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草在线社区www韩国,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訪問佳木斯市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網站
全站搜索:
當前位置: 首頁 > 系統廣角
郊區農業結構調整情況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建議
2018/11/12 9:33:03

牟國杰 李作軍

佳木斯市郊區位于三江平原腹地,松花江下游兩岸,轄6鄉5鎮、7個街道辦事處、97個行政村、14個農林牧漁場,幅員面積1748平方公里,占佳木斯市區面積的93.2,總人口31.4萬,其中農業人口15.5萬人,2014年全區農林牧副漁業總產值41.8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19.3 億元,畜牧業總產值19.5億元。根據市老科協的部署,區老科協組織區農業局科技人員對近日全區重點鄉鎮進行了實際調研,形成了加快農業種植結構調整,進一步促進鄉村戰略振興的調研報告。

一、種植業調整情況

按照區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郊區確定了重點發展糧、經、飼作物的總體思路,我區積極引導農民調減大田作物,擴大蔬菜、紅樹莓等特色經濟作物種植面積,蔬菜瓜果等特色經濟作物面積達到4.31萬畝,其中紅樹莓種植面積比去年增加12.25,達到4969畝,蔬菜種植面積比去年增加15,達到3.87萬畝,初步形成了以蔬菜生產、紅樹莓種植、休閑采摘為主體的城郊型農業發展格局。以城市“菜籃子”為核心,重點建設了七大蔬菜園區和八大蔬菜生產基地,全區蔬菜面積達到10萬畝(含復種指數),涌現出了一批綠特色蔬菜品牌,其中何朝俊大白菜、三聯油豆角、興華寒地葡萄、萬慶番茄等蔬菜品牌,年可向市場提供綠色蔬菜0.3萬噸;以紅樹莓為核心,重點發展了北藥、生姜、黃花菜等一批特色種植項目,并取得了很好經濟效益。以休閑采摘觀光農業為核心,重點建設了大田良種場蔬菜采摘觀光園區、蓮江口曉麗葡萄采摘園等4個休閑觀光農業示范點。

1、蔬菜生產形成一定規模。圍繞郊區的地域優勢,我區進一步提升城市服務功能,始終把蔬菜生產放在農業生產的重要位置,強力推進綠特色蔬菜生產基地建設,投資1450萬元,新建蔬菜生產棚室700棟,全區蔬菜生產棚室達到4526棟。重點建設了長青四合生姜園區、大田良種場蔬菜園區為主的七大生產園區。同時建設了沿江鄉大白菜生產基地、萬興村番茄生產基地、三連村油豆角等八大生產基地。2017年底在郊區大田良種場建設現代蔬菜園區一個2018年春與廣州客商合作,種植大棚1600畝香菜,預計效益108萬元,

2、特色種植發展勢頭良好。了培育我區特色農業的核心產業,區委、區政府領導先后多次到尚志、遼寧等地考察紅樹莓基地和生產加工企業,經過反復調研論證,區委、區政府提出了大力發展紅樹莓產業的號召,多次召開會議安排部署紅樹莓產業項目工作。出臺并下發了《佳木斯市郊區紅樹莓種植補貼辦法細則》,對發展紅樹莓產業項目給予政策支持,散戶每畝補貼1000元;聯合連片種植每畝補貼1300元,主要對美麗鄉村試點村,以集體為單位種植面積達到50畝,每畝補貼1300元。同時規劃建設4個冷庫,每個冷庫補貼150萬元。為使紅樹莓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在大田蔬菜生產園區,新建120畝紅樹莓種苗擴繁基地,為我區紅樹莓產業發展提供優質苗木探索出一條更好的發展道路。

紅樹莓因其特殊的營養、保健功能,早已被發達國家消費者認可,成了風靡世界的“黃金水果”、“水果之王”。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世界市場年缺口100萬噸。紅樹莓種植項目具有投入低、見效快,一次性投入,多年收益的特點。以家庭方式種植紅樹莓第一年一次性投入1900元/畝,第二年少量掛果,基本可以收回成本,以夏莓為例第三年達到盛果期,畝產2000斤,蓮江口鎮巾幗樹莓合作社訂單收購價為4元/斤,畝產值8000元,扣除成本畝純收入可達6100元。實現了一畝園十畝田的經濟效益。

