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菜共生是一種新型的復合體系,它把水產養殖與無土栽培這兩種不同的農業生產技術結合起來,通過巧妙的生態設計,達到科學的協同共生,從而實現“養魚不換水而無水質憂患,種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長”的生態共生效應。在農村,池塘的魚菜共生模式形成了水上田園,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形成了一道風景線;在都市,這項技術又是如何體現都市農業生產的特色和風貌的?
“魚菜共生”模式以其可持續、循環型、無污染、無公害、零排放的特點,實現了動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間的生態平衡,成為現代農業的推廣模式。
這項技術能夠實現在都市里養魚不用換水,種菜不用土和肥。魚池里的水經水循環系統流進種植槽,魚的排泄物和餌料殘渣經微生物分解,轉化為蔬菜生長所需的營養成分;蔬菜將養分吸收完畢,凈化后的水再次回到魚池中,形成‘魚肥水—菜凈水—水養魚’的生態循環系統,既節約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益,這是一種多么理想的生產模式。如今,這樣的“魚菜共生”模式,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在都市農業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大棚魚菜共生模式
大棚魚菜共生模式是一種最常見的模式。魚和蔬菜相互配合唱起了“雙簧”——魚池中的水過濾后作為“營養液”提供給蔬菜,被蔬菜吸收過濾后的“清泉”又流回魚池供魚生長,實現了既安全又健康的效果。
大棚也是生物多樣性的世界,棚上有蜜蜂飛舞、水中有魚自由游弋,地里的水果、蔬菜色彩繽紛,還有土里勤勞的蚯蚓。它們各自扮演著自己的角色,各司其職。蜜蜂忙著授粉、蚯蚓忙著松土,而魚兒們擔當起蔬菜質量檢驗員的職責,由于在養魚池里不能使用化肥和農藥,因此生產出來的蔬菜是有機蔬菜,并且品質提升也帶來價格提高。據了解,立體栽培模式增加了13.4%的大棚蔬菜種植面積,蔬菜年產量相比傳統種植模式增加了4茬,棚內養魚年收入也可觀。在增收的同時,還大大節省了種菜、養魚的耗水量,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與科普教育結合的魚菜共生模式
農業觀光是一種新型農業發展方式,而魚菜共生技術提供了新的發展渠道,郊區的養殖戶可以把“魚菜共生”打造為農業觀光旅游新賣點,吸引城鄉消費者前來觀光、購物。“魚菜共生”產業的延伸拓展不僅有生態餐廳、采摘,還有科普,包括魚菜共生原理和技術的普及和推廣,讓更多消費者認識魚菜共生技術種養的魚類和蔬菜,也可以成為學生們的勞動教育基地。魚菜共生示范園是集生態農業和休閑旅游于一體的綜合性智慧農業示范工程。這種休閑農業模式,能夠讓周邊市民和外地旅客體驗不一樣的生態農業風情,感受別具一格的田園風光。
在這種都市觀光型的“魚菜共生”模式中,可以形成“特色農業+觀光旅游+果蔬采摘+私人訂制”的多元化魚菜衍生服務,把農場經營模式和市場需求點結合發展,積極拓展旅游產業發展空間。天然綠色的果蔬種植和高密度的立體水產養殖,更容易獲得游客的青睞。
與“魚菜共生”相關的都市農業還有科普體驗型和親子活動型,未來魚菜共生將在多元化的道路上,不斷拓寬產業上下游,實現在商業模式上的創新。
走向現代化、智能化的魚菜共生系統
隨著魚菜共生養殖模式的發展,更多的新技術不斷融入其中,并創造出更加經濟、環保和智能的模式。比如大家都知道的農光互補,一般是上面發電,下面種草種菜。而魚菜共生,加上光伏,就是上面發電,下面種菜,再下面還養魚。電站通過合理設計布局,利用棚外空間,植入百果園、香草園、花卉藝雕等項目,開放研學體驗,發展休閑觀光產業。
通過建設新型智能溫室大棚,在大棚頂部鋪設光伏組件發電,既能提供清潔能源,又能滿足現代設施農業種養條件。養魚的水經過植物根系的吸收凈化,再將水重新注入魚池,從而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這種智能種養方式既能實現零排放、零污染、零重金屬、零農殘、零抗生素“五個零”,又能大幅提高蔬菜品質和產量,為市民提供綠色健康的農產品。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物聯網、傳感器和自動化技術也進入了新型魚菜共生生態養殖系統的構建當中。養殖戶根據自身種植植物和養殖魚類的特點來研發集成性計算機控制系統,配備智能化設施,進一步提升魚菜共生技術的智能化水平。智能化管理系統可實時監測水質及微生物、藻類的生長情況;可以利用計算機智能控制系統進行智能投喂,科學控制魚類餌料投喂量;可以實現自動化噴水和水質調控,通過水質檢測及時發現魚類潛在的病蟲害風險,科學控制光照時間,全面促進魚菜共生技術向智能化轉型,降低勞動力投入,提升養殖戶收入。
發展魚菜共生的都市農業有什么優點?
一是節約能源。魚菜共生系統不用換水,唯一的消耗就是自然蒸發和作物吸收,一般傳統種養殖模式的補水率往往在50%,而魚菜共生模式僅需要5%,相較傳統方式省水95%。
二是節約土地。魚菜共生高密度養魚,高密度種植,一樣的面積既有蔬菜產出還有水產品產出,特別是立體栽培模式能夠顯著增加大棚蔬菜的產量。
三是低碳環保。傳統養魚的尾水排放都是巨大的污染源,魚菜共生系統不使用化石能源,唯一的能源需求就是電力,系統將魚的排泄物經過物理過濾和生物過濾“兩道關”,轉化為種菜的“營養液”,實現“0排放”的漁業養殖新模式。
四是不受季節和氣候限制。魚菜共生模式可循環持續,一年四季都能生產。
五是省人工。魚菜共生屬于無土栽培,無重體力勞動,不跟土壤打交道,系統半自動化運行,特別節省人工,隨著國家農業人力資源日益短缺,魚菜共生的省人工優勢會日益凸顯。
“魚菜共生”模式可以是大規模的生產和展示模式,也可以是小規模的房前屋后,甚至陽臺的景觀加食用。目前,無論是都市還是鄉村,魚菜共生技術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各地政府、科研單位和科技社會服務機構正在積極扶持“魚菜共生”產業的發展,為從業人員提供技術支持,打造智能化養殖監測系統和自動化采摘系統,優選養殖品種規范養殖技術,嚴格控制病蟲害;積極推動生態觀光旅游,推廣健康、優質的魚菜共生技術生產的蔬菜和魚類,在開辟信息化、多元化銷售渠道等方面提升了科技含量,同時提升了種植和養殖的經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