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草在线社区www韩国,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訪問佳木斯市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網站
全站搜索:
當前位置: 首頁 > 系統廣角
農村人居環境治理與農民主體性
2019/11/7 12:59:47

韓永貴

 

激發和調動農民的主體性,這是在農村人居環境治理乃至于全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根據有關文件精神,聯系我省、我市實際,淺談其重要性、必要性和建議。

一、農民主體性內涵及其在農村人居環境治理中的文件、理論和實踐依據

1、農民主體性概念與具體體現

主體性是指人在實踐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能力、作用、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動、能動、自由,有目的行為和特性。農民的主體性是指農民作為一個群體在社會實踐中自覺性、自主性、能動性的地位、作用、能力和特征。農民在農村人居環境治理中主體性的具體體現包括從制定規劃、實施建設、維護管理、監督監管整個過程中的主人地位、主角作用、主動參與并充分發揮在行動上的自覺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中國農民在當代,不再是一個簡單階級、階層概念,而是個廣泛的職業概念,它泛指在戶籍管理上的全部農村人口。這個群體包括:目前留守在農村生產生活的散戶農民、農民專業生產合作社、家庭農場的農民,包括外出務工但仍在農村戶籍上的人員,還包括農村基層黨組織、村委會和群團組織的成員。所以,所謂農民在農村人居環境中的主體性,是指整個農民群體的主體性,而不只是留守在農村的農民。發揮農民主體性作用要廣義激發、全面調動。

2、農民主體性的文件、理論和實踐依據

為什么要在農村人居環境治理中堅持農民主體性?

第一,農民主體性是基本原則和基本方針。2014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第三項就是“堅持農民主體地位”。2018年中央1號文件《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指出,在實施過程中要堅持七項基本原則,其中第三項是“堅持農民主體性”。2019年中央1號文件《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指出,在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實踐中,把“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列為“基本方針”之一。查閱了包括我省在內的各省有關文件,都毫不例外地強調農民主體性。20188月佳木斯市委辦、政府辦《關于印發〈佳木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2018-2019)〉的通知》有四項基本原則,其中第三項是“政府主導、村民主體”的原則。2019年佳木斯市委辦、政府辦《關于印發〈佳木斯市創建美麗宜居鄉村示范工程行動方案〉的通知》,同樣提出了“堅持政府主導、群眾支持、社會各界和工商資本廣泛參與”的原則。

以上可見,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文件,無論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具體工作,還是整個鄉村振興大戰略的實施,都必須堅持、發揮、調動農民主體性這個基本原則、基本方針。說明了從宏觀設計的高度規定和要求農民主體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二,農民主體性是馬克思主義根本原理和根本工作路線。首先,唯物辯證法和歷史唯物論認為,事物內部矛盾(內因)是事物自身運動的源泉、動力和根據,外部矛盾(外因)只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人民群眾是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創造者,是歷史發展和變革的真正動力。農民是人居環境改善和整治的內生動力,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是外因,只有激活這個主體,目標和任務才能實現。農民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及變革的主體、主角、主力軍,他們不主動、不積極、不參與是可笑的、可悲的,甚至是荒唐的一場空忙。其次,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經濟學指出,在生產力諸要素中,人,即勞動者是最核心、最活躍的要素。在現代社會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指勞動資料、對象、管理等諸要素有科技含量,但這些要素最終是靠科技武裝起來的勞動者來實現人獲得生存發展這個能力和所要達到目的。農民是農村人居環境建設這項生產活動中物質承擔者、實施者,他們不發揮主體作用是不可思議的。科學社會主義告訴我們,工人階級和人民群眾解放事業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任何組織和力量都不能恩賜和包辦代替的。農村人居環境的整治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場“三農”的解放運動。黨的領導、政府主導是關鍵和保障,社會參與是重要條件,但這三者都不能包辦、代替農民主體地位和作用。否則只會產生等、靠、要等消極現象。最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以人民利益為中心、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發揮群眾的首創精神是我們黨的宗旨和根本工作路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目的是為農民為謀福利,實施的全過程必須以農民為主體,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聰明才智。在為了誰、依靠誰,誰來做這個根本問題上出現偏差,不僅違背了黨的宗旨和工作路線,而且也不可能取得成效,即使有成效,也不可能維持、鞏固和發展。

[FS:PAGE]

第三,農民主體性是成功的做法和經驗。

2003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通過調研、頂層設計,提出并開展了“千村示范,萬村整治”這一農村人居環境工程建設大行動。十幾年來取得了偉大成績,為全國樹立了榜樣,獲得了世界性榮譽。2013年,浙江省桐廬縣榮獲“中國最美縣”稱號,20189月浙江省“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榮獲聯合國頒發的“地球衛士”獎。浙江的成功做法和經驗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始終堅持農民主體性。20193月中央辦公廳、國務辦公廳轉發了《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改委關于深入學習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作經驗,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報告》,總結概括了浙江工作經驗有七條,其中最后一條是“始終堅持強化政府引導作用,調動農民主體和市場主體力量”,“注重發動群眾、依靠群眾,激發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實踐證明,凡是充分發揮和調動農民主體性好的地方,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以及全部鄉村振興工程見效就快、成果就大。

