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拔罐人們并不陌生,它是中醫藥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悠久的歷史。拔罐作為中國傳統岐黃之術中一項重要的養生保健方法,在民間廣為流行。古時候,人們采用挖空的動物犄角來拔出膿瘡排毒止痛,所以稱為“角法”。在一千多年前的晉代,杏林大家葛洪的《肘后備急方》中就有關于這種方法的記載。唐代王燾《外臺秘要》中也有用竹筒罐來調理不適癥狀的描述。后來經過歷代發展,出現了金屬、陶瓷、竹木等各種材質的拔罐用具,拔罐雖然能養生,還是需要有一定的科技含量的,聽聽全省銀發健康達人、縣老科協常務副會長張普學為大家講解拔罐的方法與技巧。
怎樣用罐:
拔罐時,首先用火燃燒罐內空氣,使之內部產生負壓,隨即吸附于皮膚表面。利用局部熱刺激、負壓吸引作用,來達到逐寒祛濕、祛除淤滯、拔毒瀉熱、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的目的,從而起到扶正祛邪、強身健體的作用。
看罐印顏色:
(1)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經不暢有血淤現象。
(2)罐印發紫并伴有斑塊:一般表示寒凝血淤癥。
(3)罐印呈散在紫點狀,且深淺就一,表示氣滯血淤癥。
(4)罐印鮮紅而艷:一般表示陰虛,氣血兩虛或陰虛火旺。
(5)罐印紅而暗:表示血脂高,且有熱邪。
(6)罐印灰白,觸而不溫,多為虛寒或濕邪。
(7)罐印表面有皮紋或微癢:表示風邪或濕癥。
(8)罐體內壁有水氣:表示該部位有濕氣。
(9)罐印出現水泡,說明體內濕氣重,如果水泡內有血水,是濕熱毒的反應。
通過拔罐對皮膚、毛孔、經絡、穴位的吸拔,可以引導營衛之氣始行輸布,鼓動經脈氣血,濡養臟腑組織器官,溫煦皮毛;同時使虛衰的臟腑機能得以振奮;暢通經脈,調整機體的陰陽平衡,使氣血得以調整,進而令人形體健旺、精神飽滿。
樺南縣老科協 魏國坤 齊勛
2024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