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草在线社区www韩国,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訪問佳木斯市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網站
全站搜索:
當前位置: 首頁 > 系統廣角
深化配套改革 打破制度瓶頸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
2017/12/13 9:43:20

----富錦市農業供給側改革與實踐的啟示

 

楊德林

 

富錦市位于三江平原腹地,市域面積占三江平原面積的十三分之一;市屬耕地570萬畝,農民人均耕地20畝,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0倍;土壤有機制平均含量5.2,遠高于全國一級耕地標準。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市,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縣、全國生態農業示范縣,獲得12次“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榮譽,有“全國水稻第一縣”、“中國大豆之鄉”、“中國東比大米之鄉”美譽。2016年,糧食總產達到47億斤,糧食總產躍居黑龍江省第一位,糧食商品率連續多年超過90,為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應有貢獻。

我國農業的經濟基礎是公有制下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適合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規模經營,隨著現代農業的不斷發展進步,農業生產力正朝著組織化、規?;?、科技化、農機化、水利化、信息化方向發展,這種發展趨勢正逐步對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形成挑戰。一方面作為農業經濟基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通過法律形式固定下來,保持長期不變;另一方面又要解放發展農業生產力,這就要求我們對農業的生產方式進行適度調整,農業改革勢在必行。2013年6月,國務院正式批復《黑龍江省“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作為全國農業農村改革試點,賦予了黑龍江省典型示范的責任和先行先試的機遇;2015年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在頂層設計上,為農業農村改革指明方向;今年的《一號文件》更是明確提出要“深入推進農村改革,增強農村發展內生動力”,把農業農村改革推向深入。富錦市作為“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核心區,始終堅持以改革為著力點,以創新為發力點,努力當好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先鋒,為全省乃至全國農業農村改革趟路子,攢經驗,通過“深化三項改革,完善一個鏈條”,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組織程度,降低農業風險,實現跨越發展。

一、明確權屬三權分置,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農業生產力的規?;?、組織化發展,要求將土地進行適度集中、規模經營,我們以落實土地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為重點,保護農民利益,規避市場風險,深入推進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進一步解放農業生產力,釋放農業發展活力。一是建立土地流轉平臺,創新規范機制。針對土地無序流轉,糾紛多、金融部門放貸無抓手等突出問題,在全省率先建成了市鎮村三級農村集體土地流轉綜合服務平臺,2015年又對平臺功能進行擴展,將集體林地、草原、漁場、建設用地及宅基地逐一登記,實現農村集體資產、國有土地及礦藏在一個平臺上交易。2016年將全市358.9萬畝集體土地信息全部錄入平臺,對流轉合同進行了及時登記備案與鑒證,為土地經營權貸款、動產抵押貸款,向金融部門出具相關手續,使農民“土地流轉不出村,生產融資不出鎮”。2016年,通過土地流轉平臺發布土地流轉信息3萬余條,流轉集體土地180萬畝,占比50;為1.5萬戶農戶辦理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鑒證,為土地規模經營、農民生產融資提供了規范、快捷的服務。二是推進土地確權發證,全新管理機制。土地確權登記和有序流轉是保護農民利益和提高農業效率的制度性安排,全面完成了83.32平方公里,398個村屯,6萬多宗地的村莊地籍調查工作,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證387宗、發證率52;農村宅基地登記發證56204宗地,宅基地登記發證率達到90以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已經完成241個行政村實測任務,占比90,實測土地面積395萬畝;正在對180個村220萬畝耕地進行數據及核對,已制作60個村、78萬畝耕地公示,為土地規模連片經營、入市融資打下了基礎。三是成立土地仲裁法庭,創新管控機制。為更加有效地規范、調解和管控涉及土地的糾紛矛盾,成立了土地仲裁法庭和土地協調辦公室,制定了《仲裁員辦案規范》,《仲裁庭庭審程序》等規范仲裁工作的規章制度,通過開展調查、調解、協調,從“根”上解決土地權屬糾紛等問題,2016年受理、調查矛盾糾紛16起,有效保證了農村社會穩定。

[FS:PAGE]

