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科技興縣
 站在歷史的高度審視樺南,我們欣喜地看到:樺南巨變是歷屆縣委和政府班子一以貫之、合力攻堅的結果,是全縣人民齊心協力、頑強拼搏的結果,也是樺南科技人才領軍、開創產業輝煌的結果。
改革開放近四十年來,樺南始終把發展教育、科技創新作為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的基礎和動力。樺南是國貧縣。在財政經濟困難的情況下,堅持加大基礎教育投入力度,大力發展基礎教育。樺南一中始建于1953年,1980年被評為省級重點中學,2003年被評為省級示范高中。建校60多年來,僅這所學校就培育了數以萬計畢業生,桃李芬芳遍及神州,聲播海外。樺南教育成就了科技事業發展的搖籃,也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科技人才。
范春——無叉南瓜的培育者。他研究培育的無叉南瓜,栽培省時省力、籽大籽多、早熟高產,經濟效益好。該品種填補了該領域國際空白,曾榮獲黑龍江省科技進步獎、國家 星火獎;范春獲省長特別獎、國務院特殊津貼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在范春的帶動下,樺南縣白瓜籽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大面積種植,后來又進行了產品的深度開發,遠銷國內外,逐步形成了農民增收致富的一項產業。樺南也由此被命名為“中國白瓜籽之鄉”。
孫斌——“系選一號”水稻培育者。他憑著對水稻種植技術的執著追求,成功地培育了“系選一號”水稻品種,它以苗期耐寒、抗病力強、分蘗率高、早熟高產等特性,通過了省級技術鑒定;以光澤好、柔軟清香適口、不回生等特點,受到了稻農和群眾的喜愛,也受到了國內外專家的贊譽。1999年,孫斌成立了黑龍江樺南鴻源米業公司。2009年成立了黑龍江孫斌鴻源農業開發集團。從種子繁育到農資配送,從綠色生產到精深加工,從種植訂單到科技咨詢及普及應用,從單一產品銷售到多樣化服務。孫斌鴻源農業開發集團走出了一條現代農業一體化的新路。僅他創辦的“樺南富民綠色水稻協會”就已發展到會員3500多人、15個分會、63個工作站、輻射6縣7農場。孫斌以求實的作風、科學的態度、奉獻的精神、豐碩的成果贏得了黨和人民的信賴,獲得了全國第二屆十大杰出青年農民、全國勞動模范等多項榮譽稱號;并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在樺南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進程中,既有象范春、孫斌這樣的產業科技領軍人物,也有默默無聞、無私奉獻一生的科技工作者群體。
——王繼忠,76歲,原縣水產總站站長,高級工程師。退休后,騎自行車奔波在全縣養魚戶中間,義務技術指導,回答漁民的疑難咨詢,可養魚戶的答謝他卻不取分文。
——林茂森,78歲,原孟家崗鎮水利助理,退休后深山養蜂。他不但把養蜂技術無償傳授給青年蜂農,還通過他組織創建的養蜂協會,義務幫助8戶貧困農民養蜂脫貧。
——張忠沛,76歲,原農業局黨委副書記。退休十六年來,一直從事法律援助工作。小區居民有理不清的煩心事找他梳理,貧困農民不會打的官司找他幫忙,街坊鄰居瑣事糾紛找他化解。十幾年來,為宣傳普及法律常識他義務講座幾十次,解答群眾咨詢數百人。他就像一團火焰,用自己的光和熱溫暖著老百姓的心。
縣委書記魯長友同志在全縣十六次黨代會上的報告中 說:“要支持企業組建研發機構 ,承接省、市重大科技項目,對實現產業化的溢出成果給予獎勵。給予科技人員資金獎勵或股權激勵,激發科技人員創新創業動力。加大對科技成果 轉化的資金支持力度,提高科技人員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享 比例。建立高新技術產業股權投資基金,發揮政府撬動作用,支持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生成企業”??h委把科技應用與創新作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引擎,即有目標定位,又有規劃措施。發揮科技人才資源潛能,必將產生巨大的牽動效應。在科技興縣中縣、鄉、村三級老科協發揮了組織、協調和推動作用。
    有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與支持,有全縣科技帶頭人的不懈努力,有老科協和老科技工作者的助力,一個活力、開放、生態、魅力、健康和諧的大美樺南必將呈現在龍江大地上。       (樺南張樹文撰稿)
[FS: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