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退休教師的幾點體會
樺川縣老科協(xié)   劉艷芳
       當前的扶貧工作中有“智”、“志”扶貧之說,即“智力扶貧”和“志氣扶貧”。但無論智力還是志氣,都是人的素質(zhì)問題,我把這個問題統(tǒng)一到育人上來。人育好了,素質(zhì)提升了,智力和志氣就都有了。人人都有脫貧致富的能力,達到全民脫貧,小康社會將不日實現(xiàn)。當然我這樣說,不是說我們當下的國民素質(zhì)不夠高。當今中國已經(jīng)進入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特定時期,高技術含量的建設對國民素質(zh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融入這個洪流,人的素質(zhì)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每一個中國人都要努力把個人的素質(zhì)提升得更高。所以我標題中的用詞是“提升”而不是“提高”;“國民素質(zhì)”前面用“新時期”來限制。說明在當今形勢下提升國民素質(zhì)的必要性。于是,今天我的體會,就從育人的角度切入。我的觀點是:努力提升國民素質(zhì),人人有責。我的這個提法,最本初的意思是想說,提升國民素質(zhì),家長有責。但又想到我們?nèi)巳硕际羌议L,或者可以說我們?nèi)巳藢矶加锌赡艹蔀榧议L,就用了“人人有責”一說。
       我所以提出這樣一個話題,是我多年的教育工作的體會。這次又提起這個話題,是緣于我三月末的一個經(jīng)歷。
       由于教體局老科協(xié)分會計劃與縣職教中心聯(lián)合開展一次活動:紅色教育進校園,三月末的一天,趙萬余會長帶領我們幾個成員到縣職教中心商談籌備工作。我們幾個分會成員都是老教育了,并且我是從職業(yè)教育走出來的,職教中心的領導班子成員都是我的老同事,所以我們的商談在很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商討的過程中,也談及了學生的教育問題。主管教育的副校長就給我們講了一個情況。前不久,因為一個學生犯了較為嚴重的錯誤,老師批評他拒不認錯。無奈之下老師打電話向家長求援。家長還不錯,很快就來到了學校。可是不想這個學生一看到家長來了態(tài)度更強硬了,一副有恃無恐的神態(tài),而家長來了之后也根本就沒有做什么正面的工作,反倒幫著自己的孩子辯解,弄得老師哭笑不得。說到這兒我先蕩開一筆:以往的孩子犯了錯誤一聽到老師要找家長,便馬上認錯,因為他知道如果家長知道自己犯了錯誤,不是挨一頓罵,就是挨一頓打,肯定沒有自己的好果子吃。可是現(xiàn)在是獨生子女時代,孩子們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家長嬌慣唯恐不及,哪里還有什么教育?因此,聽到這位副校長的話,我說:我們國家現(xiàn)在還缺少一所學校。在座的各位都愣愣地看著我。我接著說:缺少一所家長學校。我所以這樣說,是有著充分的理由的。
       我從教三十六年,從初中到高中,又從高中到初中,見過很多如上的例子。工作在教育教學一線的教師為此也都很無奈。每每談論起來,都為家長的素質(zhì)參差不齊而擔憂。因為大家都知道,沒有好的家長,是很難培養(yǎng)出好孩子的。家教的缺失會使孩子的教育斷層,造成孩子人格的缺失,家長的素質(zhì)決定孩子的素質(zhì),這一點我們在座的幾位領導都有同感。今天在這里,我就想以家教的問題為重點與大家交流一下,
       一. 家長教育的重要性。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而樹人卻絕不僅僅是學校的事。育人是一個大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學校、社會、尤其是家庭的幾方合力才能完成。
        1、父母的言傳身帶非常重要
