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草在线社区www韩国,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訪問佳木斯市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網站
全站搜索:
當前位置: 首頁 > 系統廣角 > 湯原縣老科協
強化科技創新驅動,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
2018/1/24 10:18:17

李為

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打造綠色生態農業為出發點,通過加強科技化建設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深入推進農業“三減”,努力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結合湯原縣實際,略談幾點建議。

一、加強科技化建設

(一)總體思路

依托國家重點項目,加強農技推廣體系建設,搭建科研院所合作平臺,合理整合農業科技資源,引入先進技術和科研成果。加強示范推廣力度,創新推廣方式,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利用互聯網+現代農業,推動農業產業鏈條改造升級。

(二)目標任務

逐步建立以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為主導,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站為基礎,村級農技服務站為輻射,吸納種植大戶為補充,農業科研院校、涉農企業、農民合作社廣泛參與,分工協作、服務到位、充滿活力的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引進先進技術和科研成果,做好示范推廣,建設標準化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示范帶,解決農技推廣“最后一公里”問題。

(三)主要措施

1、繼續完善農技推廣體系基礎設施建設。推廣中心現已建成培訓綜合場所1000平方米,鄉鎮站業務用房2000平方米,村級服務站137個。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園區15個,涵蓋水稻、玉米、高粱、馬鈴薯、大豆、雜豆等農作物。建設2個水稻、玉米高產示范帶。實施推廣水稻綠色防控、測土施肥等多項先進農業技術。每年還將繼續投資100萬,用于改善辦公設備、培訓設備、化驗儀器、病蟲害檢測設施、信息化建設及示范園區和統防統治病蟲害等設施建設。

2、優化農技人員隊伍,合理配置農業技術推廣資源。引進農業科研院校的畢業生充實農技隊伍,改善農技推廣隊伍年齡老化的局面。充分調動鄉村農技人員工作積極性,發揮公益職能作用。

3、建立農技推廣部門與村屯農戶及合作社的結對服務。特別是加強對合作社和種糧大戶幫扶,利用農業企業優勢建設高標準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和示范帶,推廣示范新品種和先進種植技術。

4、搭建和科研院所合作平臺。與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佳木斯水稻所、農墾科學院等科研院所和湯原農場建立合作關系,聘請上級業務部門為技術支持單位,創建科技示范園區,每年對全縣農技人員進行為期5-7d的知識更新培訓、新型農民培訓。

5、利用“互聯網”+現代農業建設高標準示范基地。實現物聯網智能管理。在全縣各鄉鎮示范園區建設“互聯網+農業”高標準示范基地,以品種試驗示范、高產攻關為重點,高標準建設綠色水稻、玉米生產基地。建設包含環境氣象信息自動采集系統、殺蟲燈、高清視頻頭、監控中心等農業環境監控、病蟲害在線監控、農業作業視頻監控為主要內容的田間物聯網系統,通過互聯網對農業生產活動適時進行有效監控,實現農產品信息可追溯,推動全縣“互聯網+農業”快速發展。

二、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一)總體思路

加快湯原縣新型農民經營主體的培育步伐,提高其綜合素質、生產能力和經營能力。堅持立足產業、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原則,注重實效創造有利于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和發展的良好環境,完善務農骨干農民教育培訓的長效機制,激勵有志青年和農科學生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推動新型農民經營主體隊伍的迅速形成與發展,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二)目標任務

每年培育新型職業農民300-500人。引導培育有志投身現代農業的農村青年、返鄉農民工、農技推廣員、大中專畢業生和退伍軍人等從事現代農業生產經營,成為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

(三)主要措施

1、加大培訓力度。以國家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項目為契機,利用省、市培訓資源優勢加大新型培訓農業經營主體的培訓力度。按照“尊重農民意愿、順應農民學習規律”的原則,采取“農學結合”等方式,就地就近開展培訓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切實提高職業農民的綜合素質和生產技能。

