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水稻旱育稀植生產技術的育苗、插秧、本田管理、收獲、脫谷及種子清選等技術要
求。適用于旱育苗手插中苗。
按本標準實施,在湯原縣二、三積溫帶,每公頃產量可達到8500kg;三、積溫帶,每公頃產量可達到7500kg。產品質量標準可達三等以上。
2育苗技術
2.1  壯苗標準
秧齡30d~35d,葉齡3.1片~3.5片,苗高12cm~14 cm,根數9條~10條,100株苗干重3g以上。
2.2育苗前準備
2.2.1秧田地選擇。選擇地勢平坦,背風向陽,排水良好,水源方便,土質疏松肥沃的中性、偏酸性園田地做育苗田。秧田長期固定,連年培肥,消滅雜草。純水田地區 ,可采用高于田面50cm 的高臺育苗;蘇達鹽堿土地區,育苗床應設隔離層。
2.2.2秧本田比例。中苗1:80~100,每公頃本田需育秧田125 m2~100 m2。
2.2.3苗床規格。中棚育苗寬5m~6m,床長30m~40m,高1.5m;大棚育苗,寬6m~7m,床長40m~60m,高2.2m,步行道寬30cm~40cm。
2.2.4整地做床。提倡夏施農肥,秋整地做床,春做床的早春淺耕10cm~15cm。清除根茬,打碎坷垃,整平床面。    
2.2.5苗床施肥。每平方米施腐熟草炭5kg或腐熟豬糞5kg。用硫酸調酸的,每平方米施硫酸銨50g,磷酸二銨60g,硫酸鉀40g。用各種壯秧營養劑施肥調酸的,要根據使用調制劑的化學含量,適當調整化肥用量。苗床施用農肥、化肥調制劑、壯秧劑都要均勻混拌耕層10cm土中。
2.2.6床土配制:用壯秧劑進行一次性床土配制。無隔離層旱育苗:將壯秧劑與12.5kg過篩旱田土充分混拌,均勻撒施在20m2苗床上,用耙子撓勻,混于2cm表土中。機插軟盤、底墊旱育苗:每袋12.5公斤泥碳營養土(壯秧劑)與750kg床土混拌均勻,裝入360個軟盤鋪在60m2底墊上,厚度2cm。缽盤育苗:每袋12.5公斤泥碳營養土(壯秧劑)與450kg過篩旱田土混拌均勻,裝入300個缽盤可配制成的60m2面積。
2.2.7苗床澆足底水。床土消毒前先澆足底水,施藥消毒后使床土達到飽和狀態。
Ø 2.2.8 床土消毒。用青枯靈、立枯凈、克枯星和病枯凈進行床土消毒。35青枯靈10g對水可澆灌45 m2苗床;50立枯凈25g對水后可澆灌25 m2苗床;克枯星、病枯凈300倍液,每平方米澆2kg~3kg藥液。) 3土菌消(惡霉靈)水劑每方米用3-4ml加水3升噴霧。
Ø ) 3土菌消(惡霉靈)水劑每方米用3-4ml加水3升噴霧。
2.3種子及其處理
2.3.1  選種
a       根據我區積溫等生態條件,選用審定推廣的熟期適宜的優質、高產、抗逆性強的墾稻12、龍粳29品種。井灌區應選擇耐冷性強墾稻12、品種,第二積溫帶選用主莖12葉的品種;第三積溫帶選用11葉的品種,保證霜前安全成熟,嚴防越區種植。
b       種子質量。純度不低于98,凈度不低于98,發芽率不低于85(幼苗率),含水量不高于14。
2.3.2曬種。浸種前選晴天背陰通風處曬種1d~2d,每天翻動3次~4次。
2.3.3篩選。篩出草籽和雜質,提高種子凈度。
2.3.4選種。用比重1.13鹽水或比重為1.08~1.1的黃泥水選種,撈出秕谷,再用清水沖洗種子。
2.3.5浸種毒。把選好的25施保克25毫升+0.15天然蕓苔素20毫升浸種 100公斤,溫度在11—15℃浸種5d~7d,每天攪拌1次~2次。
2.3.6催芽。將浸泡好的種子,在溫度30℃~32℃條件下破胸。當種子有80左右破胸時,將溫度降到25℃催芽,要經常翻動。當芽長1mm時,降溫到15℃~20℃晾芽6h左右,方可播種。
2.4  播種
2.4.1播期。當日氣溫穩定通過5℃~6℃時開始播種。一、二積溫帶,4月10日~25日播種;三、四積溫帶,4月15日~28日播種。
2.4.2播量。每平方米播芽種200g~275g,落種均勻一致。
