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草在线社区www韩国,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訪問佳木斯市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網站
全站搜索:
當前位置: 首頁 > 系統廣角
提品質 找出口扎實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
2017/12/11 9:23:03

楊德林

 

富錦市緊緊瞄準市場需求,以全面提升作物品質為重點,抓生態、建基地、找出口,扎實有效地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 實施“三減”工程,發展品質導向農業

    “三減”作為提升作物品質的有效抓手,全市“三減”面積達到67萬畝,同比增加42.5,示范基地化肥、農藥、除草劑施用量分別下降171911,在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實現土地合理利用的同時,有效改善作物品質。一是抓宣傳,著力解決思想問題。舉辦130余場講座和8期電視專題訪談,組織農技專家講解技術規程,分析綜合效益;邀請大榆樹福來村玉米 種植合作社、長安鎮東北村水稻合作社等種植合作社及種糧大戶現身說法,談經驗、傳技術、做示范,提高農民對“三減”的認識,增強農民參與“三減”的主動性。二是抓示范,著力解決技術問題。建設21個總面積超過20萬畝的“三減”示范基地,制定“三減”技術方案,實行科技人員包保,確保技術應用不跑粗,不走樣;探索和推廣蟹稻、魚稻、鴨稻、鵝玉米等生態共生的“三減”模式,在上街基鎮東立村、錦山鎮中永村等建設7處總面積3萬畝的生態共生示范基地;擴大標準藥械、助劑附著、均勻霧滴,苗后莖葉除草橫式面積,示范基地全部進行側深施肥和黃腐酸肥示范,實現化肥減量增效、農藥減量控害。三是抓效益著力解決擴面問題。瞄準品質效應、農民效益和生態效益,狠下功夫。在長安鎮永勝村等示范基地建設15套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實現田間生產可監控、作物質量可追溯,全市有機食品原料基地達到1萬畝、國家綠色食品生產基地達到250萬畝;農民通過“三減”,畝均節本15元左右,又通過優質優價,訂單生產畝均增收20元左右,一減一增,農民畝均節本增效35元。同時通過廣泛應用“三減”技術,初步形成生態農業生產模式,特別是通過綜合應用秸稈還田等技術措施,有效降低藥害、減少污染、提升地力。使示范基地土壤有機質含量穩定在 3以上,在適度修復黑土資源,逐漸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為叫響富錦“中國大米之鄉”、“中國大豆之鄉”,等地域品牌,奠定了堅實的生態物質基礎。

規模經營主體 ,建設穩定生產基地

把扶持規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特別是合作社,作為提升農業生產組織化、規模化程度的有效手段,統一技術規程,提升作業標準,保證作物品質。一是政策支持。制定出臺了《關于鼓勵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實施意見》,在項目、農機、信貸、用地、用電等九個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共為57家合作社提供農機場庫棚建設、育秧基地水電路配套等資金2380余萬元。今年又制定出臺了《富錦市蔬菜溫室大棚補貼辦法》,對蔬菜種植合作社進行定向補貼,投資700萬元,新建大榆樹鎮興達、城關社區中興2個棚室小區,已建成20棟日光節能溫室106棟蔬菜大棚。二是技術幫扶。組織農技人員與40個合作社和20個家庭農場結成技術幫扶對子,開展點對點跟蹤服務;農機部門把全市27個大型農機具全部納入農機調度指揮中心平臺,在提供作業信息服務的同時,指定工作人員24小時一對一的提供農機具維修維護服務。三是基地捆綁。在農業推廣中心、農機局、經管局的指導下,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領辦各類各級示范基地和21“三減”示范基地全部由合作社領辦。近年來,富錦市先后涌現出長安鎮東北村水稻合作社、硯山鎮福祥農機合作社、興隆崗鎮喬志國等家庭農場等40余家機制健全、管理規范、運營有序、輻射帶動能力較強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全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模經營總面積240萬畝,占全市規模經營總面積的57,通過統一種植品種、統一技術規程、統一田間管理、統一收獲銷售,對保證和提升作物品質起到了良好的輔助作用。

三、引入工商資本,找準產品市場出口

     按照“工商資本+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基地”的發展思路,鼓勵和支持工商資本進入農業領域,在工商系本的引帶下,逐步形成優勢產業布局。一是生產經營。象嶼集團通過生產資金、農資農機、技術指導、綜合服務等方式,與128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合作,2016年經營總面積達50萬畝,幫助基地實現節本增收700余萬元,2017年經營總面積預計可達70萬畝。錦山鎮錦程菌業有限公司引領11個水稻集中育秧基地發展食用菌,企業負責生產菌棒和保底回首銷售產品,農民負責生產、管理等中間環節,進行全產業鏈式發展,2016年帶動農民增收2500萬元,去年生產菌棒總量達到800萬支。二是綜合服務。象嶼集團為硯山鎮福祥農機合作社、大榆樹鎮福來玉米種植合作社等12家經營主體提供生產資金6500余萬元,金瑪集團為4個水稻專業合作社提供貸款150萬元,所有貸款都在秋季回首農產品時按訂單價抵扣,方便快捷、成本低廉。象嶼集團技術員為其合作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綜合技術指導服務,特別是為17家規模較大的專業種植合作社和32個家庭農場進行跟蹤技術服務,有效提高了農業服務效率。象嶼、金瑪、錦城菌業等龍頭企業在勞轉辦、就業局的幫助下,舉辦合作社理事長、種植大戶、財會人員等專題培訓30余次、培訓人員9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生產經營者的經營管理能力。三是訂單保證。

[FS:PAGE]

鼓勵工商資本通過訂單種植的方式,為優質農產品選定出口,有效解決優質不優價的問題。大連金瑪集團與長安鎮東北村水稻種植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合作,以優質、安全、生態、健康為發展方向,利用農殘降鮮技術,專品種訂單種植綏梗4和綏梗18,打造歐盟標準的高品質大米,產品全部銷往國內高端市場。2016年該基地訂單面積達1.36萬畝,每個訂單價格高出市場價格0.15元,促進合作社增收270萬元。今年該基地訂單面積達6萬畝,每斤價格高于市場0.27元。今年全市訂單面積達到200萬畝,可助農增收200萬元,農民群眾從優質優價中嘗到甜頭、得到實惠,必將進一步提高發展優質作物的信心,助力農業供給側改革。

通過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富錦市在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更堅定了信心,這樣,必將推動現代農業科學跨越發展,持續推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作者系富錦市老科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