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以來,黨中央非常重視環境保護,習總書記指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生態建設和保護指出方向,生態環境與人類生存,國家發展相關聯,河岸生態是整體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河岸植被也是保護這生態環境,我們不能小覷。
一 我縣的河流現狀
據初步統計,我縣有大小河流12條。總長度 653.3千米。其中季節性形成的河流11條,總長度 534.6千米,占總數的百分之九十二。河流在農田灌溉、旅游和人畜供水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由于人工的干預,我見河流的格局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初步達到了有序利用、合理開發、逐步成型的目標。存在的問題是:生態環境建設中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具體地說:河岸開荒,肆意砍伐樹林,河岸放牧現象經常發生。此如,我縣水量是豐沛的原來的柳蔭大河變成禿河。造成上游河岸崩塌,下游良田落河的局面,加劇了洪澇,旱災的程度。(二)在管理權限方面。沒有形成統一合力,出現了執法權限的空隙地帶。林業部門只管山林,不管河岸樹林,水利部門只管防洪防澇、抗旱和興修水利工程,不管河岸植被。植被建設工作”三不管,(三)河道管理的力度欠佳。近年來,實施河長制,每個政區的河段都設有河長和管轄區段。只設一名河長沒有執法隊伍。河長疲于奔命想管卻管不到位,國家雖然制定了《水法》《水保法》《森林保護法》。《河道管理法》,但群眾知曉率不高。不懂這些法規的內容。很多農民在河岸開荒放牧,砍柴,搞經濟收入,不知到是違法。這些行為這是造成河岸植被嚴重破壞的根本原因。綜上所述,在河流河道管理上。常常重視于“管”而輕視了“護”。具體地說,林業部門只看住了原有樹木和草地,如何開發良好的植被群還沒有完整的構想,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度過之后,河流的面貌日見蒼老。(四群眾的守舊意識嚴重。阻礙了植被保護的建設,長久以來。人們以為。草原取草,山上采木。是天經地義的。特別是農民。因為用草木為做飯之薪是老規矩,天經地義。所以對植被的保護置若罔聞。
二植被對河流的保護作用。
眾所周知,河流都是地勢低洼而形成的,如果年久的岸邊泥土脫落形成河床升高,或改道,影響農田。而岸邊樹木的根系對故土起到很大作用。如果形成草地對河岸固定起到定型作用。
大小河流兩岸原始狀態生長著多種植物,草本植物有烏
蘇里苔草、三棱草、落豆秧、大葉張、小葉張、蘆葦等。木
本植物以柳樹為主,混生一些茶條槭、芻李(臭李子)、衛
茅、水冬瓜(赤楊)、暴馬子(野丁香)、山丁子、小葉楊及
小量的白等。在河岸叢林中有多種鳥獸繁衍棲息。為生物鏈起到重要作用。河岸的林草郁閉成蔭,緩解蒸發,澇
能納、旱能吐,保持空氣中水份平衡調節氣候,形成獨特的
生態系統。河岸植被有固岸防沖刷、減少河水泥沙含量,預
方下游泥沙沉積高水位的功能。
三強化河岸的植保建設,形成豐盈的水利系統
(一)植保工作應納入齊抓共管的領導機制,植保建設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必須提到日程。要加強黨政的領導力度,協調林業。水利,環保,農業,文明建設等方面的共同參與。組建領導小組。統籌計劃,劃分區域,形成網格式理管手段。(二)建立巡防督查制度強化日常管理。
讓群眾知法守法,深知保護河岸植被也是保護生態環境與
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道理,主動保護河岸植被,各政區河流河長要組建隊伍進行巡查,對于破壞河岸植被的行為要依法懲處并媒體曝光,警示他人。(三)要依法對河岸進行封岸育草育林。我縣孟家崗鎮政府,多年來實行各村河段責任劃分,對損壞嚴重的河岸進行造林補救。原則誰造誰有,輪代輪造。
特別要強化易發生洪災,河流彎道易出槽和大面積岸區的岸邊植被建設,要栽植保護作物地段,研究草木品種和種植方法,選取固沙固土的草木品種進行摸索經驗,逐步推廣。根據我縣的一支河流即南柳樹河的長安,群英,永豐,永安河段和北柳樹河西 看來,如今植被形成,有力地保護了河流旱能灌澇能排的功能。
(四 )劃分隔離區納入植樹造林長遠規劃。對于不同河流劃出隔離區,防止畜牧進入,防止開荒取材,對荒蕪的岸邊進行植樹造林,科學設計園林結構,對于荒蕪河岸的農田實行退讓政策,強化河岸保護,避免河水道而影響農田。
  注:全縣河流數及總長度來自于縣水利局資料室
   
樺南縣老科協 林茂森
2019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