3、休閑農業初步形成格局。沿佳濱路以大田良種場蔬菜園區、民興農家樂小菜園、敖其灣龍源水寨及赫哲民俗風情景區、大來崗林場生態旅游區為重點景區,建設了休閑觀光農業產業帶。目前大田良種場菜園自助采摘,已建成120個小菜園,為提高大田良種場蔬菜園區標準化建設水平,我區投資150萬元,建設占地面積15畝的林下漿果展示區,累計栽植觀賞荷花2000株、栽植紅玫瑰、黃玫瑰、紅王子錦帶、葡萄等綠化苗木4120棵;民興村農家樂旅游項目,現已成立3家特色餐飲,今年新開設一家赫哲特色餐飲;影視城上下水管線、用電、亮化等基礎設施已完善,木質結構完成維修,停車場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大來崗林場葡萄采摘項目、梅花鹿苑,花卉景觀觀賞區已建成并對外開放。

[FS:PAGE]

    二、農業產業調整情況

    幾年來,我區緊緊依托環繞城市的特殊地域優勢,一方面加大科技支撐能力建設,努力提高三大作物單產,穩定糧食總產;另一方面引導農民因地制宜,發展二三產業,實現一二三產的有效融合,逐步形成了農產品加工業與生產基地、生產農戶的有效融合,農產品流通企業與生產基地、生產農戶的有效融合等幾種主要模式,強力推進了農業結構調整。

1.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迅速截止2014年底,郊區主要農產品加工企業已達到45戶,其中以水稻、玉米、大豆加工為主的企業達到36戶;以蔬菜等經濟作物加工、肉制品加工、乳制品加工等企業9戶。我區積極引導農業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條,發展農產品規模化生產基地,實現企業與農民經濟效益的雙贏。尤其是以冬梅豆粉、宏偉淀粉、聯喜豬肉、谷實科技、墾農種業等一批農業企業發展態勢良好,帶動農戶1.5萬戶,建立了30萬畝緊密型原料生產基地,輻射帶動面積約50萬畝以上。一是依托13家種業公司,引導企業與新型經營主體建立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發展種子生產基地30萬畝,年可提供水稻良種12萬噸,建設全省最大的水稻生產基地。其中墾農種業集團依托周邊幾家水稻種業以及蓮江口農場水稻種業研發基地,建設了集水稻種子研發、展示、培訓、銷售為一體的綜合開發中心。二是扶持羅斯博瑞有限公司,壯大紅樹莓產業,以蓮江口鎮為中心,輻射帶動全區紅樹莓產業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計劃用三年的時間全區紅樹莓生產基地面積達到2萬畝以上。全區的農業、發改、工信、商務等多部門形成合力,不斷推進農產品加工企業與生產基地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達到了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的良好效果。

2.農產品流通業進一步轉型。通過農產品生產示范基地和產品流通企業的示范引領,有力地推動了農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實現了全區較有規模的農產品流通企業與我區農產品種植基地、園區相結合。一是物流企業與新型經營主體密切合作。我區扶持松花江稻米合作社與申通快遞物流公司簽訂了10萬斤的富硒大米線上銷售合同,合作社與社員簽訂了保底價收購合同,落實了種植地塊,在種植過程中合作社負責為社員提供富硒稻米標準化栽培技術操作規程,同時提供種子、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并采取全程技術跟蹤服務,確保了富硒大米的品質,實現了由種植業合作社向服務性合作社的轉變。二是支持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倉儲物流業。引導合作社拓展糧食烘干倉儲服務,扶持興隆、佳合現代農機合作社投資200萬元,建設了糧食烘干倉儲設施,單批次為社員和周邊種植大戶提供代烘干倉儲服務可達到600噸。目前全區各類糧食烘干倉儲企業達到50家,建設糧食烘干塔42座,有效解決了農民賣糧難的問題。

3、農業服務產業正在崛起。結合全區農業產業布局,規劃設計了三條休閑農業產業帶,一是沿哈肇路重點扶持以平安鄉濕地公園、蓮江口鎮曉麗葡萄采摘園、紅樹莓示范區、綠色稻米基地為重點景區的特色農業產業帶;二是沿佳濱路重點扶持以大田良種場菜園子自助采摘、漿果展示觀賞、民興村農家樂旅游、敖其灣赫哲特色餐飲、龍源水寨、影視城、美麗鄉村建設觀光游、大來崗林場葡萄采摘、梅花鹿鹿苑、花卉景觀觀賞等生態旅游區為重點景區的休閑觀光農業產業帶;三是沿哈同路重點扶持四豐園藝畜牧場中藥材種植基地綜合開發項目,依托天水漁場、西格木鄉山水漁業有限公司漁場等基地發展集體休閑釣魚、餐飲、娛樂為一體的高標準休閑漁業基地。全區目前農家樂餐飲娛樂場所達到19處,創建了四豐濱湖、江口曉麗葡萄采摘、敖其赫哲民俗風情園等四處集休閑垂釣、采摘、餐飲、觀光于一體的農家樂品牌。

