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直屬單位:
現將《佳木斯市促進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千億級農副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9月28日???????????????????????????????????????
佳木斯市促進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千億級農副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實施方案
為加快我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步伐,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業,深入貫徹落實《黑龍江省加快推進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黑政辦規〔2023〕3號)、《佳木斯市推進“千百十”產業量級提升工程建設實施方案》(佳辦字〔2023〕14號),全力打造千億級農副產品加工產業集群,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和現代農業發展水平,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推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構建“4567”現代產業體系,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關于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和打造千億級農副產品加工產業集群的工作部署,以精深加工為重點,以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培育壯大加工主體為牽動,優化產業布局、改造提升存量、引進擴大增量,加快集群式發展,做大做強做優農產品加工業,為建設農業強市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堅持市場主導、強化支持。優化資源配置,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充分發揮市場在農產品加工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經營主體投入為主,充分調動經營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發展活力。
堅持全鏈打造、突出重點。堅持種植、養殖、加工、流通、科技支撐和社會化服務全產業鏈條一體化發展,圍繞延鏈強鏈補鏈需要,支持農產品加工重點區域和重點加工環節能力提升,推動農產品加工產業做大做強做優。
堅持創新引領、高效利用。堅持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大力推廣農產品新品種、加工新技術、新產品和新裝備,著力提高農產品生產加工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和產業化發展水平,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強化產物綜合利用,提高綜合效益。
堅持市域統籌、分工協作。統籌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總體布局和項目建設,建立上下聯動、部門協作、高效有力的工作推進機制,形成推動產業集群發展的合力。
堅持產業融合,富民增收。構建產加銷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農產品加工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推動加工企業與農民專業合作社深度融合,建立完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機制,促進農民就業增收和產業發展。
(三)總體目標。
到2025年,主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70%,產值達到700億元。基本形成布局合理、鏈條初步形成的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
到2027年,主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實現80%,產值達到1000億元。形成布局優化、結構合理、鏈條完整、主體融合的千億級農副產品加工產業集群,成為農業轉型發展的新亮點和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支撐。
二、重點任務
