡導健康消費新理念,引導健康相關企業研發體重管理新產品,合理降低加工食品中油鹽糖的含量。
王東介紹,濟南充分發揮轄區醫療資源豐富的優勢,逐步實現二級及以上綜合醫療機構提供體重管理及肥胖癥診療服務覆蓋率達到100%。目前濟南市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開設體重管理的相關門診99個,其中三級醫療機構27家,二級醫療機構18家,基層醫療機構17家,42個為多學科聯合門診。
發揮中醫特色,強化體重管理中西醫結合適宜技術推廣,設立中醫門診57個,充分展現“扁鵲故里康養濟南”中醫藥傳統優勢。
【醫生建議】
3到6個月減掉體重的5%到10%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該怎樣制定合理且健康體重管理方案呢?
濟南市中心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董振華表示,第一步要建立科學認知。通過權威渠道了解體重測量相關指標,明確自己的理想體重和減重百分比。建議3到6個月減掉體重的5%到10%,分解成小目標,每周減重不超過0.5到1公斤,每月2到4公斤。第二步制定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預方案。飲食方面:建議均衡飲食,控制總熱量,每天制造300到500千卡的能量缺口,用“211餐盤法”,每餐蔬菜占1/2,優質蛋白(魚蝦蛋豆)占1/4,主食占1/4。運動方面:建議每周三次抗阻訓練,加每周五次有氧運動。可從“微運動”開始,比如站立踮腳、貼墻站馬步。每次2分鐘,運動12到15分鐘。
如果遇到減重平臺期怎么辦?在執行時感到困難怎么辦?
“請記住醫療機構始終是堅強的后盾。”董振華介紹,醫療機構既有精準的評估手段,也有專業的技術支持。首先他們會進行體成分分析、代謝功能檢測,篩查肥胖背后的潛在病因(如胰島素抵抗、甲狀腺問題)和可能的合并癥。針對不同體重基數人群的減重需求,科學地設定合理、可達成的目標。比如調整生活方式能減體重的2%到5%,處方性的營養膳食干預能減掉體重的5%到10%,腸促胰泌素類的藥物能減掉體重的5%到25%,減重手術能減掉20%到35%。另外,體重管理門診通過整合內分泌科、營養科、減重外科、腸菌移植科、心理科、中醫科等多學科力量,為患者提供全周期的動態管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