       說到素質(zhì),我查了字典:素質(zhì)就是人本來的性質(zhì)。“人之初,性本善”。一個孩子呱呱墜地,就像是一張白紙。父母給了他本來的性質(zhì),那么他后天將會受到什么樣的影響和教育,這將決定孩子的人生走向。古人認為“養(yǎng)不教,父之過”。而今的孩子多數(shù)是由母親帶大的,所以我們有時評價一個人的時候也會說:他的母親人品好,這個孩子也差不了。一說到哪個人素質(zhì)差,都會隨口說一句:沒有家教。是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終生的老師,他們的文化、思想、品質(zhì)及為人處事,都會直接影響到自己孩子的素質(zhì)。我們從事教育工作的人都知道,對于學生來說,教育遠沒有影響來的快。因為從心理學的角度說,受教育是一種心理被動,而受影響則是一種心理主動。家長對子女的影響就像是雨下到了地上,是一種滲透。孩子從出生到成長,每天都和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里留下深深的印記。父母勤勞,孩子也會勤勞,父母有孝心,孩子也會孝心。隨著孩子的一天天長大,父母的人品、性格就會在他的身上折射出來——父母的影響,決定孩子的素質(zhì)和人生走向。
        2、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真的很重要。
       前面我們說過,獨生子女時代,在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shù)膶檺巯拢⒆觽円呀?jīng)被養(yǎng)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在嬌慣有加、教育不足的環(huán)境里,孩子們長成了一個個的任性人。吃穿除外,其余的一切事情也都由孩子作主。喜歡做的事就做,不喜歡做的事就不做。只能聽表揚,聽不得別人說自己不好。至于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一概不知。就更不要說有什么良好的行為習慣了。學前的六年里,孩子們基本是這樣只有驕慣沒有教育的教育真空中渡過,任性早已養(yǎng)成。以至于有不少的家長在把孩子送到學校的第一天就和老師說,這孩子您給管吧,我是管不了。試想,如果在孩子出生后,我們家長就能有意識地告訴孩子什么是對與錯,什么是善與惡,教育孩子孝敬老人,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會起到多大的作用。何必象現(xiàn)在這樣,把所有的教育都推給了學校,包括孝敬父母,也要學校進行專項教育,我覺得不僅是家教的失敗,更是父母的悲哀!家教,不可缺失!家教尤其重要。因為家教的缺失會帶來孩子人格的缺失,學校的教育雖然說可以做為補救,但孩子心底的不良痕跡是很難根除的。孩子們聽不得逆耳的話,更不要說正確對待挫折。所以才會有馬家爵的事件發(fā)生,才會有因為一點小事就大打出手,才會有因為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就跳樓的事件屢屢發(fā)生。真是觸目驚心!
       當然,也有很多重視孩子教育的家長。我身邊就有這樣一位學生家長,她是一位母親,她很重視孩子的文化課的學習,孩子在家學習的時候她都是在陪讀。但她更重視孩子的教育。她經(jīng)常向孩子詢問班里同學的各種情況,知道哪個孩子家里生活貧困,她就在周末的時候抽出時間帶著孩子去看他那貧困的同學。有時領著他們?nèi)ネ妫袝r給這個同學買新衣服、新書包。她這樣和我說,我得讓我的孩子有愛心,做一個善良的人。聽到孩子說和某個同學有點小矛盾,她告訴孩子,咱們是男生,要有胸懷。班里有勞動任務,她會告訴孩子,你多干點,勞動最光榮。她的孩子在她的精心呵護下,現(xiàn)在已經(jīng)上了高中,品學兼優(yōu)。我覺得這個家長特別值得稱道。不管她的孩子將來能否成才,做為家長,她做了她應該做的,她是最合格的。我們也相信,這樣的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一定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我們都應該為這樣的家長點贊!應該向這樣的家長學習!
