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草在线社区www韩国,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訪問佳木斯市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網站
全站搜索:
當前位置: 首頁 > 系統廣角
關于扶貧攻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幾點思考
2016/10/12 9:09:25

樺南縣老科協李廣興

 

    樺南縣是佳木斯市所屬的一個農業大縣,也是原國家級貧困縣。多年以來,縣委縣政府始終把發展經濟、擺脫貧困、改善民生作為戰略攻堅的頭等大事來抓。截止到2015年底,仍有83個村,29870戶,99730人尚未脫貧,貧困人口將近全縣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在脫貧壓力巨大、任務十分繁重的現實面前,縣委按照中央和省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及扶貧開發的總體要求,明確提出了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實現五年如期脫貧的工作目標。在脫貧攻堅中如何進行供給側改革?“扶貧”,從供給和需求的角度看,“扶 ”就是供給,就是滿足“貧”的需求。改革扶貧供給側結構性問題,就是要圍繞五年全部脫貧這一特殊性需求,改革扶貧投入總量、投入方式、投入機制問題。

    一、增加扶貧供給總量,是脫貧攻堅的基礎。

    經過多年的連續性扶貧,貧困人口逐年遞減。越是后來尚未脫貧的困難戶,情況就越復雜,扶貧的難度就越大。我國提出五年脫貧目標,是一場攻堅之戰,最基礎的就是增加供給總量。一是要加大資金整合力度。把爭取到的中央和省財政各項扶貧資金和縣級的各項融資,按政策規定切實投放到扶貧攻堅上來。二是要加大領導投入力度。大規模的攻堅之戰,就要改變過去扶貧部門領導單獨抓的領導方式,由縣、鄉(鎮)、村的主要領導親自抓,擔負起脫貧攻堅的直接責任。三是要加大社會參與力度。扶貧攻堅不再是少數幾個涉農部門的事,而是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凡事關民生的部門、企業、及社會組織、個人都要參與扶貧攻堅。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全社會資源供給和貧困需求的有效對接。

    二、轉變扶貧供給方式,是脫貧攻堅的關鍵。

    扶貧供給側改革,要以貧困人口需求為導向。如何轉變扶貧方式?首先,要因村而宜,一戶一策,對癥下藥。一是扶貧先扶志。對農村部分散懶戶,要采取有效方式幫助他們逐步改變散漫落后的生活習慣,堅定脫貧致富的理想信念,克服小富即安、不思進取的心理,激發起他們自身的內在動力,幫他們打好脫貧致富的思想基礎。二是扶貧要扶技,治窮先治愚。部分貧困農戶,缺的不是人力、資金,而是科學技術。因此,要充分發揮科技示范引領作用采取有針對性措施,讓貧困農民在實踐中學到科學知識,掌握技術本領。堅持科技知識講座,堅持專家學者現場指導,堅持科技大戶示范引帶,使貧困農民掌握科學生產經營本領。要經常舉辦各種勞動技能培訓班,特別是月嫂培訓班,為廣大農村婦女走出家門、從事家政服務打好基礎。其次,要多部門、多組織、多行業同時聚焦發力,綜合施治,打好組合拳。一是產業扶貧:項目論證要科學,風險評估要準確,領導責任要落實;投資金、投技術、投管理要同步運作;基礎設施建設配套進行,水、電、路、網同步到位;生產經營種、養、加、銷一條龍服務;排污環保問題一次性解決。二是就業扶貧:要搭建勞務輸出平臺,引導貧困農民走出家門,進入家政、物流、養老等領域就業,也要鼓勵企業、農村合作組織吸納貧困農民務工。三是到戶扶貧:災貧戶,要因戶施策。種植業,由于自然災害引起的當年絕產絕收的貧困戶,要幫助他們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采取補救措施減少損失、增加收入。并通過保險、民政等渠道把損失降到最低,并且保證來年的生產。養殖業,由于方法、防疫不正確引起的貧困戶,要落實相關部門的業務指導責任,指導到戶,讓養殖戶學習掌握科學養殖知識和生產技能,并能化解養殖技術和市場雙重風險。由于市場風險帶來損失的貧困戶,要引導他們參加農村合作組織,把風險降到最低。病困戶,要雙重疊加投入,不但治病,還要致富;先治病、后致富。孤老戶,要通過社會公共服務業途徑解決。

    三、創新扶貧供給機制 ,是脫貧攻堅的保證。

[FS:PAGE]

    扶貧由粗放到精準,由需求側到供給側 是扶貧理念的重大轉變,也亟需領導管理體制的創新。一是領導方式的轉變。變部門抓到黨委、政府主要領導抓,領導力度加大了,擔當的責任也加重了,限時完成,完不成就要問責。不但當地脫貧攻堅的黨政主要領導要問責,對口幫扶的主要領導也要問責。標準不但要看你是怎樣抓的、投入多大,二是要看貧困戶脫貧的實績實效。二是組織方式的的轉變。一戶扶貧,全社會同時聚焦發力,怎樣組織協調,常態化攻堅,對我們的領導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有責任擔當的決心和勇氣。縣、鄉(鎮)主要領導要建立組織協調常態化機制。貧困村、戶面臨的需要多部門同時解決的困難,就不能部門間各自為政、各自為戰,而且要通過縣、鄉(鎮)主要領導組織協調,各部門同時聚力攻堅,以求供給扶貧的效能最大化。要建立定期問責機制。為保證如期脫貧,主要領導要倒排工期,對沒有階段性成效的要問責、要限時。否則,到期沒脫貧,誰負責,怎么負責,要有可行性計劃和措施。要建立脫貧后的成果鞏固機制。脫貧不是一勞永逸,既使整體脫貧后,也可能出現返貧現象,制定出長期的扶貧規劃。保留相應的領導組織、投入方式等相關制度,保證突發的災貧戶、病貧戶、和如期而至的孤老戶有人管、脫貧有人幫,在實現共同富裕的進程中不掉隊、無死角。三是管理方式的轉變。中央把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資金、權責落實到縣,就是要充分發揮縣級在扶貧攻堅戰役中的核心指揮的主體作用,在扶貧攻堅中花好錢、用好權,確保實現整體脫貧目標,還要進一步建立起一套科學的黨政主要領導考核問責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