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5日訊 今晚7點,《問政山東》欄目進行第192期直播,本期問政東營市。
對于廣大中小企業來說,成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之后能提升企業的公信力,得到更多合作機會,幫助企業迅速發展。最近,東營的一些企業向我們反映,他們在申報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時遇到了困難。
劉先生是東營市一家電子材料生產企業的管理人員,這家企業主要生產高純銅棒、高純銅線和高純銅靶材等材料并在2024年成為了一級專精特新企業。劉先生告訴記者,企業今年在申報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時遇到了一些困難。
劉先生介紹,準確數據拿不到,自證材料不會組織,這是申報過程中的兩大難點。劉先生打開工信部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平臺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請表,向記者進行了演示。
劉先生說:“我們沒有相應的能借鑒的東西,包括所屬產業鏈、是否在產業鏈關鍵領域實現補短板填空白等,都需要工信部門給我們做輔導。”
同樣在為申報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愁的,還有東營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企業負責人王先生表示:“像研究領域已獲得成果及應用情況說明,在滿足300字的文字要求時,我們可能刪減了很多技術突出點。”
這兩家企業的管理人員都表示,申請成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之后,他們企業才有機會成長為制造業單項冠軍,駛入新的賽道。今年5月19日,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了《關于做好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和復核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市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積極開展政策宣傳解讀,廣泛動員企業申報;要加大服務力度,組織力量為申請企業提供全覆蓋的免費咨詢輔導服務。那么,企業在申報中遇到的問題,東營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能幫忙解決嗎?
工作人員是這么說的:“企業數量很多,目前已經有400多家,而且行業面非常廣。我們人員有限,部分企業會進行逐個輔導。但是每一家都跑到,的確是難度比較大一些。”
針對片中反映的問題,在問政現場,東營市委常委、副市長何憲卓表示:“企業有所呼,政府有所應。從剛才這個短片來看,我們在服務企業最后一公里方面,還存在著‘腸梗阻’現象。下一步,我們要盡快篩選一批信譽比較好、業務比較精、依法依規設立的第三方服務機構,對有這種申報訴求的中小微企業一對一地進行精準指導。第二方面,把線上服務平臺進一步完善內容、簡化流程,做到簡單易行、好操作。這樣,通過線上線下的共同努力,為企業提供更為精準、更為高效的服務,打通服務企業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