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樺南縣農民科技帶頭人徐向海
 
徐向海,樺南縣石頭河子鎮農民,慶豐村南稻地屯食用菌生產合作社創始人。多年來,他靠自己的艱苦打拼,從無到有、由弱變強,創建了“樺南縣南稻地食用菌合作社”。目前,已經形成年產食用菌200萬袋的生產能力,成為一個初具規模的鄉村食用菌生產企業。
在創業之初,徐向海就從改變食用菌原始生產模式入手,提高產品科技含量,推動企業向規范化、工廠化方向發展。為實現這一目標,他首先向菌種生產科學化發起了沖擊。在食用菌行業中,小規模生產出現問題最多、最難解決的就是菌種品質問題,如純度不夠、活性不好等;傳統的菌種生產工藝是從一代到二代,用逐步擴繁的方式,環節多、時間長,一但在生產與保存中出現問題,食用菌的生物學效率和產品質量都會大幅度下降。 取代這一傳統工藝的途徑,就是生產液體菌。液體菌種是一種采用液體發酵方式生產的菌種,具有產量大、周期短、成本低、活性好、接種方便等優點,但該工藝也存在一個很大的缺陷,就是對操作工藝和環境條件要求嚴格,一般小型生產企業無法提供理想的生產條件。
2004年,徐向海引進了第一批發酵設備,但一直無法應用于商業生產。2016年,由于有了政府扶持力度不斷加大、生產條件改善向好的大環境。徐向海又果斷注入資金20多萬元,引進了全套發酵及檢驗設備;在眾多專業人員的幫助下,經歷了諸多波折,終于成功生產及應用了液體菌種,使該企業具備了與正規大企業菌種生產相同的技術條件。2017年,在最難生產菌包的高溫季節,徐向海還成功生產了10棟大棚的食用菌,未出現一例生產事故,成為樺南及周邊地區第一個成功應用液體菌種的小型食用菌生產企業。
至此,徐向海并沒有停止創新的腳步,他又在香菇生產工藝方面進行了大量嘗試。他是第一個引進并應用香菇菌生產工藝的人,第一個金針菇生產者,第一個用液體菌種生產蟲草的人。大量的嘗試雖然耗費了許多資金和精力,但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他的食用菌企業的發展和壯大奠定了堅實的科技基礎。
在徐向海的不懈努力下,小企業做出了大文章。成為該村帶動農民脫貧致富的創新型產業。2017年,縣政府在石頭河子鎮慶豐村建設了掛袋黑木耳生產基地,建設30棟標準掛袋木耳大棚。徐向海也把生產的重點及時調整到黑木耳上來,他生產的黑木耳菌種已經得到了普遍的推廣應用。
徐向海,以科研攻關為突破口,改變了農村傳統菌種的生產模式,成為農村食用菌生產合作社的典型代表,在農村產業發展中充分發揮了示范帶動作用,也為樺南的產業扶貧做出了貢獻。
     
樺南縣老科協 扈明剛  張樹文
2018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