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吉是肅慎族系第三個發展階段,最早記載出現在北魏郁律立二年(317年)。《魏書•序紀》載有“西兼烏孫故地,東吞勿吉以西”。勿吉突兀的出現,使人難以找到一個清晰的源流。族名歷來是考察一個族群淵源最直接的選項,然而不巧的是恰恰勿吉名解莫衷一是。
最早給出答案的清代軍機大臣阿桂、和珅等總撰,乾隆欽定的《滿洲源流考》。在其中《部族》這卷中寫到,勿吉,為滿語“窩集” (漢意為山林、大森林)的轉音,為森林人或者來自森林的人。這個答案也是當前最流行的說法,但在文獻和考古上都有顛覆性的反向證據。文獻記載的勿吉讀音為moji,無法轉音為窩集(woji)。而穢貊族系的沃沮(woju)與窩集的傳承關系更為直接。勿吉筑城穴居,貢馬捕貂,造箭使毒,貢楛矢。這些一方面說明勿吉是肅慎文化的傳承者,另一方面本身與先源都與森林無關。目前發現的勿吉遺存均位于江河臺地,出土了眾多的武器、農具、漁具,其地理、文化信息也沒有任何指向森林環境的證據。
為此,張博泉先生在《女真新論》稱,勿吉后世傳承中的隋唐靺鞨、渤海,遼金胡里改,元代水達達,明代江民,清代滿洲,皆與江河相關。鮮卑語,“勿”漢意水(江河),“吉”漢意人,合為江民,是拓跋鮮卑對當時大興安嶺以東沿江居民的稱呼。當時拓跋鮮卑把精力集中在中原地區的政權爭奪,對新興起的族群采取招撫政策,依據其居地特征和社會習俗而命名。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勿吉攻破夫余王城,此后“高句麗北”皆稱勿吉。
但從考古成果看,文獻記載的勿吉典型遺存分布在第二松花江,而過渡型遺存分布在松花江干流牡丹江口以上,初始型遺存則分布在牡丹江口以下及黑龍江中游。然而三江平原松花江右岸則沒有發現勿吉遺存,說明這一地區還保存著文化的獨立性,即大莫盧(豆莫婁)等北夫余人,并發展成后來的拂涅部、虞婁部。另外溯松花江而上的勿吉也保留了夫余的特質。也就是說“邑落各自有長,不相總一”的勿吉不過是與對手高句麗區分標識而已。
因而象“窩集”、“江民”這樣片面、孤立、靜止地的就字面尋找淵源,是無法解釋一個具體而漫長的歷史過程的。在這個過程中遠征的主題,勇士是主角和偶像,松黑三角洲是出發地,一路向西是目標。這與與保留原點文化最多的赫哲伊瑪堪十分吻合,因而,有人提出勿吉就是赫哲莫日根,這是基本符合英雄時代內在特征的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