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草在线社区www韩国,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訪問佳木斯市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網站
全站搜索:
當前位置: 首頁 > 系統廣角 > 樺南縣老科協
林下經濟產業化的幾點建議
2018/10/23 9:21:21

李廣興

樺南縣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完達山西麓,地勢東高西低,素有“五山半水四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之稱。東、中部屬于山區半山區,林地面積6.7萬公頃,森林覆蓋率34.6,林下經濟資源豐富,共有6大系列、20多類上百種。近幾年來,樺南縣堅持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依托淺山區農業縣的地域優勢,把林下經濟作為農業主導產業之一,舉全縣之力,穩步推進,規劃實施了“3663”計劃,即3年內投入6000萬元扶持資金,創建60個示范基地園區,全縣林下經濟年產值達到30億元,打造了以大榛子、沙棘果為特色的林果產業;以黑木耳、香菇為特色的林菌產業;以紫蘇、中草藥為特色的林藥產業;以有機山野菜為特色的林蔬產業等四大產業,形成了以發展大榛子為牽動,以發展林菌、林果、林藥為支撐,生產經營向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和產業化發展的格局,為林下經濟產業形成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也奠定了鄉村振興的產業基礎。但也應當看到,林下經濟產業還存在基礎設施落后、生產科技含量低、產業鏈短、深加工能力弱、市場品牌不響等問題,仍處于發展成長階段。落實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產業旺則鄉鎮興。發展林下經濟,形成規模化,實現產業化,也是樺南優化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的務實之舉。

一、 基地建設是林下經濟產業化的基礎

實現林下經濟產業化,基地建設是基礎。近年來,一批鄉村科技領軍人才帶領農民成功地發展了紫蘇、黑木耳、大榛子、沙棘果等產業項目。在此基礎上,我們要著力推動適度擴大規模、提檔升級,建設標準化基地,為實現林下經濟產業化打好基礎。

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適度擴大經營規模,建設標準化示范基地,首先要搞好基礎設施建設,解決農民一家一戶無力辦成的“水、電、路、網”問題,景觀、功能服務區附屬設施建設問題,生產經營基礎服務問題。近年來,樺南加大了林下經濟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投資建設了林下經濟基地道路、機井噴灌、景觀設施等一大批項目。其中,在孟家崗鎮群英村投資建設了標準化集中育菌基地,現在基地每天都在生產,育菌日生產量從以往6000袋增加到2.2萬袋,可滿足全村育菌需求。

二是加速土地流轉集中。沒有規模就沒有效益。實施規模化種植,縣、鄉(鎮)政府林業、土地等部門要加強指導,采取有力措施解決土地流轉中的難題。特別是相關政策要及時兌現落實,讓農民放心,使土地按國家政策有序流轉、或加入專業合作社,集中連片種植生產。目前,全縣已發展黑木耳2.5億袋、紫蘇15萬畝、漿果林1.8萬畝、堅果林1.3萬畝,形成了種植規模。妥善解決土地流轉問題,既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產出效益,又增強了抗風險能力,為土地承包戶和使用戶創造了雙贏局面,也為農民脫貧致富拓寬了渠道。

三是改善種植生態環境。由于農民在耕種中長期大劑量使用農藥、化肥,已經造成了土壤成分破壞。土地板結、農藥殘留現象嚴重,生產出的農、林產品威脅人們的生活安全。發展無公害林產品產業,產銷木耳、猴頭、蘑菇、松籽、榛子、山野菜 蛤蟆油 蜂蜜等林產品,市場前景廣闊;但對于人工種植果蔬類產品必須實施無公害種植,就是不上化肥施用農家肥,不用除草劑實行人工除草;在改良土壤的同時要加強對周邊水源、大氣的監測治理,防止水和空氣污染,改善種植生態環境,生產安全食品,讓人們吃得放心。實施林下經濟產業化,我們應正確處理好森林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與培育、環境保護的關系,做到經濟增長、環境優化和資源培育的協調發展,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推動林業生態環境的改善。

四是實施科學化種植。科學種植就是在科技人員的指導下,按照特定方式、特定操作規程組織生產,采用新技術、新工藝,變粗放種植為科學生產。孟家崗鎮群英村136戶農民種植黑木耳4千萬袋,總產值1.2億元,木耳戶人均收入超8萬元。帶動周邊12個村共計300多戶,形成黑木耳產業。由原來的露天地擺發展到垂直掛袋,采用木耳生產新技術,省時省力,便于管理,產量高、質量好、效益更好,產品遠銷省外8地市。2018年,樺南縣以發展中藥材產業為重點,以國有林場、專業合作社或種植大戶為依托,引進技術指導,建設高標準中藥材交易中心,進而形成在全省具有較強影響力的中藥材市場。

[FS:PAGE]

在林下經濟產業化建設中,樺南從基礎建設抓起,以建設標準化基地為牽動,以點帶面,輻射推廣,重點鞏固發展了黑木耳示范基地20個、大榛子示范帶及示范基地6個,香菇生產示范基地14個,綠化花卉苗木基地4個,雜糧基地5個。打造1000畝紫蘇生產示范基地10個,強勢推動了林下經濟產業體系的快速發展。