2、完善縣級培訓機構。建立以農業技術推廣、農業職業學校等部門為主體的培訓機構。加強培訓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培訓設施建設,提高培訓能力。

[FS:PAGE]

3、優化培訓師資。采用聘請省農科院、農墾研究所、佳木斯農技推廣總站等單位的專家定期授課和本地教師輔導相結合。選擇一些農民專業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領辦人等為特聘教師,增強說服力。

4、與每年的科技培訓相結合,建立長效機制。有計劃、有目的的分層次進行,每年農技推廣部門都會舉辦多層次、全方位的農業科學技術培訓。尤其對種地能手、合作社負責人或家庭尤其對農場主的培訓一直作為重點。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農業科技培訓相結合,形成長態化、平常化。

5、創新培訓方式。采取雙向選擇的方式,建立指導員制度,每位指導員要對新培養的對象采取網上教學、課題研究、高產攻關等形式,開展一對一指導和跟蹤服務。發揮田間課堂、空中課堂、流動課堂、固定課堂各自優勢,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化手段,提高參與性、互動性和實踐性。

6、建立和完善培訓基地。充分發揮科技示范園區在農業科技和服務方面的示范引領作用,加大對農業試驗示范基地的投入力度,開展好縣、鄉鎮、村三級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設,將院縣共建示范田、試驗示范基地、高產創建示范點等基地建成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基地,讓新型職業農民有學習、實習及發揮能力的用武之地和展示平臺,為新型職業農民搭建興業創業服務平臺。

7、制定出臺相關扶持政策。以縣人民政府文件形式出臺新型職業農民政策扶持辦法,建立始終把各種優惠政策制定和實施與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掛鉤的機制。

三、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一)總體思路

 圍繞多元化、服務專業化、運行市場化的方向,加快構建公益化服務和經營化服務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二)目標任務

發展和完善以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為主的多元化參與農技推廣的公益性服務,積極推進縣、鄉機構改革,成立鄉鎮農技站、獸醫站、農經站、農機站等部門組成的農業技術指導服務中心,初步形成“三農”服務一體化新格局。引導和扶持市場需求為機制的產前、產中、產后等經營性服務體系發展完善。

(三)主要措施

1、提高認識,思路創新。要將農業社會化服務,由單純服務農業為主向服務農業、農村、農民全方位拓展,由單純服務經濟領域為主向服務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推進。最終形成政府主導、農民專合組織為主體、龍頭企業為骨干、信息建設為紐帶的多層次服務組織格局。

2、政策引導,管理求新。加大對縣、鄉兩級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資金支持,加強其硬件建設。并在稅費收取、信貸支持、資金支持等方面,對各類服務組織實行優惠政策。同時,完善對服務組織制度建設和治理結構的指導和管理。

3、面向市場,內容拓新。引導和支持龍頭企業、專業大戶、集體經濟組織、基層技術服務部門和農村能人等,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由單一產中服務向農業全程擴展,為廣大農民提供從信息、種苗、科技到加工、儲運、銷售的“一條龍”式服務。

4、信息科技,突出服務。要加大農業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健全農業信息服務網絡。強化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多元化新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廣體系。完善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民技術教育培訓體系。

四、深入推進農業“三減”

(一)總體思想

堅持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主線,按照“增產施肥、經濟施肥、環保施肥”和“科學植保、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的理念,依靠科技進步,依托新型經營主體和專業化服務組織,集中連片整體實施,加快轉變施肥、施藥方式,大力開展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和病蟲害綠色防控,增加有機肥資源利用,減少不合理化肥、農藥和除草劑投入,加強先進技術宣傳培訓,走高產高效、優質環保、可持續發展之路。

(二)目標任務

到2020年,力爭實現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覆蓋率達到80以上,標準化植保機械作業達到80以上,化肥施用量減少10,除草劑減少,殺蟲劑和殺菌劑比同等病蟲害發生年份減少30,為全國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作出示范。

[FS:PAGE]