二、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深化農業生產方式改革

以家庭為單位的農業生產方式,勞動生產率低,生產成本高,妨礙了生產力進一步發展,降低了農業競爭力。富錦市以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重點,以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序為目標,推進生產關系的適度改革,解決分散經營無法與大市場有效銜接的矛盾,著力提高耕地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一是強化政策支持。土地流轉使農業生產經營規模、生產要素結合、管理方式等方面,都發生了新的變化,需要有一系列與之相適應的政策和管理辦法。富錦市出臺了《規模經營整村推進獎勵辦法》、《關于鼓勵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實施意見》,在土地流轉、金融保險、農技服務等九個方面對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業龍頭企業進行全力支持。各涉及扶持項目也都向土地流轉度高,規模經營好的合作社傾斜,為中永村、東北等57家合作社提供場庫棚建設、免息周轉、補貼、育秧基地水電路配套等資金2380余萬元。2016年,對信譽好合作社、大戶、家庭農場實行利率優惠,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放貸款5.5億元。二是突出示范引領。以40家星級示范社和20個示范家庭農場為帶動,引領合作社組織由服務型向企業化方向發展,由簡單分紅向風險共擔轉變。東北村水稻種植合作社2013年流轉了423戶,10858畝土地經營權,帶地入社社員由最初的24戶發展到2015年117戶。2014年每畝收益978元,比直接流轉的畝增收378元,比農戶自種的土地畝節約成本40元;2016年合作社取消了保底分紅,采取風險共擔的方式,按入社土地面積比例,對年終的盈余按照不低于60的標準進行分配,畝均比保底分紅增收80元。三是引入工商資本。以工商資本為引帶,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加速農業生產智能化、科技化、機械化進程,拓寬農產品流通渠道,促進農民持續增收。金瑪集團與5個水稻專業合作社簽訂5萬畝水稻訂單,專品種植綏梗14、綏粳4,由企業為合作社提供種子、資金、物質和技術指導,以每斤高于市場價格0.27元標準回收水稻,并按歐盟標準生產品牌大米,“無態國米”,面向全國中高端市場組織銷售,促進社員增收300萬元。象嶼集團通過提供生產資金、農資農機、技術指導、綜合服務等方式,與128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合作,經營面積達到50萬畝,以每斤高于市場價格0.02元的標準回收農產品,幫助基地實現節本增效1000余萬元。錦程菌業有限公司引領11個水稻集中育秧基地發展食用菌,企業負責生產菌棒和保底回收銷售產品,解決技術和市場問題,農民負責生產、管理等中間環節,進行全產業鏈式發展,2016年共生產800余萬支菌棒,帶動農民增收2000余萬元。幾年來,全市涌現出福祥村農機、東北村水稻、漂筏村玉米等一批機制健全、管理規范、運營有序、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家庭農場171戶,種養大戶3916戶,農民專業合作社1283戶(其中,專業從事水稻生產的家庭農場17戶,種植大戶1060戶,合作社468戶),帶動全市流轉面積達到260萬畝,規模經營面積的45.6和73.7,有效提高了農業生產的規?;?、組織化程度。

三、創新農村信貸產品,深化金融保險服務改革

生產規模的擴大意味著投入規模的擴大,農戶和新型經營主體既缺乏有效抵押物,又缺乏完善的信用評價體系,使得融資難成為制約現代農業發展的突出瓶頸。農村金融是現代農村經濟的核心,農村經濟發展的難點在金融,希望也在金融。一是創新金融產品。以土地經營權、去產、糧食預期收益權為抵押物,積極拓展金融服務范圍,擴大生產融資規模。支持郵儲銀行與佳木斯金成擔保公司合作,開展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市場監督管理局與金融部門合作,開展動產抵押貸款登記服務;信用社制定了《專業合作社貸款管理暫行辦法》,以合作社大型農機具、流轉土地經營權、糧食預期收益等動產為抵押標的物,開展動產抵押貸款服務,全市共投放涉農貸款16.19億元。其中,土地經營權抵押、土地預期收益抵押、動產抵押等新型貸款13.47億元,占比83。二是探索信用貸款。對合作社進行AAA級、AA級、A級和B級四級評定,對A級以上的給予貸款優先、額度優厚、利率優惠等政策支持。根據合作計生產周期和預計銷售時間等條件,結合合作社信用等級、擔保方式、貸款額度確定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18個月,貸款利率由9.15‰,優惠為8.73‰,有效降低合作社生產成本。三是互助保險試點。將國有投入、市級配套、農戶自交保險費有機結合,按照“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我發展”原則,在長安鎮漂筏村成立天億農業保險互助合作社,成員包括7個經營主體,112戶成員,投保面積2.4萬畝,現已完成前期準備工作,監管部門批復后即可組織實施。通過在押貸款和農業保險上搞創新,完善融資服務,降低了農民融資成本,提高了融資效率,推進了農村金融制度改革。

[FS:PAGE]