二、當前農民主體不足和缺乏的表現與原因

自全國范圍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特別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各地都十分注重發揮和調動農民的主體性,廣大農民都擁護、支持、感謝、感恩黨和政府這項工作的開展,熱切期盼農村人居環境早日改善,過上幸福、美麗、舒適的日子。但卻普遍存在著農民主體性不足和缺乏的現象,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不足或缺乏的表現。

第一,思想觀念。一些農民缺乏主人翁意識,認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政府,上級領導部門的事,與己無關;缺乏主動意識,少有積極性、創造性、消極、等、靠、要;缺乏環境、環衛意識,只重個人、家庭衛生,忽視環境整治和環境衛生。

第二,行為表現。在日常生活中,亂推雜物,亂扔垃圾,家禽、牲畜糞便、污水隨意性等比較普遍;有相當多的農民群眾不關心政府環境整治的規劃,不主動參與實施行動,存在著“政府干,群眾看”的現象。在實施中,少數人不顧大局,涉及到自家利益,斤斤計較,行動遲緩,甚至阻礙。

第三,維護管理。人居環境初步整治后,仍然有一些群眾不注意環境的保護和維持,仍然亂堆亂放,綠化樹、路燈等景觀和設施時有被破壞,相當多農民對不良現象,不聞不問,不與糾正和斗爭。

以上諸現象,造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組織難、實施難、維護難、管理難。

2、產生諸現象的原因

第一、農民階級局限性農民作為農村的主人、農業生產和經營的主力,黨和國家的主要依靠力量,中國最廣大的階級階層群體,固有很多優點:吃苦耐勞、自強不息、熱愛黨和國家、擁護社會主義。自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農業合作化運動,特別是農業農村改革開放以來,廣大農民的科學意識、市場意識、競爭意識、協作意識和生產經營能力有很大的增強和提高。目前,雖然現代化農業生產方式的應用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的興起,但小農戶仍然是我國農村的普遍的基本的生產方式和生活單位。小生產帶來的目光短淺,政治上缺乏獨立性、組織性、紀律性,參與社會生活缺乏積極性、創造性依然存在。這是造成一些農民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缺乏積極主動的階級固有原因。

第二,歷史習慣風俗養成在漫長艱苦的生活里,農民階級特別是貧苦農民形成了生產上艱苦奮斗,生活上勤儉持家的美德。但艱苦的生產環境和生活狀態,迫使他們大多數人顧不上環境整治和美化。一些特別落后的地方出現臟、亂、差環境是很自然的、不可避免的事情。于是久而久之就養成了不關注人居環境好壞的習慣。就我省而言,更具有歷史性和特殊性。黑龍江省人口、文化結構是移民社會、移民文化。古代社會,物產豐富、地廣人稀,女真等原住民以游牧、漁獵為生,根本不注重人居環境。近代社會,大量勞苦人群從關內遷徙北大荒,闖關東。“闖關東精神”、“北大荒精神”優點是勇于開拓、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缺點是生產粗放、經營粗放,于是養成了生活方式也粗放的習慣和風俗。這種“大荒片”生活方式表現在人居環境上是隨地亂堆亂放、不講究衛生、甚至大小便無固定場所、房側屋后隨意方便。這些歷史不良習俗造成了對農民人居環境的忽視性、隨意性,對整治缺乏主體性、自主性。

[FS:PAGE]

第三,農村現狀制約當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農民主體性發揮最大的限制是農村“少人化”,相當數量的農村進城務工,產生了大量的“空心村”。留守者,婦兒老弱,有人形容比喻為“386199部隊”。據統計,我省農村有1/3以上的青壯勞力外出打工,我市貧困縣較多,情況更嚴重,有的村屯1/2農戶常年不在家,鄉鎮村屯有¼農戶在縣城買樓或租房陪讀。他們之中的有些人農忙季節在農村生產、生活,一年以上時間不在本村居住,農閑季節有些農村路上很少看見人。這種進城務工,日益“城鎮化”現象確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但卻造成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民少人參與、無力參與的困難。一些人甚至懷疑“空心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必要性,建議適當并村后再進行。目前農村現狀是組織發動農民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主體性缺乏的最重要原因,也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甚至是整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最大難題。

第四,組織領導不力。農民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主體性發揮調動不夠的關鍵原因是一些農村基層組織不力和鄉鎮以上領導機關、部門包辦太多。目前我市所屬縣(市)區一些農村基層黨組織和村委會領導班子、組織不力,甚至不作為。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很少,甚至不開村民代表大會,村民沒有規劃和行動的知情權、管理權和監督權。有的村基層組織領導在縣城居住,成了“走讀式”干部,有的甚至黨的支委會都在縣里召開。這種工作方式怎能發揮農民主體性,怎能組織農民參與多項活動。一些農村婦女、民兵、青年團等群體組織帶頭作用,發動作用也不夠。鄉鎮以上領導機關和部門在實施農村各項工作包括精準扶貧、鄉村振興中存在著發動組織群眾難,包辦代替省事的做法,致使養成或“慢成”農民依賴性。如有一個村的貧困戶在冬天下雪后,打電話讓包村工作隊來清雪和掃垃圾。事例是個別,但卻說明主體性缺乏到何等程度。各縣(市)區存在派駐工作隊的村屯人居環境整治“吃偏食”現象,因而造成其它村屯農民不滿和怨氣。更有的村屯兩委班子不能極主動爭取,消極等待,嚴重影響了農民主體性的發揮。

