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內二科主任
近年來,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和治療取得了重要進展。急性心肌梗死發病突然,應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并加強入院前處理。在發生疑似心肌梗死癥狀胸痛后應盡早呼叫“120”急救中心、及時就醫,避免因自行用藥或長時間多次評估癥狀而延誤治療。縮短發病至就診的時間、在醫療保護下到達醫院可明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的預后。早期、快速和完全地開通梗死相關動脈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預后的關鍵。目前對于急性心肌梗死開通梗死相關動脈有如下方法:
急診冠狀動脈介入術:
   在有急診PCI(直接冠狀動脈介入術)條件的醫院,在患者到達醫院90分鐘內能完成第一次球囊擴張的情況下,對所有發病12小時以內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應進行直接PCI治療,球囊擴張使冠狀動脈再通,必要時置入支架。對心源性休克患者不論發病時間都應行直接PCI治療。
     因此,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應盡可能到有PCI條件的醫院就診。若患者首診于無直接PCI條件的醫院,當預計首次就診至PCI的時間延遲<120 分鐘時,應盡可能地將患者轉運至有直接PCI條件的醫院,也可請有資質的醫生到有PCI設備但不能獨立進行PCI的醫院進行直接PCI。
溶栓治療:
     溶栓治療快速、簡便,在不具備PCI條件的醫院或因各種原因使120分鐘內不能轉至有急診PCI醫院的患者時,對有適應證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靜脈內溶栓仍是較好的選擇。院前溶栓效果優于人院后溶栓。對發病3小時內的患者,溶栓治療的即刻療效與直接PCI基本相似 ;有條件時可在救護車上開始溶栓治療。但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溶栓治療多在醫院內進行。決定是否溶栓治療時,應綜合分析預期風險、效益比、發病至就診時間、就診時臨床及血液動力學特征、合并癥、出血風險、禁忌證和預期PCI延誤時間。溶栓后盡早將患者轉運到有PCI條件的醫院,溶栓成功者于3~24小時進行冠狀動脈造影和血運重建治療;溶栓失敗者盡早實施挽救性PCI。常用溶栓劑包括尿激酶、鏈激酶和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rt-PA等,靜脈注射給藥。溶栓治療的主要并發癥是出血,最嚴重的是腦出血。溶栓治療后仍宜轉至有PCI條件的醫院進一步治療。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不應進行溶栓治療。
CABG(冠脈搭橋術)
   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現持續或反復缺血、心原性休克、嚴重心力衰竭,而冠狀動脈解剖特點不適合行PCI或出現心肌梗死機械并發癥需外科手術修復時可選擇急診CABG。冠狀動脈病變嚴重性、左心室功能、心肌缺血、心肌存活性和心律失常,對STEMI患者發生再梗死、心力衰竭或死亡風險具有重要的預測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