根據我市產業規模、鏈條基礎和發展空間,以糧食、畜牧、中藥材、食用菌、果蔬、冷水魚加工產業為重點。
(一)打造糧食加工產業集群。
1.規劃布局。
(1)水稻產業布局。以富錦市、樺川縣、湯原縣、樺南縣、建三江農科區等為重點區域,引導、調整和優化種植結構,建設優質稻米原料供給基地。依托佳木斯國家農高區、樺川縣米糠加工產業園等,打造高附加值稻米和綜合利用精深加工園區。
(2)玉米產業布局。以樺南縣、富錦市、同江市等區域為重點發展玉米精深加工,以象嶼金谷生化、鴻展集團等龍頭企業為帶動,重點培育樺南經濟開發區、富錦經濟開發區,打造多鏈條銜接、上下游配套的玉米深加工產業集聚區。
(3)大豆產業布局。重點在富錦市、撫遠市、湯原縣、樺南縣等區域,依托力佳豆業、隆騰食品、冬梅豆粉、黑瞎子島生態物流公司等新建大豆深加工項目,建設大豆精深加工園區,打造大豆食品產業集群。
2.發展方向。
(1)水稻重點方向。以提升價值鏈為主攻方向。一是整體提升稻米加工產業鏈品牌價值。重點抓好佳木斯大米區域品牌建設,打造品牌精米,實現優質優價,延伸發展健康全谷物糙米、速食米飯等即食食品產業。二是大力發展精深加工產業鏈。深度開發米糠油、米糠蠟、谷維素、阿魏酸、香蘭素等高附加值產品,積極發展保健食品、護膚品和醫藥中間體。延伸發展以米糠蛋白、膳食纖維等產品為重點的脫脂米糠產業鏈。
(2)玉米重點方向。以延鏈強鏈建鏈為主攻方向。一是提升拓展淀粉全產業鏈。依托現有淀粉產能和下游產業基礎,推進氨基酸、淀粉糖、多元醇等系列產品。發展生物制藥,大力發展醫藥中間體。二是創新延伸乙醇產業鏈。依托現有燃料乙醇生產能力,積極研究推動燃料乙醇向丁二醇、乙烯、乙醛、乙酸乙酯等化工產品轉化。充分利用乙醇生產的副產品DDGS(酒糟),做優做強飼料產業鏈。三是做大做強食用玉米產業鏈。積極發展玉米胚芽、玉米油、玉米飲品等系列產品,培育玉米產業新的增長點。
(3)大豆重點方向。以建鏈強鏈為主攻方向。一是做強大豆食品產業鏈。大力發展豆漿粉、豆油、干豆腐、豆干、即食豆制品等大豆食品,推動即食豆制品提檔升級。圍繞大豆磷脂、維生素E開展精深加工,發展保健食品。二是發展大豆蛋白產業鏈。積極開發蛋白粉、分離蛋白、濃縮蛋白、素肉等蛋白類產品。
3.發展目標。
到2025年,力爭打造550億級水稻、玉米、大豆等糧食加工產業集群。其中水稻加工業產值達到390億元、玉米加工業產值達到95億元、大豆加工業產值達到65億元。
到2027年,力爭打造750億級水稻、玉米、大豆等糧食加工產業集群。其中水稻加工業產值達到530億元、玉米加工業產值達到130億元、大豆加工業產值達到90億元。
(二)打造畜牧加工產業集群。
1.規劃布局。
(1)肉類產業布局。重點建設樺南縣、富錦市肉牛加工產業集群,郊區、湯原縣生豬加工產業集群,富錦家禽加工產業集群,東風區肉業深加工產業集群。
(2)乳業產業布局。依托湯原縣、富錦市等地奶牛養殖優勢,發展乳業加工聚集區,輻射帶動周邊,形成我省東部乳業發展核心區。
2.發展方向。
(1)肉業重點方向。大幅提升屠宰加工能力,引導屠宰加工企業向養殖集中區轉移;引導養殖企業投資建設屠宰、加工項目,并逐步向深加工企業轉型;引導牛羊肉加工企業重點發展品類齊全、高端優質的牛羊肉制品;引導禽肉加工企業重點發展分割肉類及深加工產品;引導熟肉加工企業重點開發火腿、培根、腌臘肉、醬鹵肉、肉干、調理肉、肉罐頭等產品。
(2)乳業重點方向。引導乳業企業研發脫脂乳粉、全脂乳粉、風味乳品等中高端乳制品,重點開發嬰幼兒配方乳粉等產品。鼓勵乳品企業發展鮮乳業連鎖營銷,布局連鎖店、專營店、直銷店,支持我市乳業企業與全國知名乳業企業開展合作,增強產品競爭力。
3.發展目標。
到2025年,畜產品加工業得到較快發展,產值達到40億元。其中乳業產值達到20億元,肉業產值達到20億元。
到2027年,畜產品加工業產值達到110億元,其中乳業產值達到80億元,肉業產值達到30億元。
(三)打造食用菌產業集群。
1.規劃布局。以湯原縣香蘭鎮、竹簾鎮,樺南縣樺南鎮、孟家崗鎮為生產核心示范區,帶動全市發展菌類種植大戶和專業合作社,圍繞生產核心示范區,加大精深加工產品研發力度,形成以湯原縣、樺南縣為核心的食用菌加工產業集群。
2.發展方向。支持食用菌加工企業與省微生物所、東北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校聯合研發食用菌類保健品、即食食品、復合菌飲品等特色科技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品牌效應,培育“佳木斯木耳”等具有區域特色食用菌產品品牌,擴大產品銷售范圍,開拓域外市場。提升研發能力,加大食用菌菌種和產品研發力度。招引廢棄菌包利用深加工企業,推動菌袋回收再利用。
3.發展目標。
到2025年,打造食用菌加工產業集群1個,實現產值12億元。栽培木耳3.7億袋,滑子菇0.4億袋,香菇、平菇、猴頭菇和羊肚菌等菇類0.4億袋,總栽培規模穩定在4.5億袋左右,鮮品產量達到20萬噸以上。
到2027年,食用菌加工產業集群產能進一步擴大,實現產值15億元。栽培木耳4億袋,滑子菇0.5億袋,香菇、平菇、猴頭菇和羊肚菌等菇類0.5億袋,總栽培規模穩定在5億袋左右,鮮品產量達到24萬噸以上。把“佳木斯木耳”地理標志打造成全國知名食用菌品牌。
(四)打造中藥材產業集群。
1.規劃布局。
