樺南縣老科協會員攝影協會四名攝影師(齊艷林、周輝、馬春富、孫明),在老科技工作者——攝影協會主席齊艷林同志帶領下,他們冒著初春的嚴寒,頂著六七級的大風,身著厚厚棉服,帶著沉重的器材,風餐露宿,驅車10個小時行程750公里來到吉林省琿春市敬信鎮龍山湖濕地采風,短短的4天時間,他們起早貪晚,不辭辛苦,互相指導幫助,純拍攝時間達30多個小時,每個人都收獲滿滿,佳片多多,白尾海雕的繁殖地方主要位于歐亞大陸北部和格陵蘭島。此外,白尾海雕在越冬期會遷徙到朝鮮、日本、印度、地中海和非洲西北部地區。琿春濕地白尾雕是從越冬地遷往繁殖地的中轉站白尾海雕是一種大型猛禽,具有廣泛和多樣化的飲食。它們主要棲息于沿海、山地草原、湖泊、河流、海岸、島嶼及河口地區。白尾海雕的食物包括魚類、野鴨、大雁、天鵝、雉雞、鼠類、野兔、狍子等,有時它們甚至會捕食狗和貓,以及以尸體腐肉和漁場附近的垃圾為食。白尾海雕以魚為主要食物來源,也會捕食野兔、鼠、幼鹿等小型動物。在冬天,它們甚至會捕食狗和貓,以及以尸體腐肉和漁場附近的垃圾為食。它們的食量很大,但也非常耐饑餓,可以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存活長達45天。虎頭海雕是隼形目鷹科海雕屬鳥類,別名虎頭雕、羌鷺、海雕。體型碩大。嘴特大,黃色;體羽大都黑褐色,具灰褐色縱紋;額、肩、腰、尾上及尾下覆羽、腿覆羽及尾羽均為白色;下體濃褐色,胸羽有淡色縱紋;尾楔形;尾羽有14枚;虹膜、蠟膜、跗蹠和趾均為黃色;爪黑色。棲息地方面,白尾海雕常見于沿海、山地草原等地區。它們在繁殖期尤其喜歡選擇有高大樹木的水域或森林地區的開闊湖泊與河流地帶作為繁殖地點。繁殖期一般在4月到6月,每窩產卵通常為2枚一4枚。白尾海雕的活動海拔高以達到2500至5300米。它們常在水面低空飛行,利用爪子伸入水中捕捉魚類。在食物匱乏的季節,它們有時還會吃動物尸體或漁場附近的垃圾。
通過老科技工作者艱難而又專業的拍攝,看了以上科普介紹,讓我們認識了這個動物群體。你是否喜歡上了它們?愛護動物人人有責!
樺南縣老科協 齊勛
樺南縣交通局老科協 劉忠福
2024年4月1日