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吉遠征路線主要有三條,即松花江、牡丹江、烏蘇里江。一些部落留在始源地以及遷徙節點,三江流域松花江右岸地區的小城邦也最終成為勿吉名下的部落。到隋代,勿吉改稱靺鞨,肅慎族系跨入了第四階段。
《太平寰宇記》引用《北蕃風俗記》:隋文帝年間,“粟末靺鞨與高麗戰”。 這是文獻對“靺鞨”一詞的最早記載。當前靺鞨之名解釋眾多,絕大部分有望文生義之嫌。唐代《通典》早就認為:“勿吉與靺鞨音相近?!钡F在讀來卻相距甚遠,這是什么原因呢?原來靺鞨實為“靺羯”(mojie)之訛。早在開元二年(714年),唐玄宗冊封靺鞨首領大祚榮為渤海郡王使團返程,路經旅順,在黃金山下鑿井兩口、立碑(日俄戰爭后為日寇劫掠)一塊,作為渤海歸入大唐版圖的歷史見證。碑文為:“敕持節宣勞靺鞨使鴻臚卿崔忻井兩口永為記驗開元二年五月十八日”。
靺鞨是以七個部落登上歷史舞臺的,分別為粟末、伯咄、安車骨、拂涅、號室、黑水、白山。他們形成于北齊時期,定型于隋。目前七部地望和族源研究成果眾多,但大多數基于不同時代的只言片語認定,然后置于同一時空機械地擺放,忽視各部在整個歷史過程中的運動性,成為東北史特別是三江流域史的難題。
一般認為,七部在高句麗東北。粟末、安車骨、黑水、白山四部以地為名。粟末為第二松花江,白山為長白山,安車骨為阿什河,黑水為黑龍江下游。而伯咄、號室以族為名。伯咄在松嫩匯流處,號室在圖們江下游。按照排除法,要是有一個部落位于三江流域,那么只能是拂涅部。
但歷史不是哲學思辨,必須要有史料支撐。《隋書•靺鞨傳》記載:“拂涅部,在伯咄東。”有人據此認為在牡丹江中下游、興凱湖流域。但他們沒有悉心體味接下來的記載“自拂涅以東,矢皆石鏃,即古之肅慎氏也。所居多依山水,渠帥曰大莫弗瞞咄,東夷中為強國?!笔?、所居多依山水是肅慎挹婁的文化傳承,北夫余在勿吉時代被肅慎族系同化,因而完全有理由將拂涅理解為夫孽,即松黑三角洲的族群。而松花江右岸的挹婁、夫余被稱為靺鞨,由于沒有朝貢,不在七部之列,未見《隋書》。這也是到唐代突然黑水靺鞨突然又冒出虞婁、鐵驪等部族的根本原因。
靺鞨七部雖然其族源在細節上略有差異,但都是以肅慎族系與穢貊族系為主體,間或融入東胡族系因子。整個社會處于自然發展狀態,筑土如堤,鑿穴以居,生鹽于木、嚼米為酒、衣豬狗皮、溺洗手面、俗淫而妒,生產、生活水平一直停留在奴隸社會初期的水平,甚至有的部落還處于氏族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