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實現鄉村“五個振興”奮斗目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時代的客觀要求。城鄉融合發展的本質是為了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是中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解決好“三農”問題的新方略,體現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階段特色和現時需要,展現了中央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決心和魄力。
人才是鄉村振興的第一資源,也就是說我們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人,都需要有人才,鄉村振興更是如此,尤其是當前在我國大多數鄉村都處在低水平發展中,資源貧乏,文化落后,技術短缺,更有的地方人們思想觀念陳舊,不思進取。特別是一個時期以來,相當一部分鄉村人員大量外流,造成空殼村,老弱殘村,嚴重地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近日,我們到湯原縣香蘭鎮慶豐村,新建村和湯原縣鶴立鎮紅偉水稻研究所進行科普培訓,他們那里的發展變化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更加證明了鄉村振興人才是第一資源的道理。
湯原縣香蘭鎮慶豐村是一個純水田村,靠近湯旺河,水資源豐富。全村有6495畝耕地,276戶。2016年人均收入9200元。
幾年的時間慶豐由一個后進村變成先進村,就是得益于由以村黨支部書記初志國帶領的村黨支部,村委會一幫子人努力拼搏而取得的。2015年,慶豐村在初志國的帶領下,創立了慶豐水稻種植合作社,村里有168戶村民以土地入股。同年,合作社用社員的融資和銀行貸款,把400畝崗坡地改造成水田。從而使慶豐由水旱兼作村變為純水田村。經過兩年多的奮斗,慶豐水稻種植合作社資產由創建之初的10萬,迅速增加到300多萬元。由于合作社的機械化程度較高,合作社3200畝水稻田只需12個人管理作業,其余股東改做它業,又另增加收入。殘老的貧困戶有穩定的收益。由于初志國的業績突出,2016年被授予黑龍江省優秀黨支部書記稱號。
湯原縣香蘭鎮新建村位于湯原縣與伊春市浩良河鎮的交界處,是以旱田為主的村。全村729戶,2737人,在湯原縣來說也是一個較大的村。以前要說新建是大破村一點不為過,人員懶散,生活貧困,是一個花錢靠貸款,吃糧返銷,生活靠救濟的三靠村。在過去一段時間這個村曾有個“雁過拔毛”的綽號。由于從佳木斯,湯原去伊春必須經過新建村,因而有極少數村民就在這兒打起了歪主意,他們手持勾桿,繩子等工具躲在暗處,見拉物資的汽車一過,立刻沖向前,勾桿繩索一齊拋出,把車上拉的東西拽下來,抬的抬,扛的扛,揚長而去。可以說只要在進了新建村,幾乎沒有漏掉的。
現在新建村徹底改變了面貌。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人們的精神面貌也有了極大的改變,人人辛勤勞作,戶戶有致富項目,文明家庭,文明人比比皆是。2016年全村人均收入9800元。夕日的一個“臟亂差”的貧困村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新建村的變化,我們看到的是因為這個村有以陳玉林為黨支部書記的領導的結果。
湯原縣鶴立鎮新安村的職業農民金紅偉和他所建立的紅偉水稻研究所的發展歷程,則從另一個側面表明了,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職業農民方面人才的重要性。
金紅偉家住湯原縣鶴立鎮新安村,高中畢業后就在家從事水稻種植。他勤奮好學,吃苦耐勞,始終對水稻種子培育默默工作著。十年前縣科協領導去他那里考察時,發現了他,并且建議他建立水稻研究所。專門從事水稻種子的引進,選育和推廣。十年來,他從最初在自家的45畝承包田上小打小鬧,發展到現在有1500畝種子田的“公司+農戶”的聯合體。他的公司吸納了兩個鄉鎮200多戶。他先后培育推廣了30多個適合于寒地栽培,品質優良,產量高的良種。深受當地稻農的歡迎,他的成果受到黑龍江省相關部門和科研院所的認可。本人也被晉為高級農藝師。
2016年金紅偉和農戶總收益500萬元,自己收入50萬元。更為叫人贊嘆的是,他不但自己發展了,還帶動了周邊25戶村民脫困。
許許多多事實告訴我們,人才的作用是致關重要的,往往是用好一個人就會打贏一場戰爭,就會使事業得到發展,就會給人民群眾帶來福。
上述三個事例看來幅射面,影響力都不大,可以說是我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點點滴滴,但它從不同角度告訴我們,人才是鄉村振興的第一資源。
那么,我們怎樣才能來培育,踐行人才這個第一資源呢?怎樣才能選好人才,留好人才,用好人才呢?
1、政策的支撐。
政策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保證。在現今農村人才流失和大量缺乏人才的情況下,制定和出臺相應的政策尤為重要。思想政治工作和組織紀律約束很重要,但并不能替代政策。政策是貫徹執行黨的方針路線的保證,是實施的手段,有了好的政策才能調動人們的積極性。激勵人們進取的斗志。要用政策吸引人才,到艱苦困難地方去工作。
目前,在農村實行的“老三位”由國家“開支”,退休后給補貼,鄉村教師和公務員工資待遇予以傾斜,同時,對鄉村干部和“派駐”人員在提拔使用方面予以照顧,對鄉村振興戰略有貢獻的人和單位,企業實行獎勵等,無疑都極大的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2、資金的助力
在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城市與鄉村一體聯動,把鄉村發展納入其中時,在資金使用時要有目的往鄉村傾斜,助力鄉村振興。在鄉村振興人才培養,扶助上要舍得花錢,提高他們的思想覺悟和勞動技能,對他們的事業大力扶持,資金予以支持,變輸血為造血。
3、培養使用的傾斜
據調查,現今黑龍江在外讀書學成人員,絕大多數不回本地了。這樣說,不是人家就不好,在外地也是為國家做貢獻,相對來說這就是造成了本地人才的流失和稀缺。為此,首先,要加大力度,培養出不走的人才,使他不想走,不能走;其次,要給人才展示創造適于生存和發展的環境,還是家鄉好,不愿走;第三,全方位,多層次進行培養;第四,在人才培養選拔上要破除“家族”“圈圈的”“家天下”陋習。堅持黨的用人標準,能者上,無能者下。給人才成長創造條件。
4、輿論宣傳的導向
人們常說我們已經進入了信息社會。信息對社會每個成員都是須臾不能離開的。因而在實施鄉村振興的戰略中要充分發揮輿論導向的作用,使鄉村振興戰略深入人心,使為鄉村振興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和事深入人心,樹正風,造聲勢,宣傳和引導人們注意“三農”,關心“三農”,關于鄉村振興人才作用的發揮。引導人才為鄉村振興做貢獻。
                           (作者系湯原縣老科協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