依據佳木斯市氣候環境、產地資源、產業基礎等條件,以樺南縣、湯原縣和同江市為核心,建設精深加工基地、中藥材倉儲物流、中藥材集散地及中藥材國際貿易市場;以樺川縣、郊區為重點,培育建設產地市場和初加工基地,提升加工和品牌營銷能力。分區域建設種子種苗繁育基地,提升品種培育和種子種苗繁育體系水平,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鮮明、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中藥材產業集群新格局。
2.發展方向。
加強政府引導,聚焦產業短板,緊密聯系葵花藥業、多多藥業、康源藥業等中醫藥制藥企業,推進定向精準招商,培育我市現代中藥材生產骨干企業。支持樺南農盛園、鴻鶴中藥和德盛糧食等企業精心發展凈選加工、飲片切制、炮炙等制藥技術,打造三江特色道地藥材產業鏈。
發揮同江市邊境縣口岸區位優勢,建設同江中藥材國際貿易市場,積極推動樺南縣“五位一體”紫蘇產業園和佳木斯大學智慧中藥產業園建設,打造集種子、種苗繁育,規模化種植、產品研發、精深加工,康養、康旅等“一體化”發展的現代化綜合產業園區,逐步構建以大型企業集團與中小企業布局科學、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促進佳木斯市中藥材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
3.發展目標。
到2025年,中藥材加工企業達到20家,全市中藥材加工產業集群產值達到18億元。
到2027年,中藥材加工企業達到25家,全市中藥材加工產業集群產值達到20億元。
(五)打造果蔬產業集群。
1.規劃布局。
一是以郊區、東風區、向陽區、前進區等四個城區為設施果蔬保供核心區,擴大豆角、黃瓜和西紅柿等品種種植面積,提高果蔬原料供給能力;二是以同江市、撫遠市、富錦市和樺川縣為對俄果蔬商貿先行區,發展俄羅斯市場暢銷的彩椒、番茄、水黃瓜等果蔬加工產品;三是以樺南縣和湯原縣為特色果蔬發展示范區,發展紫蘇和山野菜等地方特色果蔬,逐步建設成為特色果蔬加工產品外銷優勢區。
2.發展方向。提升果蔬生產基地規模化、標準化、商品化生產水平,打造標準化的“原料車間”。引導果蔬龍頭企業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重點開發預制菜品、干菜、醬菜、果脯蜜餞系列產品。發展壯大現有的果蔬加工企業,支持富盛果蔬、撫遠紅海植業、樺川小伙伴等果蔬加工企業壯大。利用我市現有的西紅柿、沙棘等種植資源,持續擴大種植基地,引進果蔬飲品等加工企業,補齊加工短板。充分發揮“一島一橋”優勢,大力發展外向型果蔬加工產業,逐年提高對俄出口果蔬加工市場份額。
3.發展目標。
到2025年,果蔬產業集群產值達到7億元。
到2027年,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果蔬產業集群產值達到10億元。
(六)打造冷水魚產業集群。
1.規劃布局。以郊區、樺南縣、樺川縣為主,打造大宗商品魚主產區;以撫遠市、同江市、富錦市、湯原縣為主,打造名特優冷水魚類養殖區;以撫遠市、郊區為主,打造水產品加工集聚區;以市城區、同江市為主,打造水
2.發展方向。
引導具有一定加工基礎、規模和發展前景的水產品加工企業向精深加工升級改造。通過招商引資等方式,招引水產品加工企業在撫遠市、同江市、郊區等地落地,重點開發魚糜制品、即食食品、預制菜、藥食同源等產品,促進水產品加工向多元化、高端化發展。依托邊境城市水產品貿易優勢,加大資金、人才和先進加工技術引進力度,推動加工及倉儲物流園區建設,全力打造服務龍江、輻射全國的現代化冷水產品物流集散中心。
強化水產品品牌建設。打造撫遠鱘鰉魚、黑龍江野鯉、松花江鱖魚等區域公用品牌,做強做大阿津怡、東龍鱘、蝦小二等自主特色品牌,提高市場競爭力,推動水產品優質優價。
3.發展目標。
到2025年,建成冷水漁業加工產業集群,實現產值5億元。
到2027年,建成冷水漁業精深加工產業集群,實現產值15億元,培育漁業龍頭企業3家,建成集加工、倉儲、物流為一體的現代化漁業產業園,產業結構和生產空間布局得到優化。
三、實施路徑
(一)優化結構布局,做實農產品加工業。突出縣域統籌,充分發揮縣域輻射作用,不斷完善縣城綜合服務功能,逐步搭建研發、培訓、營銷、創業等平臺。推進鎮域產業聚集,引導農產品加工產業基礎較好、優勢特色明顯的鎮(鄉)建設以所在地為中心的產業集群,鼓勵地理位置和資源稟賦相近的鎮共同建設產業集群。促進鎮村聯動發展,引導龍頭企業和農產品加工企業采取“訂單+收購”、組建聯合體等多種形式與農民合作社、農戶聯合建設高標準原料基地、加工車間等,帶動農戶參與產業發展全過程,實現加工在鎮、基地在村、增收在戶。到2025年,一村一品示范村鎮達到7個以上;到2027年,一村一品示范村鎮達到10個以上,初步形成縣城、中心鎮(鄉)、中心村層級分工明顯、功能有機銜接的格局。[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糧食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經合局、市供銷聯社,各縣(市)區政府、建三江管委會、高新區管委會]
