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原縣水稻良種場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邢彥秋
在我國水稻種植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如今龍江糧食成為國家壓艙石,龍江大米富甲一方。湯原縣作為黑龍江省產糧大縣之一,水稻種植超過百年,建國后就有“南五北湯”(五常、湯原)之說,湯原縣地處黑龍江省東部,三江平原西側,是以農業為主的縣份,1922年裕德村三門曲家試種水稻,偽滿時期有了一定的發展,解放后,大興水利,境內有大小江河23條,得到充分利用,1958年動工修建“引湯運河”(引湯旺河水)灌溉稻田,水稻種植面積從建國前4.7萬畝,到目前已發展到89.7萬畝,產量90824萬斤,占糧食播種面積的44.8%,占糧食總產的51.3%,湯原大米晶瑩剔透,香郁撲鼻,遠銷大江南北。
一、育種微利,水稻良種場涌立潮頭。
湯原縣香蘭水稻良種繁育場是國營企業,從1945年末建場之日起,就承擔省市農業種子繁育任務。該場前身是鶴立縣良種示范繁殖場,場址設在現鶴立鎮。1952年香蘭生產農場部分干部與物資生產資料歸并鶴立良種場,1959年遷至蓮江口公社明發大隊,1960年遷至向陽鄉福民大隊,1963年遷至香蘭鎮保安大隊部分棄置水田及香蘭公社畜禽場,并改為湯原縣水稻良種繁育場,幾經變遷,從最初20畝種子田發展到有耕地1349畝,其中水田1200畝、旱田139畝,有職工35人,開始建立良種生產“三圃田”,公社和生產大隊開始建立等級種子田,進行提純復壯工作,1973年全縣15個人民公社有14個先后建立公社種子站,建立起11個集體所有制良種場,1979年建立起5個縣屬集體良種場,從事水、旱田優良種子生產,全縣建立種子田和“三圃田”近10萬畝,占全縣總耕地面積的10%,年產各種農作物良種3000多萬斤。其中,國營良種場每年上交國家原糧種達100萬斤,國營和集體良種場每年良種總儲量可達500至600萬斤。1965年全縣作物應用良種面積達到50%,是建國前的一倍多,1985年達到85%,水稻種植面積由東北解放前47883畝,占糧豆總面積的7.5%,總產1582萬斤,占糧食總產量的18.4%,到1985年發展到259903畝,占糧食作物面積的24.4%,總產12782萬斤,占糧食總產量的43.1%,2022年全縣水稻播種面積89.7萬畝,占糧食播種面積的44.8%,畝產1013斤,是解放初期293斤的3.5倍。
清末、民國年間,隨著縣治的發展,各地移民入境定居耕作,大多由外地引入農田種子,其中以遼寧、吉林引進種子為多,引進的種子很多年種植以后,雖已適應本地條件,但已呈現雜亂或劣化狀態。1939年湯原縣建立“勸農模范場”,有20畝原種圃,生產量少,質量差,不能解決農民良種需求,當時農作物品種既單一又混雜,小麥種類僅有“農林三號”、水稻僅有“尼榮、清森5號”、大豆僅有“滿倉金”,其它種子如玉米“白頭霜”、“火苞米”、谷子分別為“粘谷”、“笨谷”,均系多年承襲而來之老舊品種,舊時留種方法亦甚落后,一般皆為脫谷打場時留取上風頭者,因種子抗自然災害能力極差,易導致疾害而減產。玉米當時每晌產僅4000斤左右,小麥易受銹病和黑穗病危害常致顆粒無收。此種情況延續直至新中國成立。1952年開始良種繁育工作,1953年縣、區兩級農業技術推廣站先后建立,相應組織農民建立種子田,實行種子自繁、自選、自留、自用。1955年國營良種場共提純復壯出9個農家良種,近40萬斤良種,農民在自建種子中穗選出良種為作物成長提供條件。1958年縣級推廣“四自一輔”種子工作方針,建立起合作化種子田。1963年香蘭水稻良種繁育場,開始建立良種生產“三圃田”,公社和生產大隊開始建立等級種子田,進行提純復壯工作。1978年縣成立種子公司,全縣建立種子田和“三圃田”近10萬畝,1991年全縣有13個種子繁育點,種子繁育基地965公頃,繁育三大作物五個品種,種子300多萬公斤,1993年以后,種子繁育推廣開始向“兩高一優”方向發展,即高產、優質、高效益的農作物品種,“好少新”的品種、品種系不斷引進,推廣的品種也在不斷更新換代,水稻直播繁育品種合江19號,搭配品種為龍粳2號,插秧以東農416為主栽品種,搭配品種為龍粳4號。1991年至1998年,平均每年繁殖水稻種子1800,噸,2005年全縣水稻種植面積25845公頃,產量184898噸,全縣年加工水稻10萬噸。2022年全縣水稻播種面積89.67萬畝,產量90824萬斤,畝產1012.9斤。香蘭水稻良種場六十年來,即承擔省市水稻種植試驗、示范任務,又承擔水稻種子推廣繁育任務,在地方財力不足的年代里,沒有資金保證的情況下,一直擔當全縣水稻種子保供任務,六十年如一日。
