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一”放假期間,我陪幾個外地回來的同學參觀了富錦市抗日戰爭紀念館。紀念館是2015年九月十八日開館的。它的籌建者是富錦市文聯副主席楊豐萍。
富錦抗日戰爭紀念館坐落于富錦市第三中學北校區,建筑面積600平方米。紀念館設兩個展廳,8部分內容,共展出圖片368幅,174件實物和兩個塑像。這些展品都是由楊豐萍提供的。這些展品揭示了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宣揚了富錦地區共產黨人,抗聯將士和人民群眾不屈不撓、奮勇抗爭的業績。自開館以來,已接待本市和外市縣前來參觀的人數達萬余人。參觀的人無不感慨萬千,一致認為館藏內容豐富、直觀,給人留下印象深刻。這個館建的好,是一個非常好的   愛國教育基地。籌建抗日戰爭紀念館是楊豐萍多年的夙愿。                             楊豐萍告訴我:富錦是中國東北門戶,軍事要塞。日軍1932年6月侵占富錦以后,為實現長期霸占中國之目的,把富錦作為反蘇防蘇“第二國境防線”,在富錦屯集重兵。有關東軍六一三和七七五部隊,有偽軍靖安師四個團及江上軍一個團,日偽軍共計4830人。日軍在五頂山、南崗、沿江等地修筑大量軍事設施碉堡和飛機場等。富錦被日軍占領長達十三年之久,富錦人民在日軍的刺刀下,過著水深火的生活。富錦地區的共產黨人,抗聯戰士和人民群眾奮起反抗,在這一地區進行大小戰役戰斗百余次,涌現出張進思、呂慶芳、李景蔭、常隆基等一批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經濟建設的發展,日軍遺存的工事、日軍駐地的設施會越來越少,經歷抗日戰爭時期的老人越來越少。所以,有必要用攝影圖片和收集實物等形式,保留這些抗日戰爭的痕跡,為后人保留抗戰文化這些精神財富。于是他從1995年開始,同富錦文化管理所管理員陸自強一起,自費對日軍遺留的軍事設施進行考察、測量、拍照,對富錦境內250多處日軍軍事設施和居住 設施進行編號、歸納成冊,建立檔案,他通過市委、市政府同意,在全市公開征集抗戰文物,建常隆基紀念館。常隆基紀念館的籌建,為建抗日戰爭紀念館打下了基礎。
楊豐萍還告訴我,這些展品中有他爺爺,父親提供的炮彈箱子、子彈殼、槍剌、軍用飯盒等。由此可見建抗日戰爭紀念館也是老一輩人的心愿。
2015年春,楊豐萍把籌建抗日戰爭紀念館的想法,反映給市委宣傳部領導,得到了大力支持。
解說員向我反映說,黑龍江省史學家魏國忠參觀后說:“富錦市抗日戰爭紀念館,館藏圖片、實物豐富,是其他各市縣都比不上的。”并向楊老師鞠了三個躬說:“豐萍,你辛苦了。你為后人積累了抗聯文化的精神財富,我代表黑龍江史學界人士向您表示感謝。”建三江史學愛好者李丕顯送一幅書法作品:守望抗聯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筆者參觀后也心潮澎湃,被所展示的抗聯文化所感動,被楊豐萍老師為弘揚抗聯文化作出的奉獻所感動,于是寫了此文。
沙棘 供稿
201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