        做老師,不易!做家長,不易!做孩子,更不易!因為他們在沒有接受到必要的教育時候,就被人們用受過教育的標準去衡量,所以我們的家長一定要對自己孩子施以援手,及時施教。牢記“孟母擇鄰”的故事,給他們創(chuàng)建綠色的、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幫助、呵護他們一路平穩(wěn)地健康成長,成為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的一代新人。這樣做,大而言之為了提升國民素質(zhì),為了祖國的現(xiàn)代化建設,小而言之,是為了我們自己。
        3、學校教育需要家長的配合和支持。
       學校是育人的地方,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教育絕對不可能由學校單獨來完成。家庭小社會。孩子們每天從家到學校,再從學校到家,有很多活動都是連續(xù)性的。有很多的新知識、新道理的學習應用、行為準則、養(yǎng)成教育,都是在家里和學校里共同 完成 的。老師每天要求孩子學習的知識掌握得如何,做人道理理解得如何 ,都需要家長的配合和反饋,所以家長與老師之間,必須要保持密切 的聯(lián)系。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們學習、生活中的成績 、不足,及時鼓勵或訂正,才能確保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少走彎路。多年的教育工作經(jīng)歷,讓我對這一點深有體會,家長經(jīng)常與老師聯(lián)系的學生,成長進步得比較快,反之,有些家長認為把孩子交到了學校就算完事,平時也不和老師取得聯(lián)系,把對孩子的成長有利的立體教育變成了平面的教育,孩子的成長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同時,家長要正確理解老師對自己孩子的批評和幫助,不要一聽到自己的孩子挨了批評就火冒三丈。要和老師及時溝通了解情況,知道孩子錯在哪兒,及時地疏導、勸誡,讓孩子在反思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免再犯。即使老師的批評有不對的地方,家長也應盡量做孩子的正面工作,使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家長不要怕孩子受委屈,現(xiàn)在的孩子,什么都不缺,就缺委屈。能受得起委屈,才能練出心胸。我們說,教養(yǎng)是什么?教養(yǎng)就是讓自己受委屈。否則,孩子一挨批評家長先不高興了,不做正面的引導,卻當著孩子的面去指責老師,追究老師的責任,這就助長了孩子身上的不良習氣,久而久之,致使孩子不明是非,形成不健康的心理。我前文所舉的職教中心的家長就是鮮明的例子。這幾天我看了一篇博文《困在廁所里的老師》,博文有點兒偏激,但也確實道出了老師的不易和個別家長的強詞奪理。
       二.、家長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為教育孩子奠定良好的素質(zhì)基礎。
       作為父母 ,我們是孩子最早接觸、最早模仿的對象,是對孩子影響最深 、影響最大的人。要把自己的孩子培養(yǎng)好,家長首先要具備良好的素質(zhì)。那么,家長究竟應該具備怎樣的素質(zhì)呢?最近我讀了一篇博文寫得很有道理 ,這里我將這篇博文的基本觀點與大家分享。
       這篇博文出自黑龍江省教育廳的網(wǎng)站。博文說,家長要做“四有父母”,即“有修養(yǎng)”、“有原則”、“有格局”、“有遠見”。這里我將博文的基本觀點與大家分享。
       1 、父母修養(yǎng)好,孩子有教養(yǎng)。
       教育源自于生活點滴,家庭是教育的主戰(zhàn)場。正如盧梭所說:“人的教育 在他出生時就開始了,在他不會說話和聽別人說話以前,他就已經(jīng)受到教育了。”列夫托爾斯泰也說: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因此,若想孩子有教養(yǎng),父母首先要有修養(yǎng)。父母如果好罵人,孩子很難不罵人;父母孝老愛親,孩子肯定會有孝心。無數(shù)事實告訴我們:熊孩子的背后往往站著一對不合格的家長。前一段時間電視播出一條消息:一個小學生走在路上看到一個孕婦,就撞了過去。把孕婦撞倒在地。別人指責他,他說,我就是想看看她摔倒后會不會流產(chǎn),因為電視劇中演的是孕婦摔倒就會流產(chǎn)。真是讓人啼笑皆非。這個熊孩子的不分是非,責任在誰呢?我認為在于家長。