(三)主要措施

1、減少化肥施用量

(1)測土配方施肥。全縣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面積50萬畝,采集土樣3000份,通過分析土壤中的養分含量,科學測算,發放施肥建議卡3000份,指導農民科學施用“氮磷鉀”三大肥料,并且適當增加有機肥的用量,做到有機無機結合。有效降低肥料流失的同時,又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測土配方施肥比粗放式施肥減少化肥用量15以上,每畝可減少施肥的投入成本20元,同時降低化學肥料對土壤環境的污染。

(2)科學精準施肥。改變原來的表層施肥為深層施肥。推廣壟溝深施肥技術,推廣施用緩釋大顆粒尿素150公斤/公頃+尿素150公斤/公頃+50公斤復合肥/公頃,這樣即能提高蓄水能力,又能滿足作物養分需求。畝節約3公斤尿素。

(3)推進秸稈直接還田。每畝秸稈還田500公斤,實施3個周期每個周期3年,提高土壤有機質0.6個百分點以上,每畝可節省化肥3公斤,并且使土壤理化性狀向良性方向發展。

(4)推廣使用黃腐酸肥。以進行示范推廣黃腐酸肥料為重點,2016年湯原縣采購黃腐酸肥料280噸,播種前直接下發到重點合作社和種地大戶15個,覆蓋10個鄉鎮,示范面積25000畝,黃腐酸的施用可使化肥減量5,不僅培肥了地力,又增加了土壤有機質含量。

2、減少化學農藥施用量

(1)應用無人機和高桿噴霧器噴藥。無人機、高稈噴霧機的應用提高了植保防治工作效率和肥料的利用率。因此縣農機部門大力扶持和鼓勵合作社、種植大戶采購噴藥器械,并以點帶面輻射周邊村屯。目前全縣已有無人機兩架,意向在發展無人機一架和高桿噴霧機十臺套。

(2)更換節藥噴頭。2016年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組織全縣合作社、種植大戶統一采購省植檢植保站推薦的節藥噴頭體1000套并投入使用,此噴頭可提高藥劑的霧化效果并有效解決了在噴施除草劑過程中的“跑冒滴漏”現象,可節省噴藥量的30-40,而且在田間使用中,防治也可達到可觀的效果。意向在2017年由1000臺套發展到3000臺套。

(3)大力推廣綠色防控技術。短穩桿菌和枯草芽孢桿菌是我國最新創制的生物農藥,其中短穩桿菌是一種細菌性殺蟲劑,具有高致病力、無毒、無污染的特點,在害蟲整個幼蟲發生期均可用藥。枯草芽孢桿菌對預防葉瘟、穗頸瘟有良好的效果。在以往水稻二化螟高發地帶推廣二化螟性信息誘捕器,防治面積達700畝,利用雄蛾對性信息素的趨性,將雄蛾誘入誘捕器中,以此減少田間二化螟種群數量。使用綠色的防控技術不僅有效減少了化學農藥的使用量,而且避免了農藥對環境的污染。

(4)強化統防統治。針對突發性和爆發性病蟲危害,今年湯原縣仍與北大荒通用航空公司合作,應用農用飛機高標準完成了20萬畝水稻的航化作業,避免了稻瘟病的發生。

3、減少除草劑施用量

(1)改變施藥方式。在除草劑施用上,針對以往旱田采用土壤封閉滅草因受土壤水分、溫度影響導致除草效果差,需要進行二次施藥滅草的實際,指導農民在出苗后根據田間雜草類型和基數,改封閉滅草為莖葉噴霧滅草,有針對性的選擇除草劑進行滅草,避免二次用藥,通過調整施藥方式減少除草劑用量。

(2)改變藥劑劑型。推廣使用水劑、水乳劑等劑型的農藥,以及生物藥劑,從而減少農藥溶劑對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3)使用助劑。樹立噴施農藥添加農藥助劑的觀念,提高農藥的使用率,從而減少農藥使用量,可選用有機硅助劑或植物油助劑。

 

(作者系湯原縣老科協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