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草在线社区www韩国,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訪問佳木斯市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網站
全站搜索:
當前位置: 首頁 > 系統廣角 > 湯原縣老科協
湯原縣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與對策
2018/12/21 10:39:55

金萬明

 

夯實農業生產動力,提高農業機械化程度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基礎。本文僅就湯原縣現有農機裝備結構現狀與供給側要素進行分析探討,提出對策建議。

 一、湯原縣農業機械化現狀

1.農機裝備擁有量在持續增長。截止到2016年9月全縣農機裝備擁有總量達到 59964 臺(套),其中:動力機械27937臺(包括大型輪式拖拉機15983 臺,履帶拖拉機 101臺,小型拖拉機5678臺;各類聯合收獲機2124臺插秧機4156臺。農具擁有總量32072臺(套),其中包括耕整地機械 19768臺(套),種植機械12233 臺(套),其他機械26臺(套))。農業機械裝備結構發生重大轉變。由中小型向大中型轉變,過去中小型農機具(30馬力以下)占70,現在開始逐年下降,大中型農機具提高到30

 2.農機裝備總投入逐年增加。2016年9月通過農機統計測算,全縣農機裝備總投資約30億元。其中,2008年來國家農機購置補貼 1.21億元(國家投資比例較少)。平均每畝耕地農機裝備投入1700元/畝。遠遠超出發達國家的投資標準。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47萬千瓦平均每畝耕地配套動力0.27馬力/畝。已遠超出發達國家水平的2.7倍。按照發達國家水平,每畝耕地配套動力僅在0.07—0.1馬力/畝但是機械裝備技術性能、動力性能和技術先進性遠遠落后。我們的農機化水平僅僅是發達國家五、六十年代的水平。目前歐、美等發達國家的農機裝備已經進入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時代。

3.耕作方式由單一的平翻作業向深松、旋耕、免耕聯合作業轉化。基本建立了“三·三”輪耕制度,使耕作方式更加科學合理。田間機械化由部分機械化向全程機械化轉化。大豆、玉米、水稻三大作物田間生產,整地、播種(含插秧)中耕植?;緦崿F機械化。

 4.田間綜合機械化程度逐年提高。截止到2016年9月全縣田間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96,其中:整地機械化達到100,播種機械化94,中耕機械化100,收獲機械化90。

 (五)、農機合作社建設逐漸完善。截止到2016年9月全縣共計組建現代農機合作社14個。分別有9個旱田合作社和5個水田合作社。農機合作社裝備總投資達到1.1億元,國家補助資金0.66億元。農機裝備總量556臺,入社農戶1593戶。合作社占地面積12.1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16萬平方米,從業人數912人。

二、農機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農機專業合作社規模經營與農戶分散經營存在矛盾。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下的戶營農業制約了農機合作社的發展,大型機械難以完全發揮作用。湯原縣平均每1.5個農戶就有1臺小型拖拉機及配套農具,如果讓其加入合作社,處理這些機具存在很多難題。因為這些財產占農戶家庭財產相當大比例,加入合作社機難于處理和消化。

2.農民對土地規模經營后存有疑慮。絕大部分家庭土地流轉后沒有活干,如果自己經營還可賺回部分勞動力收入,大部分農民沒有一技之長,沒辦法外出打工,還有一部分農戶上有老下有小需要人照顧,只好在家種地。農民害怕入社后失去土地經營權,或者入社后一旦有風險無法彌補。比較起來,還不如自己經營有把握。

3.農民過份依靠土地求生存制約了合作社的發展。由于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和自然狀況的差異,農民生產生活沒有社會保障機制,缺乏種植業以外的其它科技知識和勞動技能,經商辦企業、輸出勞務風險大,不敢離開土地,仍然把土地當作最基本的謀生依靠,由此制約了土地的流轉與農機合作社的發展。

 4.農機裝備結構不合理。農機裝備結構雖然發生重大轉變,但是仍然是中小型農機裝備占主導地位。以拖拉機為例:全縣拖拉機擁有量為 21762臺,其中:100馬力以上的僅234臺,全部為農機合作社所有。45—100馬力4292臺,20—45馬力10004臺,20馬力以下5678臺,手扶1192臺,履帶拖拉機101臺。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中小型拖拉機實際占有比例為77.5,大中型僅占22.5。另外,農具部分除結構不合理,更為嚴重的是機具的技術性能差,作業項目單一,工作效率低,故障多作業質量差,已經遠遠滿足不了現代農業技術要求。

[FS:PAGE]

 5.農機裝備資金投入過大浪費現象嚴重。全縣農機裝備總投資約30億元。平均每畝耕地農機裝備投入達到1700元/畝,農機裝備重復投入,造成資金不必要的占用與浪費。以湯原縣為例:全縣耕地總面積177.6萬畝,如果每畝耕地按照投入1000元/畝,全縣共需要農機裝備資金17.76億元,這樣就有12.24億的資金白白閑置。如果參考國外的農機裝備配備標準0.07—0.1馬力/畝,我縣已經是國外的2.7倍,而且農機裝備標準僅僅是國外50—60年代的水平。

三、推進農機化發展對策

1.結合十三五規劃制定農業機械化發展戰略。推進農作物田間生產全程機械化建設。加強全程機械化配套工程建設。實現玉米、水稻和大豆產前、產中、產后全程機械化,農業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98。維持農機具擁有量動態平衡,做到旱田、水田均衡發展,有計劃發展農機合作社,全力推動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機械化,進一步提升農機裝備質量,加強現代化農業建設水平。

2.控制農機具擁有量。全縣農機裝備擁有總量控制在63000臺(套),其中拖拉機擁有量控制在21000臺;農具擁有量控制在34000臺(套);聯合收獲機總量控制在3000臺,水稻插秧機擁有量控制在5000臺;農機裝備擁有量穩中有降,爭取每年增加45馬力以上拖拉機1000臺(套);淘汰45馬力以下超年限使用的拖拉機及配套農具10000臺(套),保持農機具擁有量動態平衡。  

 3.發揮農機補貼政策作用。推廣技術性能先進、使用性能安全可靠、科技含量高環保型的農機裝備。旱田重點推廣使用100—200馬力以上拖拉機及配套農具,水田以45馬力以上及配套農具為主,逐步推廣80-100馬力的水田拖拉機和配套農具,以提高水田的機械化作業質量。爭取每年補貼購買農機裝備400-500臺,每年爭取國家投資500-600萬元。建立農機裝備報廢更新補貼制度,通過政策引導,逐步淘汰中小型技術性能差的農機裝備,更新大中型技術性能先進的農機裝備。

 4.加強現代農機合作社建設。結合“十三五”規劃合理布局,結合種植結構的調整適度發展現代農機合作社,旱田、水田均衡發展,每年建設2-3個農機合作社。旱田合作社投資規模500-1000萬元,水田合作社投資規模300-500萬元。每年爭取國家投資1500-2000萬元。五年計劃爭取國家投資6000-8000萬元。

 5.推進農機深松整地作業和玉米秸稈全量還田。農機深松整地以現代農機合作社和農機大戶為主體,凡是進入省農機管理指揮中心,安裝GPCS監控設備的大型農機拖拉機都可以參加深松整地和玉米秸稈全量還田作業,按照省里規定給予補貼。此項作業以GPCS監控平臺所記錄的實際數據為準,旱田全面實現玉米秸稈全量還田和“三、三”輪作制度。

(作者系湯原縣老科協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