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普外三科主任 劉振平教授
闌尾炎是由多種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變,為外科常見病,其中,以青年最為多見,男性多于女性。臨床上急性闌尾炎較為常見,各年齡段及妊娠期婦女均可發(fā)病。
導致急性闌尾炎有多方面原因。首先,梗阻闌尾為一細長的管道,僅一端與盲腸相通,一旦梗阻可使管腔內分泌物積存、內壓增高,壓迫闌尾壁阻礙遠側血運。在此基礎上管腔內細菌侵入受損黏膜,易致感染。其次,被認為與發(fā)病有關的其他因素中有因腹瀉、便秘等胃腸道功能障礙引起內臟神經反射,導致闌尾肌肉和血管痙攣,產生闌尾管腔狹窄、血供障礙、黏膜受損,細菌入侵而致急性炎癥。
急性闌尾炎主要臨床表現為:
腹痛:典型的急性闌尾炎初期有中上腹或臍周疼痛,數小時后腹痛轉移并固定于右下腹。當炎癥波及漿膜層和壁腹膜時,疼痛即固定于右下腹,原中上腹或臍周痛即減輕或消失。因此,無典型的轉移性右下腹疼痛史并不能除外急性闌尾炎。
單純性闌尾炎常呈陣發(fā)性或持續(xù)性脹痛和鈍痛,持續(xù)性劇痛往往提示為化膿性或壞疽性闌尾炎。持續(xù)劇痛波及中下腹或兩側下腹,常為闌尾壞疽穿孔的征象。
胃腸道癥狀:單純性闌尾炎的胃腸道癥狀并不突出。在早期可能由于反射性胃痙攣而有惡心、嘔吐。盆腔位闌尾炎或闌尾壞疽穿孔可有排便次數增多。
發(fā)熱:一般只有低熱,無寒戰(zhàn),化膿性闌尾炎一般亦不超過38℃。高熱多見于闌尾壞疽、穿孔或已并發(fā)腹膜炎。
壓痛和反跳痛:腹部壓痛是壁腹膜受炎癥刺激的表現。闌尾壓痛點通常位于麥氏點,即右髂前上棘與臍連線的中、外1/3交界處。在肥胖或盲腸后位闌尾炎的患者,壓痛可能較輕,但有明顯的反跳痛。
腹肌緊張:闌尾化膿即有此體征,壞疽穿孔并發(fā)腹膜炎時腹肌緊張尤為顯著。但老年或肥胖患者腹肌較弱,須同時檢查對側腹肌進行對比。
皮膚感覺過敏:在早期,尤其在闌尾腔有梗阻時,可出現右下腹皮膚感覺過敏現象,但如闌尾壞疽穿孔則在此三角區(qū)的皮膚感覺過敏現象即消失。
  
  診 斷:
急性闌尾炎患者取仰臥位時,用右手壓迫左下腹,再用左手擠壓近側結腸,結腸內氣體可傳至盲腸和闌尾,引起右下腹疼痛為陽性。取左側臥位,使右大腿后伸,引起右下腹疼痛者為陽性。說明闌尾位于腰大肌前方、盲腸后位或腹膜后位。患者取仰臥位,使右髖和右大腿屈曲,然后被動向內旋轉,引起右下腹疼痛者為陽性。提示闌尾靠近閉孔內肌。
對曾有急性闌尾炎發(fā)作史,以后癥狀體征比較明顯的反復間歇發(fā)作性闌尾炎患者,診斷并不困難;對于無急性闌尾炎發(fā)作史的慢性梗阻性闌尾炎,鋇灌腸檢查幫助較大。
針對急性闌尾炎,治療方面主要分為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原則上急性闌尾炎,除黏膜水腫型可以保守后痊愈外,都應采用闌尾切除手術治療。
咨詢電話:0454—862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