2.4.3 預防地下害蟲。水稻浸種后用35丁硫克百威粉劑,每公斤種子芽種用藥8g拌種,然后播種。
2.4.4壓籽。播種后拍壓種子,使種子三面入土。
2.4.5覆土。用過篩無草籽的疏松沃土蓋嚴種子,覆土厚度0.5cm~1cm。
2.4.6 封閉除草。每公頃用60去草胺2kg或50殺草丹4kg~4.5kg加25撲草凈1kg,配成藥液噴霧。也可拌毒土,每床拌毒土2kg~3kg,均勻撒在覆土上。
2.4.7平鋪地膜。播種后在床面平鋪地膜,出苗后立即撤掉。
2.4.8扣棚蓋膜。,并將膜四周壓緊,用土培嚴。大、中棚三幅裙式蓋膜重疊25cm~30cm后應拉防風繩和拉好防風網帶,設防風障。
2.5秧田管理
2.5.1溫度管理
   a播種至出苗期,密封保溫。
   b出苗至1.1-1.5葉期,開始通風煉苗。溫度不超過28℃。
   c秧苗1.5葉~2.5葉期,逐步增加通風量,棚溫降到25℃。
   d秧苗2.5葉~3.0葉期,棚溫控制到20℃。
   e移栽前全揭膜,鍛煉3d以上,遇到低溫時,增加覆蓋物,及時保溫。
2.5.2水分管理
a秧苗2葉期。當早晨葉尖無水珠時補水,床面有積水要及時晾床。
            b秧苗2葉期后,床土干旱要早、晚澆水,1次澆足澆透。
    c揭膜后可適當增加澆水次數,但不能灌水上床。
2.5.3 苗床滅草。稗草出土后,在水稻1.5葉期用10千金60ml+48排草丹160-180ml;10千金60-80ml/畝;敵稗300-500ml/畝(水稻葉齡1.1葉前)
2.5.4 預防立枯病。A、育鍵防病:在秧苗1.5葉期時,用阿米移栽1450毫升+ 0.1的碩豐481 2克兌水30公斤可噴霧300 m2苗床,在2.5葉期每300平方米噴施生命素40毫升。B、藥物防病:用50立枯凈30g對水后噴霧20 m2苗床。
2.5.5苗床追肥。秧苗2.5葉齡期發現脫肥,每平方米用硫酸銨1.5g~2.0g,硫酸鋅0.25g,稀釋100倍液葉面噴肥,噴后及時用清水沖洗葉面。或用奕源生物液肥百平方500毫升兌10公斤水進行噴霧。起秧前3h每平方米撒施磷酸二銨150g,或三料磷肥250g,追肥后噴清水洗苗使其粘于根部,施肥至插秧期不得超過3天避免產生肥害。
2.5.6 預防潛葉蠅。于起秧前1d~2d,每畝用10大功臣可濕性粉劑15-20克40對水10kg進行噴霧或用比蟲啉----進行噴霧。
2.5.7起秧。當天起秧當天插完,不插隔夜秧。
3耕整地及插秧
3.1 本田耕整地
3.1.1 整地前要清理和維修好灌排水渠,保證暢通。
3.1.2 修建方條田,實行單排單灌。池子面積以700 m2~1000 m2。
3.1.3 耕翻地。土壤適宜含水量為25~30,耕深15cm~18cm;采用耕翻、旋耕、深松及耙耕相結合的方法。以翻一年,松旋二年的周期為宜。
3.1.4 泡田。5月上旬放水泡田,井灌稻區要灌、停結合。
 3.1.5 整地。旱整地與水整地相結合,旋耕田只進行水整地。旱整地要旱耙、旱平、整平塹溝,結合泡田打好池埂;水整地要在插秧前3d~5d進行,整平耙細。
3.1.6本田封閉:整平耙細后每公頃用農思它1.75-2公斤進行噴施,封閉期間5-7天。
3.2 插秧。
3.2.1 插秧時期。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3℃時開始插秧,即5月10日開始,五月25日末結束。
3.2.2 插秧規格。在中等肥力土壤上,行穴距為30cm×13.3cm;在高肥力土壤上,行穴距為30cm×16.5cm,每穴2株~3株基本苗。井灌區、北部地區,要適當縮穴距,增加基本苗數。
3.2.3    插秧質量。插秧做到行直、穴勻、不窩根,插秧深度不超過2cm。
4本田管理
4.1施肥
4.1.1 施肥量。每公頃施農肥30t~45t,3年~4年輪施一次。施化肥總量:純氮100kg~120kg,五氧化二磷含量60kg~70kg,氧化鉀50kg~60kg,氮、磷、鉀比例為1:0.5:0.5。