(二)加快轉型升級,做精農產品加工業。充分借鑒富錦象嶼、樺南鴻展和益海糧油先進的農產品加工企業運營模式,促進產業智能化和數字化轉型。積極推動農產品精深加工龍頭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產業增值,提升農產品加工企業核心競爭力。到2025年,培育上市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2個以上;到2027年,培育上市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4個以上。[牽頭單位:市工信局;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糧食局,各縣(市)區政府、建三江管委會、高新區管委會]
(三)推動科技創新,做強農產品加工業。充分借鑒鴻源米業、隆騰食品、冬梅豆粉和富錦大米集團技術成果,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科企合作,引導龍頭企業在農產品生產、儲運、保鮮、精深加工、包裝和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與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密切合作,聯合開展研究、技術攻關和產品開發,加大對新、優、特農產品品種的選育和推廣力度,建設一批科技創新基地和產業化示范生產基地等,提高我市農產品科技含量和產品附加值。到2025年,研發農產品新品類20種以上,打造創意設計包裝20個以上;到2027年,研發農產品新品類30種以上,打造創意設計包裝30個以上。[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農業農村局、市糧食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各縣(市)區政府、建三江管委會、高新區管委會]
(四)提高質量標準,做優農產品加工業。圍繞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構建覆蓋產、加、銷全產業鏈的標準體系,制定一批質量高、帶動性強的地方標準。推廣樺川縣“品牌+保險”運營模式,發展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滿足農戶保險多樣化需求,提高農產品風險保障能力。發揮農產品質量監管平臺作用,提升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管理水平。到2025年,80%的“兩品一標”生產經營主體進入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到2027年“兩品一標”生產經營主體全部進入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市場監管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佳木斯監管分局、市商務經合局、市糧食局,各縣(市)區政府、建三江管委會、高新區管委會]
(五)強化招商引資,做大農產品加工業。加大農業和農產品加工項目招商引資力度,圍繞全市重點推進的水稻、玉米、大豆、肉、乳、食用菌、中藥材、果蔬、冷水魚等產業,建鏈、補鏈、強鏈、延鏈,著力引進一批競爭優勢明顯和帶動能力強的大項目、好項目,促進優質資源與資本的精準對接。以國內農業企業500強為重點,確定招商引資目標企業,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積極參加外埠招商洽談活動,利用哈洽會、綠博會、藥博會、大米節、豐收節等活動推介招商項目,創新以商招商、中介招商、基金招商、云端招商等方式,推進招商工作。2025年,全市農業和農產品加工項目招商引資金額達到180億元;2027年,全市農業和農產品加工項目招商引資金額達到200億元。[牽頭單位:市商務經合局;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糧食局、市衛生健康委、市供銷聯社,各縣(市)區政府、建三江管委會、高新區管委會]
(六)推進園區建設,做深農產品加工業。重點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科技園、創業園“三園”發展,推動農產品加工園區建設與產業集群、產業強鎮重點項目結合。依托農產品精深加工龍頭企業,重點打造“龍頭企業拉動、配套企業跟進、上下游企業延伸”的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區,形成集聚效應。采取引入延長產業鏈條的加工企業、實施優勢互補的加工方式壯大農產品加工業,推動園區建設和提檔升級,以加快工業化、信息化、市場化推動消費結構升級,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為城鎮化發展提供持久的產業支撐。到2025年,各縣(市)至少發展1個農產品加工園區,全市培育優勢特色產業集群5個以上;2027年,全市培育優勢特色產業集群10個以上。[牽頭單位:市工信局;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經合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鄉村振興局,各縣(市)區政府、建三江管委會、高新區管委會]