二、共同致富,科技引領選育新品種。
香蘭水稻繁育場,有職工125戶,350口人,事業單位自負盈虧。原場長韓大莊,從1974年進場,一直從事水稻良種繁育工作,主要推廣合江14、16、19號水稻品種,80年代主要推廣合江19、20、21號水稻品種,搭配合江14號,是全省水稻種植基地之一,由于土質、氣溫、水利資源得天厚,水稻生產在黑龍江省負有盛名。
種子是生命的開始,是農業的芯片。黑龍江自主創造了一系列優良品種,保證了龍江優質稻米生產的品質基礎。所謂育種絕不是授粉、采果實、播種、移植等這么簡單,或者是任意而為,育種者本身應有學術性、嚴庸性與神圣性,并應對親農有足夠的認識,不但如此也要追溯到親本的兄弟株,并翔實地統計分析,做出育種交配的評估,并按照既定的目標計劃,對其育出的子代再做出比較與評估,這樣才能造就優良的子代。
東北解放前,依自然水撒播水稻,包括日本開拓團在內,皆是“漫撒籽”,60年代后,稻田秋翻,70年代后,農業機械作業,稻田秋翻、秋耙、直播、條播,湯原縣1980年水稻發展278161畝,比解放前增長三倍多,產量增長五倍多,湯原縣屬松花江沖擊平原,地勢較平坦,土質黑土肥沃,水源充沛,三十年平均氣溫3.6℃,降水總量524.1毫米,無霜期130.5天,年日照時數2511小時,有效積溫2100℃,平均積溫2521℃。地處中溫地帶,夏季雨量較少,時有春旱秋澇發生。 糧食生產劃分三個分區,沿江平原種作區,在松花江北岸以及湯旺河下游南北,構成面積177.7萬畝,占縣屬面積的49%,包括引湯自流灌區、以及鶴立河、老龍崗水庫等水源輻射區,在農村體制改革之后,出現了旱改水熱潮,凡可旱改水地塊均改種水稻,1989年大型灌站水路疏竣投入70萬元,維修抽水站35處,(抽水站198處)。組織和幫助農民集資打水田井253眼,1990年全縣實現灌溉面積43.32萬畝,水稻龍粳8號、空育131普及率超過95%,1998年良種繁殖進入市場化,水稻插秧面積逐年擴大,用種量逐年減少,引進東農9788(v10)品系20公頃,沙沙泥品種333公頃,空育131品種1667公頃,縣內自繁種子560噸左右。中部為丘陵雜糧區、北部為山地經濟作物區,全年積溫累計1800--2100℃為第一積溫區,1800--2000℃為第二積溫區,1700--1800℃為第三積溫區。農村改革實行土地承包,現代農業技術普遍得到推廣,作物新品種、栽培新技術、耕作新模式,科技的魔力結出累累碩果。全縣大力實施良種良法推廣行動,科技園區建設行動,科技體系完善行動,農民素質提升行動,科技的春風化作綿綿細雨,已經滲入湯原農業的各個層面。香蘭水稻良種場在原場長韓大莊同志率領下,組織科研團隊,推進繁育推一體化,提升種業自主創新能力,推進種業科研成果轉移轉化權益分配種業建設工程,培育和推廣適應機械化生產、優質高產多抗廣適新品種,加快主要糧食作物新一輪品種更新換代,全縣有苗頭品系48個,主要有墾稻25、龍粳48、墾稻27、龍樺1號、2號、田友3號、4號、原豐1號、3號、5號等。繁育水稻九個品種,即龍粳31、46、52、53、 4298品種,生產種子450噸,繁育墾稻10、11品種,生產種子100噸,繁育綏粳4號、16號品種,生產種子100噸,最多年份繁育種子900多噸,除此之外,歷年承擔省市農業種子科研部門水稻新品種試驗,主要有龍交112937、龍生06014、龍豐09291、龍粳3047、鴻源30、龍粳125、4748、綏粳306、蓮匯3861等66個實驗品種,提供實驗數據。依照本縣不同的自然條件和特點,2021年選育成豐源2號、2023年豐源8號(審定證書黑審稻2021-1-0183通告13號、2023(0150)通告14號)、兩個被審定的適宜在黑龍江省第三積溫帶區域種植新品種,韓大莊和他的團隊為龍江種業的發展,貢獻出一份赤誠的心。
三、不忘初心,立志種業終身不悔。
韓大莊,1950年4月28日生,1970年轉業到撫遠東安農場,1974年因懂些農業知識,選擇到湯原縣香蘭水稻良種繁育場工作,從事水稻良種繁育技術試驗收集整理,1984年任副場長,1984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1年任場長(副科級),2010年7月退休,他所在良種場現在是全省第四區水稻良種試驗點之一。
他退休之后,一邊照顧病人,一邊帶領他的團隊,繼續水稻良種的試驗、示范、推廣工作,他的兩個兒子子繼父業,于2010年成立起黑龍江省綠豐源種業有限公司,年經營水稻良種50多噸,經過多年的辛勤耕耘,他和綠豐源公司終于取得了累累碩果,贏得了種子業界的廣泛贊譽。
(作者系湯原縣老科協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