       父母以身作則的品質(zhì)教育,是孩子健全人格塑造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決定著孩子長大成人以后,品德是否高尚,處事是否得當。這一切的意義對孩子而言,要大于遺傳智力的影響。一句詻:你的修養(yǎng),就是你孩子的修養(yǎng)。
        2、父母有格局,孩子才會優(yōu)秀。
       什么是格局?格局,就是一個人精神上的基本構架,它昭示著一個人的胸襟、氣度,也是一個人內(nèi)在精神的直接反映。父母的眼光和格局,決定孩子世界的寬度。
       曾國藩曾經(jīng)說過:“謀大事者首重格局。”你有大的格局,孩子才會走得長遠。
       父母對孩子,不能只有養(yǎng),更要有育,對孩子的關心不能只放在吃穿用的物質(zhì)層面 上,更要在精神層面上關心自己的孩子。因為父母的格局決定了孩子看世界的態(tài)度。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讓孩子接受教育的目的不能簡單被理解“賺大錢、買大房子,光宗耀祖”,更不能停留在為了謀生上。父母有格局,才能打開孩子的未來。
        3、父母有遠見,孩子的未來才會寬廣。
      《論語》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父母的遠見里,藏著孩子的未來。
      《戰(zhàn)國策》里有這樣的話:父母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父母的遠見,將教會孩子如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抉擇。我們都聽過我國宋代王安石筆下的方仲永的故事。一個很聰明的小孩子,他的父親僅僅陶醉于孩子的聰明,每天領著到到十里八鄉(xiāng)的去炫耀,最終讓仲永和一般的孩子也沒有什么兩樣。有遠見的父母會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為孩子的長遠打算。讓孩子活得開心快樂,絕不是讓孩子處于散養(yǎng)狀態(tài)。讓孩子生活得快樂 ,也不等于孩子的生活中只有玩。學習與快樂并不是矛盾的,一個有遠見的父母不會唯成績論,以“成王敗寇”的理論簡單粗暴地評價孩子,反而會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發(fā)現(xiàn)孩子的長處,會引導 孩子不斷地完善自己。父母有遠見,孩子未來的路就會更寬廣。說到這里,我想起了我在農(nóng)技高中時教的那些學生們。每當我想起他們,就是一陣陣的感動。這些孩子當時所以到農(nóng)中讀書,一部分是沒考上一中,還有一部分是因為初中畢業(yè)他們報考了中專結果沒被錄取,當時的政策是小中師漏是不允許上一中的。即使如此,這些孩子們也沒放棄求學的機會,相約來到農(nóng)中讀書。這些孩子們很要強,學習也很刻苦,只是當時農(nóng)中的升學指標很少,每年只能有一到兩名同學能走進大學,少的時候一個指標都沒有。我所教的九二屆的學生就遭遇了這樣的尷尬。但是孩子們并沒有因此而后悔。他們畢業(yè)后,有的自費上了大學,有外出打工,絕大多數(shù)還是務農(nóng)。但是當他們自己做了家長,就很是重視對自己孩子的教育,鼓勵孩子讀書,在一次大型的同學聚會中,他們向我報告,他們的孩子幾乎是百分之百都上了大學。當然當時最令我感動的還不是我的學生們,而是他們的家長。明知孩子升學無望,還是義無反顧地支持他們上學,你能說這樣的家長沒有遠見嗎?在當時的情況下,他們的家庭生活也是很拮據(jù)的,可是他們還是給孩子們以支持。現(xiàn)在,他們的孫子們都成了大學生,這是他們的奠基工程做的好。這些家長雖然都是農(nóng)民,但絕對是有遠見的農(nóng)民。
  4、父母有原則,孩子有紀律。
       父母的愛可以無條件,但一定要有原則。
       我們常常聽到有人這樣說:嚴是愛,松是害,不管不問是禍害。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愛應該是在原則的框架之下進行。一味的疼愛即成溺愛。尤其是面對如今的獨生子女,父母更應該讓自己的愛沿著原則的渠道流淌,而不是隨意泛濫。這樣才能教育出有紀律、道德感強的孩子來。并且孩子赿小,父母赿需要理性,赿要堅守原則,赿要有原則,早早在孩子心里留下原則的痕跡,就相當于早早為孩子的人生劃定了方向。千萬不要錯過了孩子小的時候這個教育的最佳時期。面對孩子的一個個的不合理的要求,我們要勇敢地說“不”,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我們更不能因為愛而去縱容,去破壞現(xiàn)有的規(guī)矩,而是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耐心地引導孩子去改正錯誤。久而久之,孩子的頭腦中就建立了是非觀念。當然,這樣做也要把握尺度,既嚴格,也不失去愛。
