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華村位于駝腰子鎮東9公里處,共有739戶,2075人。該村三面環山,坡地多,水土流失嚴重,人多地少,人均土地二畝,原本是一個經濟落后的窮山村,尚有116戶,220口人還未脫貧。2018年,鎮老科協助力該村黨支部以科學技術為支撐,依托地理優勢發展特色產業。經過三年的努力,幫助上華村出了一條依靠科技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一、變劣勢為優勢,走靠林下經濟發展的脫貧之路。
駝腰子老科協依據上華村半山區地緣的特點,幫助該村選擇了適合當地的紫蘇、沙棘、白鮮皮等中藥材發展項目。在種植生產中,以科技為引領,以基地為示范,帶領農民走上了發展林下經濟脫貧致富道路。 
趙永利,原上華村支部書記、村老科協副會長。雖然離開了村領導崗位,可他還是一門心思研究適合山區栽培的林果項目,以解決村土地貧脊,傳統種植效益不高問題。在赴吉林暉春等地考察學習后,便率引進種植沙棘項目,邁出了探尋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第一步。趙永利栽種沙辣致富后,又帶領村里16家特困戶承包了荒山,大規模栽種沙棘果樹,2020年發展到1400畝;又育沙棘果樹苗200畝,僅此一項預計可創收75萬元;同時,還為特困戶增加120個季節性就業崗位,每人年收入至少2000元。為了普及沙棘果樹栽種技術,擴大栽種面積,趙永利自己花錢編印了沙棘栽種實用技術手冊300本,在培訓班上發給學員。經過培訓引導,現在全鎮有50多戶栽種,面積已達5200畝;樺南森工有限公司10個林場栽種15000多畝。沙棘果已成為全縣林下經濟的主產業之一。
今年七月,市委常委、縣委書記魯長友調研時,對上華村科技引領林下經濟的示范作用給予了很高評價。
    二、變分散為集中,走靠合作經濟發展的致富之路。
走進上華村,雙華肉牛養殖合作社的養殖區,飼養員正推著“餐車”給黃牛喂飼草料。該合作社位于上華村二組,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項目投200萬元。其中,村集體股份占80,目前,現已存欄黃牛62頭,年末預計存欄100頭,可實現增收45萬元。村民們說:雙華肉牛養殖場有今天,得益于村老科協鐘德明會長的幫助。
    上華村地處山區,原來有一家一戶小規模散養黃牛的習慣,不但效益低,還破壞了水草環境。老科協會長鐘德明“報團取暖、合作養殖”的建議立即得到村兩委的采納,組織成立了村集體養牛合作社。鐘會長還主動幫助養殖場貸款,解決了資金缺口問題。在飼養技術管理上,創建了仔牛分槽飼養、定期防疫、科學管理的新方法。牛群長勢喜人,村民們看在眼里,樂在心上,都愿意投資入社,先后有26戶入社合作養牛,還為4家特困戶解決了用工就業問題。
    三、變無序為有序,走靠服務經濟發展的小康之路。
針對當下農村事務管理方式陳舊,村級社會化服務落后的實際,鎮老科協借鑒社區管理網格化模式,幫助上華村黨支部將全村各業共劃分9個網格,有專職網格員9個,兼職網格員16個,將27名科老協會員編入網格小組,王景云、董長林兩位副會長參與網格組織全過程。
網格服務因戶施策,貼近生活。充分利用人力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山產品采摘、林下產品深加工、各種勞務輸出、休閑觀光農業等項目,為農民增收創造了機遇,提升服務經濟產業化水平。
網格平臺集民智聚民力。自搭建以來,收集社情民意32條,解決群眾反映的事項32件,并將3條針對村級產業發展的科技建議反饋給黨支部,真正做到"上面千條線,下邊一張網,身邊一個家”,用網格服務激活了黨支部與村民心心相通的聯絡神經,使黨支部能及時地聽到群眾的呼聲,為鄉村治理、發展服務產業提供了鏈接。
三年來,駝腰子老科協在上華村脫貧致富進程中充分發揮了科技引領領作用,助力116戶脫貧,其中42戶致富過上了小康生活。他們的無私奉獻精神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
 
 
 
樺南縣老科協駝腰子分會 
                      2020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