4.1.2 底肥。有機肥于翻前施入。化肥用氮肥總量的40~45,鉀肥的50~60,磷肥100做底肥。翻后耙前施入。
4.1.3 蘗肥。返青后立即追蘗肥,施肥量為氮肥總量的30。6月10日前秧苗脫肥地塊,施肥量為氮肥總量的10做調節肥。
4.1.4 穗肥。倒2葉展開時,追施氮肥總量的15~25和剩余的鉀肥,在7月5-15日前追完,水稻長勢過旺或遇到低溫、多雨寡照或發生病害時,只施鉀肥。
4.1.5 粒肥。齊穗期追施氮肥總量的5。貪青晚熟地塊不施氮肥。
4.2 灌水與曬田
4.2.1 護苗水。插秧后返青前灌苗高2/3的水。
4.2.2 分蘗水。有效分蘗期灌3cm淺穩水,增溫促蘗。蘇達鹽堿地塊每7d~10d換1次水。并實行整個生育期淺水,9月初撤水。
4.2.3 烤田。有效分蘗中期前3d~5d排水曬田。曬田達到池面有裂縫,地面見白根,葉挺色淡,曬5d~7d,曬后恢復正常水層。
4.2.4 護胎水。孕穗至抽穗前,灌4cm~5cm活水,井灌稻區實行間歇灌溉。遇到低溫灌15cm~17cm深水護胎,低溫過后立即撤至淺水。
4.2.5揚花灌漿水。抽穗揚花期,灌5cm~7cm活水,灌漿到蠟熟間歇灌水。
4.2.6黃熟初期開始排水,洼地適當提早排水,漏水地適當晚排。
4.2.7. 井水種稻。灌水技術實行晝停夜灌,早晚灌,晝遠灌,夜近灌。
4.3 化學藥劑除草。
4.3.1 本田滅草。稗草1.5葉前,即插秧后5d~10d施藥,每公頃可用50苯噻草胺1050g~1200g,或30阿羅津750ml~900ml,或60丁草胺(去草胺)1.5kg~1.8kg,混用下列藥劑之一即可:10吡嘧磺隆10草克星等;15太陽星150g~225g;10芐嘧磺隆 10農得時等225g~300g;30威農32超畏150g;10金秋225g~300g;莎多伏水分散顆粒劑150g~225g,毒土、毒肥法施入,保水3cm~5cm保持3d~5d。稗草2葉前,即插后7d~12d施藥,每公頃可用50殺草丹3.5kg~4kg,混用藥劑及使用方法同苯噻草胺。稗草4葉期前,即插后10d~15d施藥,每公頃用96禾大壯1.5kg~2.25kg,混用藥劑及使用方法同苯噻草胺。
4.3.2 滅除三棱草。于水稻有效分蘗末期,選高溫晴天,每公頃用48苯達松1.5kg混56二甲四氯300g~350g,對水300kg噴霧;也可選用46莎闊丹2.5kg~3kg對水噴霧。施藥前一天排干田間水,施藥后第二天灌水正常管理。
4.3.3 滅除高齡稗草。當稗草超過4葉期時,每公頃用50二氯喹啉酸快殺稗、神鋤等300g~400g、或25二氯喹啉酸600g~800g噴霧,施藥時保水3cm~5cm,保持5d~6d。
4.4病蟲害防治
4.4.1 防治潛葉蠅。水稻插后開始返青時用藥,每公頃用18殺蟲雙撒滴劑3kg~3.75kg甩施,施藥時保水層3cm~5cm。
4.4.2 防治負泥蟲。于負泥蟲發生盛期用藥,方法及藥劑同防治潛葉蠅。也可在清晨有露水時,用掃帚將幼蟲掃落于水中。
4.4.3 防治二化螟。于七月下旬二化螟第一代幼蟲發生盛期用藥,用藥方法及藥劑同防治潛葉蠅。
4.4.4防治細菌性褐斑病、稻瘟病。
a病葉。加強稻瘟病的預報工作,控制發病中心。田間發病率達到防治指標時,每畝用滅菌成50克,對水300kg噴霧,可防治細菌性和真菌性病斑。
b穗頸瘟。對發生葉瘟的地塊,在水稻破口期畝用稻病立克7毫升+多抗霉素10毫升兌水15公斤進行噴霧,或用每公頃用三環唑比艷1.5kg,對水450kg,于水稻始穗、齊穗期各噴1次以預防穗頸瘟。
5收獲
5.1收獲時期
5.1.1優質品種,單獨收獲。
5.1.2完熟期收獲。
5.2收獲質量
    割茬不高于2cm,稻捆直徑25cm~30cm。立碼晾曬,收獲損失率不大于2。
6脫谷及清選
脫谷機轉速550r~600r/min,脫谷損失率不大于3,糙米率不大于3-5,破碎率不大于0.5,清潔率大于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