       許多的家庭都有這樣的通病:父母也想教育孩子,可是當孩子的要求沒被滿足而又哭又鬧的時候,就失去底線,繳械投降。因此,想讓孩子守規(guī)矩、講原則,家長首先要堅持自己的原則。當家長針對自己孩子制定了一些規(guī)則后,就要嚴格遵守執(zhí)行,不能輕易破壞規(guī)矩。
       博文的最后 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他們的身上折射出父母父母 的品格、修養(yǎng)、原則、格局。做一個合格的父母應該明白:教育子女的過程,也是個提升自己的過程 。完善自我為孩子做出榜樣,比一味地要求孩子做這做那效果更好。
      以上是博文的基本觀點。這篇博文從從多個角度闡述了怎樣做“四有父母”,為我們做好家長指明了方向。不過我這里還想補充如下內(nèi)容:
        1、家長不能只注重孩子文化知識 的培養(yǎng)而忽視了人品的教育 。
       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社會飛速發(fā)展,人才競爭激烈,讓家長們都感到了危機——孩子如果不好好讀書,那么將來就會被時代淘汰出局。于是,鄉(xiāng)下的孩子在幼兒園時代就進城讀書,縣城的孩子到市里或省城去讀初、高中;家長利用周六、周日帶著孩子去上各種各樣的補習班。這樣努力的結果,孩子們的學習成績是有所進步,但卻疏忽了對孩子的思想、人格的教育。孩子只要學習成績好,便一俊遮百丑,什么要求家長都能滿足。家里孩子說了算,家長倒唯唯諾諾,戰(zhàn)戰(zhàn)兢兢。結果可想而知,大學考上了,人品卻是一張白紙。當年的馬加爵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馬加爵,學霸啊!一個從農(nóng)村走出來的孩子,中考狀元,國家奧林匹克競賽物理二等獎,全省三好學生,云南大學高材生,僅僅因為假期和同學打牌發(fā)生口角,便謀殺了四個要好的同學。觸目驚心!觸目驚心啊!這就是人格不健全的鐵證!我們做家長的千萬要引以為戒,這樣的孩子,學習再好又有什么用?不僅無用,反倒成了禍害。一個人要想經(jīng)久不衰,靠的是人品。如果一個人的短板是人品,那他就不會走得太遠。我們千萬要認識到這一點。
        2、  農(nóng)村的部分家長要摒棄讀書無用的觀念。
       在我接觸的家長中,有一部分這樣的農(nóng)村家長。他們認為現(xiàn)在孩子讀書也沒什么用,即使讀了大學也不分配工作,除了回家種地就是打工。所以,孩子自己想上學他就供,不想上學,完成了九年義務教育就回家了。干上兩年農(nóng)活,就找對象結婚了。現(xiàn)在一些四十多歲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就是這種情況的產(chǎn)物。從表面看,這種做法合情合理,但是家長們細想一下,如果當時大家能鼓勵孩子好好讀書,上高中、上大學,那么孩子將來的生活會是什么樣?孩子是不是比初中畢業(yè)就務農(nóng)、就打工的效果更好?孩子整體素質(zhì)提升了,能力強了,自己能致富了,村里是不是就會少了一個貧困戶?孩子學得了知識,學到了技術,國家是不是就多了一個高素質(zhì)的人才或者是大國工匠?孩子再做了父母,是不是就用自己的高素質(zhì)去影響教育自己的孩子,成為對國家、對民族有用的人才?如此良性循環(huán)下去,我們所有的國民的素質(zhì)會得到全覆蓋的提升,就都能適應國家飛速發(fā)展環(huán)境,助力我們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那么民族的振興、中國夢的實現(xiàn)就會指日可待!所以,我建議這一部分家長,一定要改變自己的觀念,鼓勵孩子好好讀書,能上一中上一中,不能上一中就上職業(yè)中學。現(xiàn)在我們國家的技術人才很缺,對職業(yè)教育的投入也很大,孩子們在職業(yè)教育中會學到很多技術,這都是我們的國家需要的。更何況,我們縣職教中心的教育教學工作在全省都是名列前茅的,每年的升學率都在90以上,通過職業(yè)教育上大學是很容易的事兒。家長們何樂而不為呢!十九大期間、今年的兩會期間,教育部長陳寶生在答記者問的時候,多次強調(diào),國家將考慮普及高中教育的問題,國家將加大職業(yè)教育的投入問題,提倡工匠精神,我們的教育事業(yè)將迎來又一個春天!我們?yōu)樯谶@個時代的孩子們感到幸福,有這么好的條件,家長們還等什么?好好鼓勵自己的孩子讀書吧!為了你孩子的將來、為了國家的前途和命運,趕快行動起來吧!
