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免费视频,欧美性xxxxx极品少妇,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

全部

科普“雙碳”知識 賦能綠色未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江海碳中和科普宣講團走進中小學

來源: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作者:孫偉

2025-05-30 19:50:05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30日訊 在平陰一中的報告廳里,同學們正在品嘗海藻制成的一款速食產品“魔幻晶粉”,并直呼:“酸辣可口,又很硬核。”在這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江海碳中和科普宣講團正為同學們進行“雙碳”知識科普宣講。

在國家發布“雙碳”戰略五周年之時,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發起成立江海碳中和科普宣講團,依托學校深厚的能源學科底蘊,深入中小學開展系列特色鮮明、形式生動的科普活動。

目前,宣講團組建了由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孫金聲院士領銜的33名科普人員隊伍,包括高校教師、企業專家、大學生等。除我校師生外,宣講團成員還來自山東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長江大學、青島職業技術學院、青島濱海學院、明月海藻集團、澳柯瑪、青島貝殼博物館、青島海洋地質調查所、青島自然碳匯研究院等10家單位,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工程學院張衛東教授擔任宣講團團長。

在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和六一兒童節到來之際,江海碳中和科普宣講團正活躍在科普一線,點亮孩子們心中的綠色科技之光。

2025年5月,宣講團率先走進平陰第一中學和青島西海岸新區第二實驗小學,通過沉浸式互動點燃青少年對碳中和的興趣。 

在平陰一中,張衛東教授以“碳中和與科技創新”為題開啟了宣講。張教授以美味的“魔幻晶粉”開場,重點介紹“核武科普老人”魏世杰創作的科普作品所體現的家國情懷;以“碳中和巴氏鮮牛奶”為例,講解碳中和食品的內涵與生產過程,傳遞了“為地球中和一度電”的公益理念。在現場視頻連線環節,石油工業訓練中心馬少華老師遠程為同學們展示了學校的“硬核”科技:AI機器人、金屬激光切割機、3D打印、雙向式海洋波浪能發電平臺等,為中學生打開了一扇通往能源科技與智能制造的大門,激發了他們對我校的濃厚興趣。

“我不僅嘗到了這種獨特的晶粉,還認識到海洋生物資源的廣泛用途,也了解了中國石油大學的優勢專業和前沿科技。我將來想嘗試一些科普創作,希望也能為傳遞碳達峰碳中和理念做點貢獻。”平陰一中科創班學生史蘭朵說道。

在青島西海岸新區第二實驗小學本部,科普則化作了“看得見”的實驗。

大一學生、宣講團成員蘇鑫以《神奇的藻類》為題,帶領小學生們探索微藻的奧秘。現場演示的“超聲波破壁”技術讓孩子們親眼目睹了藻類如何被“擠”出油,學習如何通過優化藻種選育、改良培養條件等創新手段來提高生物原油產量的科學方法。大二學生、宣講團成員鄧晶則以《海藻酸鈉:大海的神奇禮物》為題向學生們展示了海藻酸鈉這一海洋衍生物的廣泛應用,讓學生們驚嘆于海洋資源神奇的功能價值。

這些生動宣講的背后,是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堅實支撐。《石油工業與碳中和》課程,經過四年的教改探索,引導學生經過創作化學習,產出科普作品,并從中挑選優秀作品入選宣講團課程。

為豐富宣講內容,宣講團還特別推出線上公益研學課程《碳達峰碳中和》,全景式展示碳中和相關場館資源,引導學員針對感興趣的場館開展研學,跟著“兩彈一星”功勛魏世杰老人學習碳中和科普作品創作。作為兩門課程的負責人,張衛東教授表示:“我們的宣講服務于國家‘雙碳’戰略,是為了讓碳中和相關的課程走出高校,走進公眾視野,讓更多人了解‘雙碳’知識。”

在全國科技活動周期間,江海碳中和科普宣講團將開展多場科普宣講活動,組織高校老師前往青島二中、東營一中、珠江路小學等中小學開展宣講,組織大學生前往明月海藻科技館、青島貝殼博物館等科普館開展研學。今年暑假,宣講團還將面向高中生舉辦碳中和科普研學,并派出宣講小分隊為邊遠鄉村學生科普“雙碳”知識。


閃電新聞記者 孫偉  通訊員 魏旭潔 報道

[責任編輯:孫偉 陳銀 徐紅梅 郭常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