三、農業產品品牌與營銷情況

全區現有省級知名農產品4個,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總面積達到50.264萬畝,其中綠色有機農產品39個,涌現出了以冬梅豆粉、聯喜慢養豬、佳鳳富硒米、金海大地生態米、大昌有機米等農產品品牌。依托佳木斯松花江稻米專業合作社與佳市博恒傳媒集團、申通快遞公司合作,開展線上、線下銷售佳鳳牌綠色富硒健康胚芽大米,今年合作社和申通快遞公司合作,現已銷售大米2201200。合作社經市農委介紹,與佳木斯市博恒傳媒集團開展了廣泛合作,集團負責線上、線下兩種形式銷售大米,主要采取私人訂制、禮品包裝、經紀人隊伍、博恒官網、微商等形式銷售合作社佳鳳牌綠色富硒大米100噸。依托黑龍江金海大地生態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建立線上線下協同銷售模式。該公司水稻生產基地面積達到6000畝,其中:有機水稻生產基地1000畝,綠色水稻生產基地5000畝,年生產有機大米315噸,年生產綠色水稻2500噸,主要銷售方式是由位于哈爾濱市中國云谷的“愛之米”實行網上銷售,“愛之米”對公司生產“金海生態”有機大米全過程實施遠程監控,年銷售“金海生態”有機大米200噸;同時由大連的東北綠色食品產業聯盟大連金瑪集團旗下的東北萬莊包銷,銷售有機大米100多噸,綠色無公害大米1000余噸。

[FS:PAGE]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

    1、城市“菜籃子工程”進展緩慢。隨著城市的發展,一些傳統蔬菜產區已經消失,新的蔬菜產區西移北擴,但是由于設施蔬菜生產前期投入過大,使蔬菜生產發展緩慢,急需政策和資金扶持。

    2、農產品加工企業帶動能力不強。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仍是短板,農產品仍然是“原子號”較多,經濟附加值小。我區的紅樹莓生產基地已形成一定規模,急需引進紅樹莓精深加工企業,通過招商引資引進龍頭企業,開發紅樹莓果醬、果酒等系列產品,延伸紅樹莓產業鏈條。

3、休閑觀光景點宣傳力度不夠。我區休閑觀光農業剛剛起步,還沒有形成有型的旅游線路,對市民的吸納能力還較弱,宣傳途徑單一,市場開拓能力不強,還沒有形成品牌和市場影響力。

    五、對策和建議

1、建立扶持蔬菜和紅樹莓發展專項資金。加大資金扶持,出臺相應的補貼政策,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投資特色農業產業,探索先建后補、投資參股等投入激勵機制,積極爭取省市特色農業方面的產業扶持政策,鼓勵和引導農戶以市場為導向按需組織生產。

2、以市場為導向打造綠特色農產品品牌。轉變思路,著力發展互聯網+農業的營銷模式,注重農產品營銷服務工作,科學指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按照需求安排生產,加大互聯網+高標準種植示范基地建設力度,培育農產品營銷組織,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樹立“品牌就是市場,品牌就是效益”的理念。依托城郊型農業發展特色產業。繼續加大資金投入建設長青鄉四合村等8個蔬菜園區,沿江鄉大白菜等7個蔬菜基地。整合農業項目資金,重點向設施蔬菜小區傾斜,不斷擴大設施蔬菜生產規模,加快建設反季蔬菜、精細蔬菜和外銷加工蔬菜基地,推進對俄出口基地建設,真正把郊區建成城市供應的“蔬菜產品”大廚房。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進阿爾卑斯集團盡快投產達效。使紅樹莓產業真正成為我區特色農業的主導產業,成為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

3、繼續打造三條特色休閑農業產業帶。發展休閑農業是推動我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途徑,我區將繼續加大品牌宣傳力度,積極與戶外運動協會及各大新聞媒體合作,推介我區的休閑農業旅游線路,同時積極爭取省市的資金和政策扶持,促使休閑觀光農業發展為我區今后一個時期農業結構調整的核心產業之一。 

4、利用林業資源發展林下經濟。全區目前大榛子種植,主要分布在大來林場、松木河林場、群勝林場、四豐林場等,建議擴大種植面積,發揮資源優勢。

作者系郊區老科協副會長  農業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