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區老科協馮鎮江
    2016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破解“三農”發展新難題,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促進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由此,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重點任務。
    長期以來,我國農業尤其是糧食等大宗農產品生產,主要是以產量目標為主,努力增加農產品社會供應量和安全保障程度。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對農產品的消費需求結構已經產生了顯著變化,早已不是滿足夠吃、吃飽問題,而是要吃好、講品質、講安全、講養生。由此導致一方面出現大量農產品過剩滯銷,另一方面對農業上的許多新興需求卻得不到滿足,這種供需雙方結構性的扭曲已經成為阻礙農業發展的突發問題和矛盾。如果不對農業的供給側進行結構的適應性改變和調整,不僅不能實現農業資源的高效優化配置,導致資源浪費,也無法解決供需之間的不對接問題,無法實現農業增長的消費需求拉動,因此把發展現代農業的著力點聚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項非常及時正確的戰略決策。
    2015年,我國糧食產量達12400多億斤,實現“十二連增”。但與此同時,糧食庫存量、進口量同樣出現增長局面,暴露出糧食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時間的明顯矛盾。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指出,糧食連續增產,為穩定物價、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保障,但也面臨庫存大幅增加,市場價格下跌等問題。
    如何破解?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
    這三大任務既是著眼于解決當下農業出現的一些困難和問題,也內含了農業長遠發展的改革路徑。
    一、去庫存。農業的“去庫存”主要是針對我國糧食常年高位攀升,有明顯的“生產過剩”癥狀,糧價卻居高不下,許多農產品加工企業轉而尋求進口農產品或是其他替代品,造成國庫中的農產品堆積如山,新糧難儲陳糧難出的局面。這主要是由于我們長期施行的農產品收購補貼政策著重于農產品產量的安全保障,使生產者對市場需求變化的依賴弱化,生產與市場脫節,導致產品積壓,寶貴的資源和環境遭受損耗浪費。這需要我們科學調整農產品價格政策和農業補貼政策,引導農業依據市場變化合理調整產品結構、生產結構和區域結構。從長遠來講,農業的“去庫存”需要充分尊重市場規律,圍繞市場需求進行生產,優化農業資源配置,著力改善農產品供求關系,擴大農產品有效供給。其重點有兩方面:一是適應城鄉居民食品結構消費升級需要,在提高和改善農產品品質上下功夫,如調整品種結構,實施標準化生產,采取限產栽培技術措施,開展品牌農業創建,創新營銷模式等。二是大力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把農業生產與農產品加工流通和休閑旅游融合起來,拓展新功能,培育新產品,創新新業態,延長農業價值鏈,滿足對農業的多功能消費需求。當前從產品上,主要是減少玉米,增加大豆種植。
    二、降成本。各級政府要從供給側的四大方面采取措施,一是直接將化肥、農藥和除草劑的使用量減下來,與此同時把使用農家有機肥增上去,借此將“三降”落到實處,政府要依據各鄉鎮村屯的實際去減增指標,通過“一減一增”降低農民種地成本。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出資設立資金,政府采用經濟和行政辦法加以管理,對因實行“一減一增”給農民帶來的勞務增加和產量下降而帶來的損失給予補償;同時,對于定額的增減量,各級政府,特別是鄉政府和村委會要實施嚴格的監督,減與增指標不達標者均給予經濟懲罰。二是政府對農用物資的化肥、農藥、除草劑、汽柴油實現定期的動態最高限價,倒逼生產企業降低生產成本,促使農用物資生產企業兼并重組,實現規模化,薄利多銷。三是政府要在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增效益上精準發力,首先開展降低農用物資生產企業成本行動,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業稅費負擔、社會保險費、企業財務成本、電力價格、物流成本等六類成本,且要周密部署,強化落實。四是通過發展適度規模經營,開展社會化服務等途徑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業效益和競爭力。
    三、補短板。農業短板有多方面,我只強調注重創新和改革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該更加注重創新和改革,科技創新能夠推出更優良的品種,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效率。要進行農業組織創新,一家一戶小規模的生產基礎要通過農業的社會化服務體系,通過土地耕地流轉集中實現多種形式的規模經營,降低農業成本,提高農業效率。
    要壯大基層農技推廣隊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離不開科技創新,而科技創新離不開各級農業科技推廣人員的努力。
    我國農業依然以小農經濟的小生產為主體,務農人員數量多,文化層次較低,農作物品種和工藝措施較為單一。因此,農技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技術優勢。但是,目前基層農技推廣隊伍存在編制不足、在編不在崗、在崗不專業、補充人員難等問題。從推廣體系層面來看,鄉鎮一級仍然是短板,難以滿足廣大農民對于技術的需求。”
    建議在高等農林院校中,實施完全免費農業教育,換屆并爭取解決農林院校生的供需矛盾,政府也要為農林院校定向免費生提供或指定就業去向,引導他們到區、鄉、鎮等農業一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