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草在线社区www韩国,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訪問佳木斯市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網站
全站搜索:
當前位置: 首頁 > 系統廣角
農業生產新型經營主體問題研究
2018/12/25 10:17:38

張樹文

 

黨的十九大以來,隨著我國農業農村經濟建設的不斷深入,以農業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企業為代表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迅猛發展,顯示出強大的生機與活力,已經成為發展現代農業的核心主體和推進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樺南作為佳木斯地區的農業大縣,依托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資源優勢,積極培育各類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按照專業大戶引領、股份合作社示范、龍頭企業拉動的經營主體構建思路,高起點、高站位,在培育各類專業大戶的同時,先后打造了孫斌開發集團、圣潔農業、華騰生物菌、龍興產業園等農業經營主體。截至目前,全縣已注冊的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1733個,家庭農場286家,市級以上產業化龍頭企業30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5家,市級24家。在全縣形成了東林西稻、南瓜北畜、中部蔬菜的產業布局。

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社會績效凸顯

在樺南,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雖然尚屬發展階段,但卻煥發出勃勃生機,社會績效凸顯。

1、廣泛吸納人才,普及應用科學技術,給農業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孫斌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產、加、銷一條龍,科研、培訓、技術服務一體化的國家級龍頭企業。在發展的進程中,始終把科技放在第一位,以省寒地水稻科研所為依托,由老教授徐一戎等6位專家組成18人的科研團隊,采用先進的分子育種技術,成功選育出樺南的當家品種——雜交稻樺優1號和鴻源15號,保持了樺南孫斌系列大米的獨特口感和品質優勢。此外,在科技推廣應用中,還把水稻生產全過程的系列技術規范傳授給所屬合作社的3884戶農民,系統地提高了廣大稻農的規范化、科學化種植水平。同時還把無人機作業技術應用到水稻田間管理中,增加了水稻生產全程中的科技應用含量。

圣潔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三產”融合的省級龍頭農業企業。創辦中著眼于搶占人才高地,立足于發展優質高效農業,應用水肥精準灌施技術、網絡追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生產有機鴨稻、漁稻米,逐步完善“三產”深度融合的全產業鏈示范的現代農業模式。

石頭河子鎮農民徐相海領辦的黑木耳生產專業合作社,雖然地處偏遠山區,但小企業能夠做出大文章。經過反復實驗攻關,成功掌握了液體菌種培育技術,縮短了培育周期,節約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產品質量,取得了較好的收益。

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科技是關鍵。廣納賢才,科技領軍,推廣應用生產經營新技術,使樺南農業科技含量陡增,在向綠色有機農業發展的進程中出現了飛躍。

2、廣泛吸收勞力,輻射帶動農戶,給農民脫貧致富找到了好門路。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農戶輻射帶動作用與日俱增。調研數據顯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尤其是龍頭企業,在廣泛吸收勞力,帶動農民脫貧致富中,起到了巨大的拉動作用。

華騰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4月,是一家集食用菌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民營企業。項目總投資2.3億元,占地40萬平方米。已投產大棚200棟,采摘黑木耳雇工300人,平均每天支出3萬元,全年用工支出300萬元;菌種生產用工150人,年支出工資400萬元,全年用工支出總計700萬元。

孟家崗鎮群英村是全縣規模最大的黑木耳生產基地,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經輻射到全縣7鄉鎮38個村,帶動農戶487戶。僅群英村木耳生產一項雇用工就達11萬個,人工費1350萬元,為貧困農民脫貧致富創造了巨大的利益空間。

樺南縣龍興生態園是一家“三產”融合型田園綜合體,運用“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現代化新型農業模式經營,吸納150多個農民在這里打工,月平均工資在3000元左右。

隨著新型經營主體的不斷發展,將有越來越多的農民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3、廣辟營銷渠道,叫響特色品牌,給農企挺進高端市場架起了橋梁。

樺南注重新型經營主體人才隊伍建設。一是發現鄉土人才,發揮其專長,創造條件,帶動輻射全縣;二是強化培訓提高,把農產品營銷作為培育農村新經濟增長點的有力抓手,培養了一批市場、會營銷的職業經濟能

[FS:PAGE]

李忠民,57歲,土生土長樺南人。他潛心研究14年,開發出營養代餐粉四大系列、一百多個產品,獲國家專利三項。他眼光敏銳、視野開闊,以自己獨特的營銷方式,把生產在樺南黑土地上的小雜糧、中草藥餐品打入了國內外高端市場,他的健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不但沒花國家一分錢,而且2016——2017年度還向國家納稅1.3億元。李忠民的執著創業、勇闖市場精神受到了國家和省、市領導的充分肯定,被譽為“黑土地飛出的金鳳凰”。

段淑霞,46歲,普通農家婦女,市場綽號段大俠。20歲時闖市場。活絡的頭腦、豐厚的市場經驗積累,她瞄準了干菜業,先后自籌資金40多萬元買了機器設備,主打美國豆角“架豆王”干菜,帶動全縣大戶10戶,小戶超百戶,面積近千畝。她的“大俠干菜”品牌特亮,足不出戶,坐家銷售,供不應求。年賺多少錢不知道,只知她每年雇工支出就達40多萬元。愁的是規模小、貨源不足;加大投資又找不到合作伙伴;爭取縣、鎮支持,政策一時難以落實到位,眼看商機擦肩而過,手足無措。