(七)打造優質品牌,做響農產品加工業。牢固樹立“以品質創品牌,用品牌塑造產業”的發展理念,深度挖掘大米、食用菌、中草藥等農產品量大質優優勢,實施“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一體打造、共同推進。發揮創意設計作用,加強產品包裝研發,通過新媒體宣傳、品牌代言人推廣、參加產品推介會等方式,擴大宣傳范圍,提升宣傳效果,以“黑土優品”、“日出東極”等區域公用品牌賦能效應釋放為牽動,帶動品牌影響力快速提升。到2025年,“三品一標”產品認證數量突破500個;到2027年,“三品一標”產品認證數量突破800個。[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糧食局、市商務經合局、市供銷聯社,各縣(市)區政府、建三江管委會、高新區管委會]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縣(市)區政府、各部門要把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發展擺在突出位置,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強化第一責任人意識,把農產品加工業擺在重要位置,要建立組織機構,統籌推進農產品加工業快速發展。要加強部門溝通和信息共享,形成統籌協調、聯動作為、合力推進的工作格局。
(二)強化考核調度。要充分運用“四個體系”閉環工作落實機制,制定全市工作推進任務清單,細化分解工作任務,明確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實行月匯報、季調度。要建立常態化監督考核機制,將工作完成情況作為干部任用考核的重要依據,要加強對各項工作的督促指導,定期對工作實施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和跟蹤評估,確保工作落實。
(三)強化政策支持。要圍繞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全面落實《黑龍江省支持農產品精深加工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黑政辦規〔2023〕4號)等相關政策,優先對農產品加工骨干企業在投資、金融、科技、技改、品牌、土地等方面給予支持。鼓勵各縣(市)區加大資金支持,集中力量推進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建設。
(四)強化金融服務。要健全商業性、合作性、政策性相結合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創新抵押擔保方式,擴大信用貸款規模,建議推進“一企一策”金融支持模式。發揮各級農業信貸擔保體系作用,積極為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骨干企業發展提供政策性融資擔保服務。加強骨干企業上市掛牌培育,積極落實對上市掛牌企業的獎補扶持。
(五)強化用地保障。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的前提下,通過村莊整治、土地整理等方式將節余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優先用于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發展,優先安排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重點園區用地。
(六)強化科技人才支撐。為企業搭建平臺,加強與農業科研院所合作,圍繞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建設重點領域,聯合開展技術研究應用和專業人才培養,建立鄉村產業發展專家庫。依托農業科技研發機構、院士專家團隊,開展研發創新、集成創新、人才培養和產業化應用。對骨干企業董事長、總經理以及管理技術人員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系統培訓,提升骨干企業經營管理水平。落實人才配套政策,為產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工業;強化招商引資,做大農產品加工業;推進園區建設,做深農產品加工業;打造優質品牌,做響農產品加工業。四是保障措施。包括強化組織領導、強化考核調度、強化政策支持、強化金融服務、強化用地保障、強化科技人才支撐。
四、解讀機構、解讀人及聯系方式
《佳木斯市促進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千億級農副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實施方案》解讀機構為佳木斯市農業農村局,日常解讀人為佳木斯市農業農村局鄉村產業發展科韓彬宇、張琦,聯系電話0454-8249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