樺南縣地處完達山西鹿,有“五山半水四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之稱,全縣三分之二鄉鎮屬于山區半山區,具有發展嫁接松的資源優勢。嫁接松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于一體,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紅松,別名果松,是國家2級重點保護野生樹種,也是世界珍貴的用材林和經濟樹種。紅松從種子到針葉、花粉、果磷、樹皮、樹脂乃至樹根都是寶,隨著科學發展和人們保健意識不斷提高,紅松果(松塔籽)世界需求量猛增,而在全球適宜生產的僅有與我國東北相鄰的俄羅斯等少數幾個國家。科研試驗結果表明,對紅松進行嫁接技術處理,既可以提前結果增加產量,又能改良松果品質。
成功的紅松嫁接技術,能使生長20年以上才能見果的紅松在5-7年內即可產果,提前15年進入結果期,并且經過優質基因種嫁接技術改良,可實現早產、高產、優產。在不同年份,初期畝產在200斤左右;經過生產幾年,進行平頭處理后,畝產可增至600-2000多斤,產量逐年提高。
栽培條件:紅松生長不適宜過干或過濕的土壤,土壤一般選擇不積水的酸性土質的山地,最好選山的背坡。紅松嫁接紅松苗,可采用4×4m規格(每畝需要苗42株,一坰需要625株),5×5m規格(每畝需要27株,一坰地需要400株)。樟子松嫁接紅松苗,采用3×3m規格,(畝用苗74株,一坰需要1100株)。林地管理,幼苗期每年至少清理山場一次,時間在入伏前一周效果最佳,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間作,在不影響小樹生長的情況下,選擇適宜當地生長的矮棵作物,如大豆、飯豆、蔬菜、中藥材等。
發展嫁接松項目,樺南有群眾實踐基礎。2018年前閆家鎮就成功地進行了樟子松與紅松的嫁接;而后,石頭河鎮八一村農民邱廣成借鑒閆家經驗搞起了紅松嫁接紅松試驗,三年來嫁接成活800多株;2019年八一村村民孫維國到牡丹江葦河林業局購買樟子松嫁接紅松苗1100株,栽植面積14畝;2020年八一村張廣昌、王德等7戶農民分別在葦河林業局購買樟子松嫁接紅松苗3500株,在遼寧本溪購紅松嫁接紅松苗1000株,栽植面積共計75畝。2021年,八一村現有紅松栽植戶3戶,面積60畝;紅松嫁接紅松2戶,面積45畝;樟子松嫁接紅松的8戶,栽植面積64畝。八一村在紅松栽植上共投資15萬多元,面積達170畝。
嫁接松是一次性投入百年受益的“鐵桿”莊稼,樺南現有可生產林地面積16500以上,群眾造林有40多年的歷程,具有發展推廣嫁接松的自然資源優勢,也有群眾先行實踐的技術優勢,還有社會生活大量需求的市場優勢,發展松樹嫁接產業勢在必行。但從實際發展看,還存在明顯的短板。如何創造條件,擴大發展,形成產業,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制定規模發展嫁接松林地經濟規劃。建議縣政府組織林地經濟專家學者、山區相關鄉鎮領導、鄉村嫁接松帶頭人,到國家示范優質基因繁育基地—遼寧省本溪、吉林省榆樹做全方位的考查論證,研究制定我縣嫁接松林地經濟發展規劃,作為十四五林業經濟的一重要項目來實施。
二是加強項目基礎建設,為規模發展嫁接松林地經濟提供保證。以林場苗圃為基礎,帶動發展專業科技戶,建立種苗品質優良、生產技術先進、規模適度的嫁接苗生產基地;以現有的嫁接戶為骨干帶領新嫁接戶學習嫁接技術,培養嫁接技術人員;發揮林業老專家的技術優勢,建立聯系嫁接戶制度,加強對嫁接松項目的技術指導。
三是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為規模發展嫁接松林地經濟注入動力。嫁接松項目投入大、周期長、見效慢,我縣早期嫁接林正處于產果初期,一部分林業戶顧慮重重,要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如貸款貼息、扶貧資金等的支持力度,要解決想干不敢干、敢干不會干、會干缺資金的問題。
樺南縣老科協石頭河分會 付恩全
2021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