四、推動三產融合發展,著力完善農業產業鏈條

農業的健康發展必須是全產業鏈條的健康發展,需要龍頭牽動、產業帶動、市場拉動、效益驅動,需要縱向延伸產業鏈、價值鏈,通過完善服務,做強一產、做優二產、做活三產。一是做綠色食品產業園區,加速農業產業化進程。富錦綠色食品產業園是全省僅有的兩個省級綠色食品產業園,2016年被省政策批準升級為省級經濟開發區,實名黑龍江富錦經濟開發區。目前,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發展糧食、畜禽等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業,加快推動富錦市由“金色大糧倉”向“綠色大廚房”轉變。目前,共有象嶼金谷農產品有限公司、黑龍江金瑪農業有限公司、黑龍江純中純飲品有限公司、黑龍江綠谷酒業有限公司、黑龍江錦稻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25家農業產業龍頭企業入駐,2016年實現產值38億元,稅收 1.85億元,初步形成米、豆、肉、飲、酒、蔬六大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具有持續競爭力和產業支持力的農副產品加工體系已經初步形成。二是按照產業布局引進龍頭,推動產業鏈融合。針對大宗農產品引龍頭,近年來,富錦市水稻、玉米兩大作物種植面積一直雙雙穩定在200萬畝以上,富錦市瞄準省內外水稻、玉米深加工龍頭,定點招商、跟蹤招商,先后引進了錦稻集團60萬噸水稻加工項目和象嶼集團120萬噸玉米深加工項目,全部達產后,可消化掉全市50的水稻和90的玉米。針對高端農產品引龍頭,富錦市位于三江平原核心區,土質肥沃、生態優良,全市耕地已全面通過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擁有250萬畝國家級綠色食品生產基地,適合面向高端市場生產優質品牌農產品。我們引進了金瑪集團和中融華資有限公司。其中,金瑪集團的金瑪元態清香米、濕地清香米、農夫鮮米、元態國米等品牌大米全部銷往國內高端市場,為我市優質農產品品牌創建起到良好引導作用。針對特色農產品引龍頭,在繼續發展太平大蒜、華勝地瓜、沙崗馬鈴薯、茂盛小毛蔥、長安晚西瓜等經濟作物基礎上,引進了綏化連科粉業,發展馬鈴薯精深加工;引進了錦城菌業有限公司,發展棚室香菇,促進育秧基地二次利用。一家大企業帶動一條產業鏈,加速了產業發展進程。三是大力發展“互聯網十農業”,促進電子商務快速發展。“互聯網十”已經深入到從生產、加工到銷售的農業產業鏈各個環節,正在改造農業領域的上中下游產業。發展標準農業,積極推進農業物聯網建設,建成18個土壤肥力固定監測點,測上配方施肥面積超過400萬畝,建成33個水稻病蟲害實時測報點,基本實現水稻病蟲害防控全覆蓋;通過34個水稻智能催芽基地在為農民提供高質量芽種的同時,提升了農時標準;在科研所建成耕地地表經濟,地下淋溶兩個國家級監測點,為監測農業面積污染提供基礎數據。發展信息農業,在長安鎮永勝村現代農業水田萬畝展示區建成現代農業綜合信息服務中心,將現代信息技術與現代農業生產深度配合,通過農業信息采集系統和專家系統,在使整個展示區實現智能化管理的同時,下傳信息服務于全市農業生產,上傳信息為上級部門指揮指導全市農業生產提供依據。發展電商農業,積極推進農業電子商務發展,支持金瑪集團、綠谷酒業、大華馬鈴薯合作社、振興大豆合作社等企業在第三方交易平臺開展網絡銷售。其中,金瑪集團在天貓、善融商務2個交易平臺分別開設網店,2016年已在網上銷售精裝“元態”國米800余噸,銷售額700余萬元,利潤300余萬元。四是開展體制機制改革,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推進國有糧庫改革,二龍山糧庫與大連宏開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實現參股合作經營;佳糧集團與3家糧庫、萬里利達集團與5家糧庫簽訂協議,完成經營機制改革。探索水管體系改革,借鑒2015年幸福灌區委托黑龍江禹政水利工程有限公司經營的成功經驗,委托經營范圍擴大至紅旗、紅衛兩大灌溉管理站,全市新增江水灌溉面積2.5萬畝,江水灌溉總面積超過22萬畝。探索農村服務新途徑,推進畜牧防疫社會化服務改革試點,引入哈藥集團售醫技術服務中心,對動物防疫做到“應免盡免、不留死角”。組織農機農技專家與40個合作社和40個家庭農場結成幫扶對子,開展點對點跟蹤服務;組成統防統治志業植保隊伍,整合全市24個大型農機合作社的植保機械,根據農時需要進行集中防治;支持龍科種業、廣源種業與全市34個水稻催芽車間對接,為水田生產統一提供高標準芽種,輻射水田面積200萬畝,占比87。通過完善綜合服務體系,有效提高了農業整體競爭力和抵御經營風險能力,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

[FS:PAGE]

近年來,富錦市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中進行了諸多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初步成效,積累了許多經驗。今后,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深化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加速現代農業發展,推進農民持續增收,帶動全市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努力把富錦從農業大市變成農業經濟強市!

 

(作者系富錦市老科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