市場對特色農產品的認知靠品牌,打造品牌不僅靠質量,也要靠營銷。樺南有中國“南瓜之鄉、白瓜子之鄉、紫蘇之鄉”地標3個;國家認證的綠標 14 個,正式有機標4個,轉換有機標10個。叫響品牌,走向市場,在營銷體系建設中抓住了能人銷售隊伍建設這一關鍵,加之各種媒介推動,取得了明顯成效。

二、新型經營主體面臨的問題及原因

隨著國家各項政策落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勢頭強勁,有力地推動了全縣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在由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跨越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但也應該看到,在其成長的過程中,面臨的問題還很多。既有普遍存在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發展中的個性。

一是科技人才緊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培育新型經營主體,人才是關鍵。在調查中我們了解到,即便是受到國家和省、市肯定的龍頭企業,人才短缺的問題也比較突出。沒有高薪進不來,待遇不好留不下;企業花血本自己培養,幾年后翅膀硬了都遠走高飛,根本用不上。至于中小企業、專業合作社中的科技人才更是鳳毛麟角。由于不懂技術,只能憑經驗、摸索干。如養殖的禽、畜一死幾十頭、上百只,這種現象并不鮮見。

   二是經營資金匱乏。目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普遍存在資金短缺問題,特別是經營規模較大的農業企業更為突出,少則幾十萬,多則上百萬。有的連當年正常購買生產資料的資金都拿不出來;有的企業已經出現支付不起農戶土地租金的問題;有的流動資金短缺,連零用雇工當日工資都難以支付。

三是風險保障空位。新型經營主體規模比較大、投入高,面臨更大的自然風險、市場風險和質量安全風險。現在我們的保險保障水平還遠不適應。如,十幾戶農民自籌資金20萬元建大棚10棟,正當蔬菜生產旺季,一場大風過后所剩無幾,不但喪失了再生產能力,而且還欠了債。

四是配套設施滯后。新型主體需要集中連片的農田,需要水、電、路基礎設施配套到位,對與企業生產規模相匹配的晾曬烘干設施、加工存儲設施的需求都比較大,要求更迫切。如果僅僅靠新型經營主體的自身投入難度很大,需要政府的支持。

五是項目定位不準。創建新型經營主體,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從相關部門公布登記的數字看,農民專業合作社與事實上符合條件的差距太大。但有的為了多爭取國家政策性扶持資金,而不切實際地擴大產業規模;有的盲目跟風,明明不具備條件,也七拼八湊蠻干,從而導致大起大落,坑了國家、害了群眾、毀了自己,社會反響強烈。

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國家基礎設施配套設、綜合改革實施、社會化服務不到位造成的。但,黨委和政府在組織和管理、平臺作用發揮等方面的問題也不能忽視。

三、新型經營主體培育的幾點建議

20176月份,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加快構建政策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意見》,首次明確了扶持政策框架,并從財稅政策、金融信貸、保險支持、人才引進等六方面提出了含金量頗高的舉措,為農村新型經營主體成長提供了保證。

[FS:PAGE]

1、大力發展社會化服務

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是為農業生產提供社會化服務的成套的農業經濟組織形式。按照中央意見,未來國家將加快培育新型服務主體,積極發展多元化多層次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扶持一批代耕代種、代收代儲、病蟲統防統治、肥料統配統施等服務組織,提供全程社會化服務。在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縣,扶持1萬個設施裝備先進、服務能力強的新型服務組織。我們要牢牢抓住上級政策機遇,積極爭取相關支持,圍繞農機作業、節水灌溉、統防統治、集中育秧、烘干倉儲、加工貯藏、冷凍保鮮、流通運輸等環節開展社會化服務,帶動農戶發展適度規模經營,解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無力辦、也辦不好的問題。

2、大力發展有機品牌農業。

綠色、有機是品牌效益農業的方向和目標。但由于有機農業投入高、資金需求量大,特別是人工三遍除草雇工難、薪酬當日支付,流動資金少無濟于事,一般經營主體根本無法承受。其他類型企業也是如此,象華騰食用菌那樣的大額雇工支出,如果不是實力雄厚的招商引資企業,其他本土企業是很難做到的。因此,一要加大資金投入,保證在生產經營中不卡殼斷檔;二要創新食品檢測手段,讓大眾看得見、嘗得著,方便應用,解決有機糧食賣出難的問題,保證中、小農業企業的良性發展,走出綠色向有機發展的瓶頸。

3、大力開展農業大災保險。

幾年來,國家一直在做農業大災保險試點工作,實施三大糧食作物農業保險試點,推動保障水平覆蓋全部生產成本。現在只是覆蓋了直接的物化成本,遠水解不了近渴,在落地實施不盡人意。

借助農業部將繼續在糧食主產省開展適度規模經營農戶大災保險試點,調整部分財政救災資金予以支持,提高保險覆蓋面和理賠標準的有利契機,力爭在落實農業保險保額覆蓋直接物化成本的同時,創新“基本險+附加險”產品,實現主要糧食作物保障水平涵蓋地租成本和勞動力成本。還要出臺落實地方特色優勢農產品保險的中央財政以獎代補政策,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吃上定心丸、撐起保護傘。

4、深化辦社辦企制度改革。

面對辦社辦企浪潮,要建立健全風險管控機制,做到申報容易審批嚴,出口容易進口難。尤其是在國家政策性大額投資項目上,要嚴格把關,規范審核,管控風險。把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履職擔責等前期工作做細做實,防止弄虛作假及其它人為干預,給國家和農民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盡快啟動土地流轉平臺,相關職能部門同時聚焦發力,多措并舉、因村施策,妥善解決土地流轉中的弊端。利用轉包、出租、轉讓、入股等方式發展合作生產,以利于新型經營主體成長。

 

(作者系樺南縣老科協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