二、龍頭牽動是林下經濟產業化的關鍵。

幾年來,樺南林下經濟迅速躍起。紫蘇、黑木耳 、香菇、大榛子、沙棘果已由原來的分散零星種植走向規模化生產,農民在產業化發展中獲得了巨大效益。孟家崗鎮西平村青年農民佟春生10棟大棚,掛袋20萬個,產木耳1.3萬斤,其中1萬斤批發給牡丹江一帶商販,每斤35元 ;精包網絡直銷3000斤,每斤50元。扣除生產成本,純獲利10萬元,是種植糧食效益的20倍。駝腰子鎮依托自然優勢,大力發展紫蘇種植帶動全縣形成規模,全省面積最大,成功申報了國家地理標志。但從中也不難看出,農民賣原字號產品的問題還突出存在,“產、加、銷”脫節,沒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沒有經深加工,不會進入市場銷售 ,就失去了巨大的利益空間。因此,必須把高科技龍頭企業牽動,作為林下經濟產業化鏈條中的關鍵一環抓實抓好。

一是把名優企業落戶樺南作為林下經濟產業化的重點來抓。近年來,樺南引進了黑龍江藍谷、華騰、綠野紫蘇等有限公司,解決了部分林產品規模化生產加工中的難題,牽動了全縣黑木耳、紫蘇等產業化發展,逐步形成“產、加、銷”一體化的全產業鏈,為農民增收提供了保證。

華騰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4月,是一家集食用菌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現代民營企業。項目總投資2.3億元,占地40萬平方米。木耳菌訂單式生產,不僅輻射全縣,還銷往全國各地,計劃籌建木耳栽培大棚400棟,現已投產200棟。目前正是采摘期,采摘黑木耳雇工300人,平均每天支出人工費3萬元,全年用工支出300萬元;菌種生產用工150人,年支出工資400萬元,全年用工支出總計700萬元。

 二是把強化品牌建設作為林下產業經營體系的關鍵來抓。改變生產模式,推廣無公害、綠色、有機種植,加大白瓜、紫蘇等特色種植產品地理標志宣傳力度,成功申報國家地理標志中國“南瓜之鄉、白瓜子之鄉、紫蘇之鄉”地標3個,國家認證的綠標 14 個,正式有機標4個,轉換有機標10個。

市場對特色林產品的認知靠品牌,打造品牌靠質量,也要靠營銷。叫響品牌,才能占領市場。段淑霞,46歲,普通農家婦女,業界號稱段大俠。20歲時闖市場。活絡的頭腦、豐厚的市場經驗積累,她瞄準了干菜業,先后自籌資金40多萬元買了機器設備,主打美國豆角“架豆王”干菜,帶動全縣大戶10戶,小戶超百戶,面積近千畝。她的“大俠干菜”品牌特亮,足不出戶,坐家銷售,供不應求。年賺多少錢不知道,只知她每年雇工支出就達40多萬元。

三是把創新林產品流通體系作為走向市場的核心來抓。樺南林下產品黑木耳、紫蘇、大榛子、沙棘果等已經形成規模。由政府搭建平臺,成立名優產品行業協會;以專家、能手為骨干形成營銷集團,共同面對市場。充分發揮電子商務運營服務中心作用,推進特色農產品進駐電商平臺,加快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型林產品營銷體系,不但種得好,還能賣得好,以賣得好倒逼種得更好。樺南在營銷體系建設中抓住了能人銷售隊伍建設這一關鍵,加之各種媒介推動,取得了明顯成效。李忠民,樺南黑土地上成長起來的企業家。他潛心研究14年,開發出營養代餐粉四大系列、一百多個產品,獲國家專利三項。他眼光敏銳、視野開闊,以自己獨特的營銷方式,把樺南的小雜糧、中草藥系列餐品打入了全國各地的高端市場。他的健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不但沒花國家一分錢,而且2016——2017年度還向國家納稅1.3億元。李忠民的執著創業、勇闖市場精神受到了國家和省、市領導的充分肯定,被譽為“黑土地飛出的金鳳凰”,也成為樺南營銷業界的一個品牌。

[FS:PAGE]

三、創新服務是林下經濟產業化的保證。

沒有創新服務,林下經濟產業化就難以實現。樺南堅持把構建林下經濟產業化作為打造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建設現代農業的突破口,政府統籌運作,專項推進,組織實施了林下經濟產業化規劃。集中政策、財力、科技優勢,通過社會化服務打造了林果、林菌、林藥、林蔬四大產業,在向產業化發展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一是創新資金服務。著眼全縣林下經濟產業發展實際,完善《林下經濟產業扶持辦法》。改變過去分散單一投入模式,統籌整合相關領域資金,對發展林下經濟的大戶、專業合作社、示范基地給予重點投入。加快融資創新,通過林權抵押和農企聯保,擴大借貸覆蓋面。借助扶貧政策,爭取項目資金,緩解林下經濟產業發展難題。

二是創新技術服務。引進行業旗艦型企業,通過高科技研發,補齊林產品精深加工短板,延伸產業鏈條。建立科技人員獎勵機制,對實現產業化的溢出成果給予獎勵,提高科技人員成果轉化收益分享比例。組織農、林相關部門科技人員深入到產業基地,對各類種植進行面對面指導;不具備條件的,可外聘專家施行技術服務。

三是創新營銷服務。引導農民不但會種,還要會賣,建立能人營銷獎勵機制,對產品深加工、精包裝,樹品牌。通過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平臺,拓寬銷售渠道,提升市場競爭力。積極爭取國家農、林等相關部委的認可,打造全國林下經濟——紫蘇產業大縣,大榛子產業第一縣,食用菌產業重點縣。這些金字招牌落戶樺南,將對樺南林下經濟走向市場、實現產業化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作者系樺南縣老科協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