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久久毛片-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首頁> 觀點中國>

應對共同挑戰,中日韓應加快簽署自貿協定

2025-08-27 08:40

來源:環球時報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字體:

中日韓三國作為亞洲至關重要的經濟體,面對共同挑戰,最大選項是盡快簽署中日韓自貿協定。為什么?主要基于三點判斷:一是推進以自由貿易為主線的區域經濟一體化,不僅是全球地緣政治格局變化的戰略選擇,也是地緣經濟格局演變趨勢下的務實之舉。二是以簽署自貿協定形成中日韓經貿合作新格局,將成為應對共同挑戰下“劃時代”的最大選項。三是中日韓自貿協定將促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由全球最大向更高水平自貿區升級,也將為全球經濟注入重要的確定性。

首先,面對共同挑戰,中日韓自貿協定關乎三國未來10-20年的發展前景,關乎區域與全球經濟的發展格局。

第一,中日韓經貿合作處于“不進則退”的關鍵節點。今年6月,筆者在首爾召開的“2025 NEAR韓中日首爾進程”會議發言中提出這個判斷。從現實情況看,美國主導的經濟全球化已經終結,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成為美國中長期政策的主流。特朗普政府采取“雙邊談判、單邊施壓”策略,嚴重違反WTO最基本原則,致使全球經濟有可能再陷叢林法則,碎片化風險大幅升級,并對中日韓經貿合作帶來重大干擾。

從內部看,中日韓三國經貿依賴度下降態勢明顯。例如,2021-2024年間,中日韓三國區域內貿易規模從約8500億美元降至約7370億美元,下降13.5%;區域內貿易依存度從19.4%下滑至16.5%,明顯低于歐盟(65.7%)和北美(40.1%)的水平,也低于亞洲平均水平(56.3%)。

第二,應對共同挑戰,中日韓加快自貿協定談判是明智之舉。10年前,我們與歐盟智庫研討中歐自貿區可行性時,歐盟有意愿提出打造中歐經貿的“明日絲路”;筆者提出,如不抓住有利時機盡快簽署中歐自貿協定,“明日絲路”就會成為“明日黃花”。從后來現實情況看,不幸言中。

東北亞更是如此。從歷史經驗看,地區局勢越是緊張動蕩,中日韓越需要建立緊密、穩定的合作關系。避免今天的中日韓自貿協定成為“明日黃花”,需要三國領導人直面區域共同挑戰,適應全球經濟大趨勢,以戰略思維作出簽署中日韓自貿協定的戰略決策。

第三,中日韓自貿協定的簽署將為區域大市場的形成、為全球經濟注入重要的確定性。2023年,中日韓三國GDP之和占全球總量的24%,三國間貿易額約占全球的20%,三國貢獻了亞洲經濟增量的70%和全球經濟增量的36%。面對全球變局,中日韓若達成自貿協定,不僅是保障自身發展利益的現實選擇,更是維護區域產供鏈安全穩定和自由貿易秩序的關鍵之舉。相反,如果三國在對美談判中被“逐個突破”,必將加大區域市場與全球市場的碎片化程度。

目前,中日韓三國企業、東盟等區域內經濟體,對中日韓簽署自貿協定抱有相當大的期待。中日韓自貿協定若達成,將推動區域巨大經濟貿易潛力的釋放,并擴大“中日韓+”的重大市場效應。研究測算,中日韓自貿協定達成將為三國GDP帶來0.3%-1.1%的增量。

其次,面對共同挑戰,中日韓盡快完成自貿協定談判是有條件的,關鍵是適應經濟發展大趨勢,實現服務貿易項下自由貿易的重要突破。

服務貿易開始成為中日韓三國經貿合作的重中之重。中日韓作為亞洲主要經濟體,不僅成為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而且三國服務貿易合作的潛力巨大。例如,2023年中國服務進出口總額達9331.2億美元,同比增長4.9%;日本和韓國的服務貿易總額分別為4326.51億美元和2704億美元;三國合計服務貿易總額已超過1.63萬億美元,占亞太地區服務貿易總量的比重持續提升。

與此同時,服務貿易是中日韓自由貿易的突出短板。2023年,中日、中韓服務貿易額占各自雙邊貿易額的比重均不足8%,明顯低于全球24%左右的水平。未來,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中日韓合作,不僅將形成三國經貿合作的最大增長點,也將成為RCEP服務貿易規則升級與制度協同的穩定支點。