綜上所述,農民階級局限性,使他們缺乏主體性;歷史原因,造成很少養成主體性;目前農村現狀,無法發揮主體性;一些基層組織不作為或包辦代替障礙了農民主體性。

三、激發和調動農民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的思考和建議

如何激發和調動農民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的主體性,基于調研、認真思考,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宣傳教育,喚起提升農民主體性。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場攻堅性、系統性、持久性的建設,是一場移風易俗的運動。因此需要大力廣泛深入開展宣傳。在宣傳中不僅要講清它的意義、目標、任務、實施步驟和方法,還要講清堅持農民主體性這一基本原則、基本方針和基本經驗。通過它傳喚起、啟迪廣大農民的主人翁意識、責任意識,提高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關注度、參與度。農民作為農業現代化主角,需要對他們進行經常性的教育和培訓。馬克思主義認為,工人階級不可能自發地產生階級覺悟,必須通過理論學習和“灌輸”,才能從“自在”的階級轉變為“自為”的階級。何況農民這個歷史上與小生產相聯系的群體。毛澤東主席曾說過:“嚴重的問題是教育農民”。這個理論觀點今天仍然適用。農業現代化、鄉村振興歸根到底是人的現代化,是農民的文明、人才、能力的振興。針對目前農民的思想實際,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重點要進行社會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大局觀念、環衛觀念以及能力、技術的教育和培訓。在宣傳教育中采取多種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叫響:“環境整治、人人有責”、“我是主力軍,我是建設者”、“我建設、我分享、我維護、我管理、我監督”等口號。

第二、“三治”結合,養成規范農民主體性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僅是村容村貌,基礎設施等物質文明的硬件建設,而且也是一場包括法治在內精神文明軟件建設。堅持自治、德治、法治“三治”并用,就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精神文明建設的管理好方式,也是發揮和約束農民主體性的好辦法。自治,就是農民自我約束,通過自治牢固樹立環衛觀念,提高覺悟,明確什么可為,什么不可為;德治就是遵守公共道德,弘揚正氣,移風易俗,養成優良的衛生習慣和風氣;法治就是通過村規民約,公共衛生條例,治安條例等約束批評、處罰不良和違法行為。通過“三治”結合并用重點提高農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提高的自覺性,使廣大農民追求科學、健康、文明、和諧的生活方式,增強榮譽感、提高幸福感、獲得感。

[FS:PAGE]

第三,典型示范,引領激勵農民主體性

浙江、上海等地的經驗啟示我們,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典型示范非常重要和有效。我們要在全部實施過程中開展、培養、總結、表彰示范縣(市)區、示范鄉鎮、示范村、示范戶(十佳文明戶,衛生、德孝、和諧家庭等),還應對那些人居環境整治的先進集體、先進個人進行表彰、獎勵。對那些積極投工、投錢、投物以工代賑的農戶、專業合作社、種養植大戶進行表彰,還要動員鼓勵外出打工人員為家鄉人居環境改善作出貢獻者予以表彰。也有必要把有功人員載入村史、鄉史、縣史光榮冊、功德碑。更要發揮農村黨員、黨的積極分子、團員的帶頭示范引領作用,使他們成為人居環境整治的先鋒、能手,做整治發展的帶頭人、新風示范人、和諧引領人、群眾貼心人。成為人居環境整治的榜樣,從而引領和激勵廣大農民參加各項建設活動。

第四,加強領導,組織調動農民主體性。

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霧月十八日》一文中把法國小農比喻為“口袋里的一個一個馬鈴薯”,以形容他們分散孤立,難以形成全國聯系、形成政治組織、形成為階級。恩格斯指出:“歷史運動是群眾的事業,決定歷史發展的是行動著的普通群眾”。毛澤東主席更是明確號召必須把農民“組織起來”。如何“行動著”、“組織起來”?關鍵靠黨、靠政府、靠各級各類組織。無論鄉村振興、還是人居環境整治,組織起來,并達到組織化程度是最重要,最必要、最迫切的問題。首先,農村黨的基層組織,村委會要真正擔起直接領導指揮責任。組織全村農民都積極、主動參與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活動中來。其次,婦女、民兵、共青團,還有村民自己組建的理事會等群團組織,學校、鄉村企業等單位也要發揮各自特點、優勢,組織動員其成員,采取各種方式積極加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隊伍,并做出應有的貢獻。老科協,特別是鄉村兩級老科協要為人居環境整治出謀劃策,提供專業技術和人才支持。最后,鄉鎮以上的黨政機關和有關部門更要在整治實施中充分發揮作用,調動農民的主體性、自覺性、積極性、創造性,并把發動、動員、組織貫穿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各環節、各步驟、全過程的始終。

 

(作者系佳木斯市老科協人文分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