        2、 在對孩子進行教育、鼓勵孩子好好讀書的同時,家長個更要注意個人素質(zhì)的提高。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育沒有影響得快。家長的文化底蘊、生活習慣等等,都是孩子成長的參照,因此作為家長,一定要給孩子樹立榜樣。有這樣一篇博文,題目是《失敗的父母都有這三個共同物質(zhì),占一條孝能毀掉一個孩子》可能很多人都看過,我覺得觀點雖然有點偏激,但還是有借鑒的價值。博文列舉了三個家長的壞習慣:
        1、對孩子嚴格,對自己卻異常寬松
       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家長:自己三年五載都不會翻閱一本書籍,卻天天死盯著孩子,希望孩子瘋狂的愛上閱讀;自己從早到晚都拿著手機玩,卻容不得孩子玩一分鐘手機;自己成天臟話連篇,卻兇巴巴的教育孩子要文明用語;自己一回家就像大老爺,躺在沙發(fā)上什么事都不做,總吩咐正在做作業(yè)的孩子一會兒干這兒,一會兒干那兒……
      對孩子嚴格是好事兒,但如果父母不能做一個言傳身教的人,不能成為孩子的好榜樣,那么對于孩子來說無疑就是一個錯誤的示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各種表現(xiàn)都是通過模仿父母而來,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想要培養(yǎng)一個出色的孩子,自己就必須在方方面面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2、消極對待生活,滿滿的負能量
       現(xiàn)在一些孩子之所以叛逆不聽話,其實很多原因都是因為父母平日里對生活總是一副很消極的態(tài)度。不少家長在工作或者感情上受挫了,不知道如何正確的進行情緒發(fā)泄,于是就喜歡給孩子灌輸各種自己的不如意,逼得孩子也開始厭惡某個人或者整個世界。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給孩子傳遞一種積極向上的熱情,而不應該是消極懈怠的處事之道。正能量的灌輸往往能夠帶動孩子對生活對學習的熱情,而負能量的灌輸往往只會消磨孩子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和熱愛。一個對生活充滿熱情的孩子,在學習或者生活的過程中,才會努力突破自我,成就最美的自己。
        3、把孩子的學習成績看得異常重要
        在這個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我們不能否認學習能力、學習成績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家長卻錯誤的覺得孩子除了學習以外其他什么事情都可以不做,只要能夠負責把學習這一件事情做好就萬事大吉了。于是乎,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很多孩子連起床、穿衣、吃飯等事情,家長都巴不得幫孩子代勞。像家務等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很多家長更是不忍心讓孩子參與進去,美其名曰:“孩子學習太苦了,只要孩子把學習搞好,其他的事情交給父母就好了。”
       學習成績只是孩子人生的一部分,孩子還應該有童年,還應該有玩樂的時間,還應該有體驗生活的機會。不能把孩子的興趣愛好都局限在學習這一件事情之上。如果你是這樣的家長,那么不僅僅是孩子的悲哀,也會是你們整個家庭的悲哀。
        博文的結尾說:失敗的父母都有這三個共同物質(zhì),占一條就能毀掉一個孩子,望每個父母自省。博文的觀點難免有些以偏概全,有些偏激,但也不無道理。
       是啊,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人生導師,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深深的感染著孩子。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比較差勁,那么證明家長在這方面也是存在一定欠缺的。培養(yǎng)一個出色的孩子并不容易,盡管如此,作為父母的我們也應該從自身的修養(yǎng)等方面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現(xiàn)在,國家對教育的發(fā)展提出新的遠景規(guī)劃,對教師的文化和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工作,要求全社會營造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使得我國的教育事業(yè)日新月異。今年兩會期間,教育部長陳寶生同志答記者部中,學前教育已被提上議事日程,高中教育即將普及。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我縣的教育事業(yè)也發(fā)展得如火如荼。在2017年國家教育均衡發(fā)展的檢查驗收中,成績優(yōu)異。可見我們的縣委縣政府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高度重視。現(xiàn)在,我們縣的教育形勢更是催人奮進,全縣上下的師德師風建設轟轟烈烈,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活動已經(jīng)大面積鋪開,“國培計劃”、“跟崗培訓”等活動正在縣教體局的領導下全面提升著教師的業(yè)務能力,紅色教育進校園活動相繼展開。我們的孩子們生活學習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多么幸福啊!所以家長們更要積極配合,做好自己應該做好的一切,為孩子營造全程的、立體的、綠色的教育生態(tài)環(huán)境,在國民素質(zhì)的提升中,培養(yǎng)出更多的新式農(nóng)民、科學家、大國工匠,讓我們的孩子們都健康成長,都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優(yōu)秀建設者。
       為了我們共同的偉大目標,家長同志們,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