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暨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廣西南寧拉開帷幕,60個國家約3200家企業參展。這場以“數智賦能發展,創新引領未來”為主題,含“AI”量高、含“商”量高、含“新”量高、含“金”量高的盛會,不僅是亞太區域經濟合作的重要平臺,也是中國與東盟國家維護多邊貿易、構建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向世界傳遞出團結協作、共促發展的強烈信號。
2021年,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友好“五大家園”,為中國東盟合作指明前進方向。如今,中國與東盟已經成為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的區域合作典范。數據是最有力的證明。今年1月至8月,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額達到6867.8億美元,同比增長8.6%。截至今年7月,中國與東盟累計雙向投資超過4500億美元。免簽政策效應顯著,今年1月至8月,雙方人員往來超2500萬人次,同比增長11.2%,實現了“硬聯通”、“軟聯通”與“心聯通”的同步深化。
“講稿就在我的眼鏡里,大家看不到,我能看到。”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剛在開幕式上給大家帶來了一副智能眼鏡,這是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合作中心的一個最新成果。本屆東博會以“數智賦能”為亮點,1萬平方米的人工智能專館和新質生產力專館,見證著中國和東盟相關雙邊協議的落地,也描繪著雙邊跨境產業鏈升級的藍圖。通過東博會平臺,中國與周邊國家“實時分享”高科技發展成果、提供包容性AI普惠計劃,為區域高質量合作增添了想象力。
東博會人氣有多高?看看它的“周邊”就知道。在本屆東博會舉辦兩個月前,被媒體親切地稱為“A超”的“AI賦能千行百業超級聯賽”就已經火了,從廣西南寧到泰國曼谷、馬來西亞吉隆坡,中國與東盟各國的AI企業代表共話合作新路徑。而與東博會開幕同期,中國—東盟建設部長圓桌會、中國—東盟氣象合作論壇等高層次會議也正在召開,從實現氣象數據的“秒級傳輸”,到攜手推進“好房子”建設和城鄉歷史文化保護,通過東博會及其“洐生平臺”,中國與東盟“南寧渠道”的內涵在不斷拓展。
中國與東盟的合作有多緊密?合作成果最有說服力。十多年來,雙方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持續走向深入,中國與老撾、柬埔寨等8個東盟國家就構建雙邊命運共同體達成共識或簽署相關文件,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等新興領域成為雙方合作新的增長點。同時,中老鐵路、雅萬高鐵等標志性互聯互通工程,讓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更趨緊密。中國與東盟國家同屬全球南方,雙方對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以及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與東南亞國家現代化的目標,在擴大開放和推動更高質量合作的過程中同頻共振。
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對全球產供鏈造成持續沖擊之時,東博會的舉辦為世界樹立了多邊合作、開放包容和互利共贏的樣板。尤其這個樣板出現在經濟總量巨大、增長活力最強的亞太地區,對多邊治理和經濟全球化進程是一種鼓舞。作為東博會的重點活動之一,東盟—中日韓產業鏈供應鏈對接大會將于9月18日在南寧啟幕,將有效地推動中日韓與東盟資源產業互補,保障供應鏈安全,為區域經濟一體化注入新活力。
中國與東盟合作的亮眼成績單,正是雙方關系作為“亞太區域合作中最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的最佳印證。正值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全面完成之際,本屆東博會以數智賦能中國—東盟合作新未來,將成為雙邊高質量合作的一個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