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治理工作 外賣騎手如何敢出手能出手愿出手?
新聞1+1丨外賣騎手,如何敢出手?能出手?愿出手?
穿梭在街巷中,他們不僅是快遞員、外賣員,他們還是急救員和食品安全監督員?!笆煜さ哪吧恕闭兩砦覀兩磉叺摹昂脦褪帧?,并成為城市當中基層治理的新生力量。
他們為什么一專多能,又怎么參與基層治理,《新聞 1+1》本期節目為您帶來分析解讀。
下水救起落水者、冒雨清除路障、幫助撲滅火情……這些每天穿行于大街小巷的外賣騎手或快遞員,他們見義勇為的行為已屢見不鮮?,F在,他們正扮演著越來越多的角色,服務于他們穿行的社區樓宇。
如何為騎手助人提供專業賦能?
當快遞員、外賣員需要面對應急救護,該如何通過系統培訓,讓他們真正掌握技能、安全施助?
上海市徐匯區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 王?。阂娏x勇為固然需要勇氣,但涉及城市安全和應急救援等任務時,更需要專業的技能支撐。目前我們正在推進“應急救援能力提升計劃”,就是希望通過專業培訓來強化騎手這方面的能力。
要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其實需要投入不少時間——必須完成四小時的線上理論學習、四小時的線下實操培訓,并通過最終考核才能獲得認證。
很多外賣員都自發利用個人時間積極參與這項培訓。我們之所以組織這類培訓,一是希望騎手掌握應急救援技能,在工作中更好地保護自己、應對突發狀況;二是希望他們在服務途中遇到他人需要救助時,能夠科學、有效地伸出援手,同時避免因專業技能不熟練造成意外損傷或法律風險。
如何讓騎手敢為善行按下“暫停鍵”?
當應急救援成為騎手的“新兼職”,一個現實難題隨之而來:他們的主業要求分秒必爭,哪怕慢一兩分鐘都可能面臨投訴。如何能讓騎手放心地為助人而停下腳步?
上海市徐匯區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 王?。哼@需要三方面共同努力。首先,騎手群體的整體素質近年來顯著提升。大專及以上學歷的騎手占比已從2021年的15%上升至2025年的25%。他們對職業的追求不再局限于收入,更包含著對社會認同感和自我價值實現的渴望。
其次,平臺的支持至關重要。外賣平臺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對因見義勇為、應急救援導致的訂單延誤給予免責,并授予助人騎手“榮譽騎士”等稱號,樹立榜樣。
第三,我們正積極探索創新模式。例如采用靈活培訓方式,將課程送進企業,方便騎手高效參與。同時建立精神與物質并重的獎勵機制:比如提供“建設者管理者之家”優先入住權、商圈企業優惠服務、社區食堂免費暖心餐等實實在在的激勵,讓騎手在參與社會治理中獲得更多獲得感,形成良性循環。
2023年,全國總工會發布的第九次全國職工隊伍狀況調查顯示,我國外賣騎手數量為1300萬人。如今,全國各地很多社區正通過機制創新,把數量龐大的外賣小哥納入基層治理新格局。
騎手在基層治理工作中發揮什么作用?
當前,越來越多的城市正將快遞員、外賣員納入基層治理與應急體系,成為不可或缺的補充力量。這一趨勢背后有何深意?他們在基層治理工作當中究竟能發揮什么樣的作用?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 馬亮:外賣騎手、快遞員這類生活服務配送人員,實際上是我們城市治理和基層治理中一股鮮活的力量。這支隊伍規模較大、覆蓋面廣,并且具備高度的靈活性和機動性。他們終日走街串巷,用自己的腳步丈量城市,織就了一張深入城市肌理的生活服務網絡,觸角延伸至社區的家家戶戶。這種獨特的潛力,意味著他們能夠為基層治理提供極為有力的支持。
另一方面,當前基層治理仍面臨人員不足、負擔重、事務千頭萬緒等挑戰。所以我們需要這樣一支力量來提供必要的補充與支持。這些外賣騎手和快遞員深入社區,就等于為基層治理增添了“眼睛”,讓我們多了一種發現問題、提供支撐的可能性。他們能夠完成許多補位性工作,覆蓋以往治理中看不到、管不到的區域,最終助力實現真正無死角的基層治理。
社區與城市該如何回饋騎手?
當騎手為我們提供了超出配送的“增值服務”,我們該如何回饋他們?社區與城市又應如何行動,構建互惠共贏的機制?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 馬亮:當外賣騎手和快遞員為我們提供了便利服務,社會也應建立一種互惠互利的機制,實現真正的雙贏與共贏。
從居民個人而言,應將他們視為社區的一份子,給予基本的禮貌與尊重。
對社區來說,應打破封閉式管理的隔閡,向他們開放大門,方便其出入社區和樓宇開展工作,并借此延伸社區服務。此外社區還可提供休息站、充電設施等便利服務,讓騎手在服務社區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來自社區的溫暖回饋。
從城市層面,更應系統性考量他們的公共服務需求,例如公寓的提供、落戶積分、配套生活設施以及子女教育等支持,通過一攬子考慮為他們提供可能性。
【編輯:劉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