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面對當前農村人才緊缺的實際,如何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的青年農民隊伍,實現三步走目標,結合樺南鎮實際,做以下探討。
    一、當前農村人才隊伍現狀
    經過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農村發生了巨大變化,農民的居住環境、生活條件都有很大改善。但令人堪憂的是人口外流現象日趨凸顯,尤其是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舉家外遷。當下,農村閑置的房屋隨處可見,空心村的情況越發嚴重;農村留守人員也是老人居多,這種情況已經成為不爭的現實。我們在調查中了解到:樺南鎮轄16個行政村,36個自然屯,耕地面積15400畝。全鎮戶籍數7487戶,18,833人,18至40周歲7506人;而常住人口戶數3061戶,7650人,18至40周歲從事農業生產的人數為1828人。從以上兩組數據對比中可以看出,農村外流戶和外流人口均占總基數的60以上,而勞動力人口外流更加嚴重,年輕人才留村的鳳毛麟角。青年人流失相當嚴重,給農業發展、鄉村振興帶來的負面影響是巨大的。
    二、農村青年人才外流的原因
為什么絕大多數年輕人告別農村走向城市呢?通過調查分析,我們感到原因是多方面的:
    1、 農村種地成本高,糧食價格低,自然災害重。
    樺南鎮人多地少,多數農戶無資金、無技術,不具備大面積外包土地耕種的實力;而且地少戶需要同樣的人力和機械,造成了資源的嚴重浪費。多年以來,農村土地承包費只漲不降,生產資料價格居高不下,加上農業基礎設施落后,自然災害多發,導致糧食產量低 ,市場價格不穩,很多種植戶豐年不豐收,欠年多賠錢。因此,很多年輕人不得不離開土地走出農村。
    2、城市就業機會多,掙錢來得快,風險相對小。
    在農村,依靠土地賺錢,很難維持家庭日常開銷;土地外包后,再出去打工賺錢養家是很多農村家庭的首選。而且年輕人在城里就業機會多,不擔心找不到工作。村里的承包地保基本生活 ,在城里打工收入求發展。若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城市中安家,帶來的自然是生活質量上的改變。
    3、城市生活環境好,服務功能強,教育質量高。
    城里基礎設施好,出行、購物、就醫、就學方便。孩子教育是當今頭等大事。農村學校撤并使很多村沒有小學,即使有學校,學生也很少,教育質量差。教育子女是每個家庭的頭等大事,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也是讓年輕人離開農村的主要原因。
三、農村人才隊伍建設意見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的戰略構想,為實現三步走目標,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就要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怎樣壯大農村青年隊伍,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呢?提出以下幾點意見:
    1、筑巢引鳳,產業留人。選擇適合村情的致富項目,提供政策資金支持,營造寬松的環境,落實相關待遇保障,吸引優秀企業家、外出務工青年回鄉創業,實現能人帶動產業振興。
樺南鎮正南村是全縣聞名的黃牛育肥村。2008年,東北農大畢業生康永東回村,搞黃牛育肥掏得第一桶金,隨后就有幾個年輕人跟養育肥,效益很好,養殖戶逐漸增多;鎮老科協在技術上進行扶持,使養殖規模不斷擴大,特別是近幾年牛肉價格升高,吸引12名青年先后回鄉搞黃牛育肥。到目前為止,全村共有38戶養殖大戶,年出欄育肥牛達2000余頭,增收達600多萬元。牛糞利用還帶動了本村蔬菜業的發展。年輕人的回歸,給本村各項產業帶來生機。
    2、護苗助長,事業留人。年輕人朝氣蓬勃,敢想敢干,要政治上關心他們,工作上支持他們,增強他們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事業心責任感,激發他們以身報國的雄心壯志。要加大培養力度,大膽使用,把優秀年輕人吸收到黨員隊伍中來,充實到兩委班子中來,給他們施展才能、建功立業的機會,讓年輕人成為鄉村振興的生力軍。
    3、環境宜居,家業留人。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豐富農村文化生活。政府要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對農村巷道和路邊溝進行硬化處理;修建休閑廣場、建圖書室,組建各類文藝隊伍豐富農民的文化生活。制定村規民約,建立長效機制,改變村風民俗,加大農村環境衛生的整治力度,施行垃圾分類處理,美化、綠化、亮化村容村貌。健全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建立布局合理、質量上乘、方便就學的教育網絡,完善醫療保障制度,方便人民群眾生活。使農村比城里更宜居,創造一個農民養老不想走的生活環境。
                            樺南縣老科協 葛維君 
                              2020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