中日韓共同推進新興服務貿易發展,將形成區域自由貿易的重要引擎。比如,數字服務已成為中日韓三國服務業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2023年,中國數字服務進出口總額達3666億美元,同比增長3.5%;中國數字服務出口占全球的4.9%,相比2019年上升1.6個百分點。中日韓三國在跨境數據處理、數字醫療、金融科技、智能制造服務等領域互補性顯著,可以依托現有合作機制,探索建立跨境數據流動便利化通道、數字平臺標準互認機制,并在數字醫療、智慧城市、數字文旅等領域設立合作試點項目。關鍵在于三國服務貿易領域的市場開放、規則對接、標準互認等方面盡快達成一致。

服務貿易已成為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的重點與難點。從實際看,擴大服務貿易開放是中日韓三國的共同任務。經合組織(OECD)的測算表明,韓國服務貿易的外資準入限制指數高于OECD平均水平80%;日本的服務貿易限制性指數與OECD平均水平大致相當,但仍是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等主要發達國家的兩倍。從中國來看,制造業市場已完全放開,但服務業市場開放還有很大空間。以服務型消費為例,若到2035年,中國城鄉居民服務型消費占消費支出比重由2024年的46.1%提升至55%左右,將新增40萬億元左右的消費需求。

盡管中日韓三國在制造業領域的競爭性有所增強,但服務貿易領域的互補性也在持續增大。一方面,中國正處于服務型消費的升級之中,14億多人服務消費增長空間巨大;同時,中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迅速,對引入先進生產性服務業的需求持續加大;另一方面,日韓在演藝、醫美、健康、高科技等領域有多方面的優勢,與中國市場形成互補效應。今年6月份筆者帶團赴韓國調研,了解到韓國對華的訴求主要在于演藝、醫美等服務領域。隨著中國推出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的重要舉措,三國間服務貿易的潛在互補性將轉變成現實增長動力。為此,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需要盡快消除服務貿易領域的分歧,達成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高水平的中日韓自由貿易安排。

再次,面對共同挑戰,中日韓盡快簽署自貿協定將為打造區域大市場、推動RCEP從1.0向2.0的升級發揮引領作用。

一是以自由貿易為主線的區域經濟一體化開始成為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載體,這個特點在未來5-10年會更加突出。當前,面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挑戰,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提速,區域貿易協定(RTA)數量激增。例如,截至2025年6月,全球區域貿易協定從2000年的99個迅速增長至619個,其中已生效375個。

RCEP難以滿足中日韓經貿合作的實際需求。例如,2025年,在RCEP框架下中日韓三國間的商品“零關稅”覆蓋率僅為40%左右。中日、日韓之間最終需利用20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實現83%-88%的“零關稅”覆蓋率,關稅減讓承諾也低于90%的RCEP整體水平。主動適應區域經濟一體化大趨勢,中日韓需要在RCEP基礎上形成更高水平的經貿合作規則。

二是RCEP正處于從“規模最大”的1.0向“水平更高”的2.0升級的重要節點。RCEP自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實施以來,開始成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新引擎。例如,2011-2023年,RCEP區域服務貿易總進口額從8700億美元增長至超過1.5萬億美元;服務貿易總出口額從7600億美元增長至超過1.3萬億美元。當前,RCEP正處于從“規模最大”向“水平更高”升級的關鍵時期。中日韓三國在區域內貿易額約占區域內貿易總額的55%,部分高技術制造品貿易RCEP市場占有率約為70%。可以說,中日韓在推動RCEP走向2.0進程中將發揮重要作用。以此,加快形成以“小多邊”引領“大多邊”、“大多邊”帶動“小多邊”的“RCEP+”效應。

三是以中日韓自貿協定簽署助力打造RCEP區域統一大市場。2024年,中日韓經濟規模達到24.64萬億美元,相當于美國的84.43%,占全球的22.13%,占RCEP區域的80.43%。未來10-15年,中國的消費結構、產業結構、貿易結構等領域的經濟結構轉型蘊藏著巨大的市場空間,將為推進中日韓經貿合作注入重要動力,也將為打造RCEP區域統一大市場注入重要動力。比如,過去10年,東盟與中日韓貿易規模從約7270億美元增長至1.13萬億美元,增長約56%;同期中日韓對東盟的外商直接投資從350.7億美元增至444.4億美元,增幅26.6%。中日韓自貿協定一旦簽署,在數字經濟、知識產權、競爭政策等領域實施高水平經貿規則,可以為RCEP升級與實施提供規則、制度、市場支持,帶動建設區域統一大市場,并將成為大變局下全球經濟的突出亮點。(作者是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